文献研究
1中医学对膝关节疼痛的认识
膝关节疼痛,隶属于中医“痹症”之类,何谓痹症,是指肢体筋骨、 关节、肌肉等处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 变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其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 舍于脏,本病以居潮湿、高寒之地,或气候变化之时,患病为多。
古代医家很早就对本病做出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最早出现“痹"字 概念的医学文献,是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地的帛书,在《足 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脉灸经》中有“疾畀(痹)”,“踝痹",以 及“足小指痹”等文字记载,其它与痹症相关的症状有“手痛”'‘四末痛” "膝肿"“足大小指废”等等。《内经》不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设有 “痹论"专篇,《内经•痹论》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素问•长 刺节论》载有“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 《中藏经》认为“骨痹,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张氏医通》云“膝 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景岳全书》云 "盖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从临床表现来看,膝 骨性关节炎也隶属于“历节”、“鹤膝风”、“膝痹”等等范畴,《医学 心悟》中记载了对鹤膝风的阐述:“复有患痹日久,腿足枯细,膝头肿大, 名曰鹤膝风。此三阴本方寒邪袭于经络,遂成斯症,宜服虎骨胶丸,外贴 普救万全膏,则渐次可愈,失此不治,则成痼疾,而为废人也。”明确表 示,腿足较细,单单膝关节肿胀肥大就可以定义为鹤膝风。主要病因是阴 寒之邪侵袭经络,治疗应服食虎骨胶丸,外用膏药,逐渐可痊愈,若不去 积极治疗,恐怕成为不治之症,最终残废。《张氏医通》曰:''膝为筋之 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者风寒湿气袭之",把膝骨性关节炎 的病因阐述的很明白,虚者来源于肝肾两虚,实者则由于外邪侵入。
1.1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膝骨关节炎主要原因是风寒湿邪凝滞,年老体弱,髓海不足, 痰瘀痹阻,等原因造成的。
风寒湿邪凝滞:疼痛酸楚,屈伸不利,系由风寒湿邪留滞经络,阻痹 气血所致,风邪偏胜,以游走性疼痛为特征,外邪束表,营卫失和,表现 为恶寒发热;疼痛剧烈,痛处固定,得热痛减,遇寒加重,甚至关节不可 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寒邪偏胜,以致气血闭阻较甚,故痛有 定处,疼痛较剧,寒性收引,故关节不可屈伸程度较显著,得热则寒凝渐 散,气血得以运行,故其痛减,遇寒则血易凝涩,故痛剧,寒为阴邪,故 局部不红,触之不热,或有寒凉感;若以湿邪偏胜,湿邪下行,侵袭膝关 节,疼痛重着酸楚,肿胀,痛有定处,湿留肌肉,阻滞关节,阻闭气血, 经络失和,故而膝关节疼痛。
痰瘀痹阻:痰浊与淤血互结,留阻经络、关节、肌肉,瘀阻脉络,邪 气深入筋骨,致骨变筋缩,僵硬变形,经脉失去气血的荣养,故肌肉关节 肿胀刺痛,麻木不仁。《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劳所伤,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久坐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长期劳损,气血亏虚,淤 滞经络,形成本病。淤血停滞血脉久而化痰,表现为肿胀,而痰湿日久瘀 阻,因此痰淤互为因果,既可以是病理产物也可能是致病因素。
肝肾两虚:《窝崖林生全书》:''膝,属脾肝肾,膝痛皆只阴亏损之症。 两膝浮肿,腿足渐细,足三阴血虚火燥所致。”肾,主骨生髓,肾气充足, 则骨有生气,肝,主筋,肝血充足则可以筋肉有力,肝肾不足,筋骨俱疲, 容易诱发骨痹等病,《素问•逆调论篇》写道“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 事,生于骨,肾气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胜至骨也……” 说明人,依 赖肾气而生活,肾属水,主骨生髓,肾气不足,髓海空虚,外邪易于侵入, 肾气不足是骨痹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脾胃失调:脾胃乃人之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主四肢, 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决定着我们四肢肌肉的功能,若脾胃功能失司,水液运 化失调,水湿停滞不去,久炼成痰,痰湿流注关节,阻滞经络,导致膝关 节不通则痛;再者,脾胃素虚,气血不足,不能荣养关节,造成关节失荣 而痛,两方面原因均可导致膝关节疼痛不利。
1.2关于膝关节疼痛的中医治法
1.2.1内治法
中药内服则可标本兼顾,既可驱风寒湿邪外出,又可补益肝肾不足, 祛风、散寒、除湿、清热、通络、养血活血是治疗痹症的基本原则,即所 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陈自明《妇人良方•卷三贼风偏枯方论》), 根据这句话的思路,治疗外风之证,都可以从血论治,通过补血、养血活 血促使气血流通,各种致病因子及病理产物尤其是风邪随血的运行而解 除,如方剂:防风汤、如意通圣散等,常用药物是防风,秦范,葛根,白 芷,羌活,独活,牛膝;治寒凝宜结合温阳补火,正所谓为“阳气并则阴 凝散”常用药物有川乌,麻黄,芍药等,治湿邪宜补脾益气,所谓“脾旺 能胜湿,气足无顽麻”常用药物是慧米,苍术,陈皮,白术,蚕沙等,在 后期,久病必伤气,此时,应该重视扶正,补益肝肾,肝肾足,则骨痹全 常用药物有熟地,肉灰蓉,菟丝子,续断,狗脊等。樊效鸿等釆用加味当 归四逆汤治疗膝骨性关节有效率达到93. 4%⑷,黄兵通过观察中药方剂补 肾壮骨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有效率达到了 90%⑸。还有很多名 医名家都擅长使用中药治疗膝关节疼痛,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1.2.2外治法
1.2.2. 1推拿疗法
推拿治疗膝关节疼痛有其独到的效果和优势,通过作用于人体的特殊 部位及穴位,使局部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理筋整复,松解粘连,促 进关节矫正,由于流派不同,每个人的手法重点不同,如王化京等⑹治以 拿捏膝关节,按揉離骨,点按膝周围穴位,张贺民⑺运用按摇膝眼法治疗 本病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王原恺等⑻运用松離-提拿-疏筋-旋转屈伸法, 龚利⑼运用一指禅推拿手法,目前,推拿手法虽然多样,但总体说来,离 不开点按,揉捏,提拿,滚,搓,整复等手法。
1.2.2. 2针灸疗法
对于膝关节疼痛,针灸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可以调和气血,舒 经通络,分为温针灸,火针,电针三种方法,各有其长处。
王红斌等⑷通过观察以针刺局部穴位为主治疗膝骨关节演的临床疗 效。126例患者采用以针刺鹤顶、膝眼、经验穴、阳陵泉、委中、足三里 等穴为主,配合物理治疗,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愈76例,好转47例, 无效3例,取得了较好效果。
李彬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分别使用了火针和温针,针刺穴位均为阿是 穴(局部痛点)、血海、梁丘、阳陵泉、内外膝眼,淤血内阻证加合谷、 足三里,肝肾亏虚证加悬钟、关元。通过观察患者的体征改善和总体疗效, 火针组临床疗效优于毫针组⑴)。
无独有偶,针灸大家范春兰曾做实验,分别用了火针和温针治疗, 治疗前后用生存质量WHOQOI-BREF量表评价,在4个领域评分(心理、生 理、社会、环境)均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无论火针还是 温针对于膝关节的治疗都是有一定效果的。
吴志宏2做实验比较了电针和口服双氯芬酸钠的疗效观察,结果显 示,药物治疗在改善疼痛方面有疗效,但在改善整体症状及膝关节的活动 度方面,电针更胜一筹!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生陈虹静z通过研究以上三种针法的细节 差异,得出结论:电针、温针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方面有疗效,火针、温 针在改善膝关节肿胀有疗效,火针主要在改善膝关节屈曲方面有疗效,三 者各有所长,临床可随情况不同选用更合适的疗法。
1.2.2. 3敷贴法
消瘀定痛贴,扶他林"匕活血散消痛贴”),广泛反应用于临床, 广有医家自制膏药贴于患处,姜洁网制马钱子生姜法:取马钱子20g磨碎, 鲜生姜50-100g,加入消炎痛4片捣碎研细,加入适当食醋调匀(以液体 不流淌为宜),敷于患处,纱布固定,5-10分钟有热感,持续2小时后弃 掉,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有效率为93.5%0邱瑞娟3 采用以苏子60g,莱膿子60g,白芥子60g,吴茱萸30g为主的四子散敷于 膝关节周围穴位,可迅速缓解局部疼痛症状。
1.2.2. 4小针刀
针刀疗法是一种微创疗法,通过剥离粘连,调节膝关节内环境的稳定, 对缓解屈曲不利有巨大作用;范田富大赞小针刀操作简单,方法简便, 疗效显著,创伤微小,痛苦少,无并发症。
1.2.2. 5 火罐
火罐产生的真空负压使毛孔扩大,使病理产物从毛孔之处吸拔出来, 同时,对相对应的穴位、经络有刺激作用,起到疏通经络气血。现在拔火 罐疗法在人们身边都很常见,其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得到了认可。目前, 临床上常用刺络拔罐,针罐并用的方法治疗疾病,疗效显著。
1.2.2. 6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离子导入就是将一些中药(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疏筋通络之类, 如:当归、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川牛膝、续断、)布包煎,留取药 液,借助中频直流电导入仪将中药导入膝关节的内外膝眼、鹤顶、梁丘、 血海等穴位处,其仪器的振频,加之药液的温热度不仅可以加速中药离子 的浸入肌肉组织,还可以松解关节,加强效果。
1.2.2. 7中药熏蒸、熏洗
将中药(同中药离子导入的药物类别)放入布包煎煮,待煮沸后半小 时,请患者进入特制熏蒸仪器,利用沸腾的蒸汽,作用于患处,但要把温 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待药液温度适当后,将药袋取出敷于患处,15-20 分钟后取下即可。本方法不仅可以发挥药物驱风活血的功效,更是运用了 温度的调节使肌肉松解,皮肤小血管有所扩张,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加 速代谢,减少炎症物质堆积,使疼痛缓解。临床中,本法深受欢迎。
2西医学针对膝关节骨关节疼痛的认识
2.1膝关节疼痛的病因分析
KOA的病因至今没有确切的原因,但经过很多的学者研究退行性膝关 节炎的发生与内因、外因还有其他因素联合是密不可分的。
2.1.1内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关节腔粘液分泌减少, 关节软骨干燥,逐渐磨损、变薄,关节骨质增生加之关节周围肌肉生理性 萎缩,韧带弹性减弱,膝关节活动能力逐渐减退。年龄增大,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单位面积上承载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的退变。其外,软骨组织 退变,不仅不能很好的保护骨组织,更是产生一系列的破坏产物,比如: 骨赘,骨刺,游离体,炎症因子,这些不良产物无时无刻不在侵袭刺激着 机体,久之,疼痛,肿胀就会出现。此外,和机体的遗传情况,体质,营 养吸收等方面也有关系。
2.1.2外因
不良的姿势习惯、劳累和外伤是主要病因。关节长期处于一个不正常 的状态之下,生物力学改变,软骨承受的压力不均衡,造成某一区域的软 骨磨损,而另外的区域软骨则可能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压力刺激导致变性, 因此不及时纠正救治,力学平衡持续破坏,退行性病变只会广泛产生。此 外,膝关节的病变和饮食结构、自然环境、职业等方面密切相关。
2.1.3其他原因
膝关节的退变很少是一个单纯的原因造成的,是内外因的综合作用的 结果。
2.2治疗方法
2.2.1药物治疗方法
治疗膝关节炎的西药按给药途径不同分为口服药,外用药,注射药; 按照药物药理作用不同可分为:消炎药,镇痛药,营养软骨药,激素类药 物。但临床研究证实:消炎药长期使用会对胃肠和肝肾起到不良的刺激作 用,甚至有学者研究消炎类药物有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⑵」;镇痛药 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其剂量和时限,如果因为过分镇痛而掩盖了真实病情, 是对疾病的一种消极态度;营养类药物有一定疗效,但是对膝骨关节疼痛 起效会很慢,因此在起效前患者还会寻求别的途径治疗⑶打激素类药物是 对于一些疼痛剧烈,而使用其他药物不敏感的患者慎重选择的一类药,能 起到迅速的缓解疼痛,消除炎症的效果,但是会造成软骨营养失衡,软骨 加速退变[迪。
2.2.2关节腔冲洗疗法
部分患者膝骨关节肿胀是由于关节内离子紊乱或有少量游离体,此时 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吸引装置吸出,会随之一起吸纳出游离体, 同时也会把膝关节内离子情况有所调整,有利于骨关节的修复和炎症的好 转,但其长远性不佳,有学者指出,可以冲洗完之后,注射入“人工关节 液”(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钠和硫酸软骨素混合而成),有效率可达93%, 而效果持续时间也很长⑵)。
2.2.3外科手术治疗
2.2.3.1关节镜手术
关节镜手术就是在关节镜下切除一些破碎的半月板、软骨板,少量的 内部游离体,增生、变性的滑膜以及一些不确定的骨刺,通过软骨下钻孔 以及離外侧支持带的松解,重新建立前后交叉韧带,并对关节面软骨重新 修整,改善关节腔内环境,促使关节液、软骨、滑膜代谢走向良性循环"巴 有学者认为本方法可以更为直观的看到病灶,并直接的处理病变部位,创 伤不大,并发症少,特别适用于老年骨性关节炎
2.2.3.2截骨术、融合术、置换术
手术疗法适用于药物治疗达不到理想效果的病情较重的患者,但其创 伤较大,愈后时间较长,效果尚可。截骨术就是从改善力线角度改善膝关 节的负重,减少膝关节的磨损,进而矫正关节畸形;融合术是对于运动量 较大的年轻患者,将疼痛的关节融合成一个固定死,可达到无痛的效果, 但手术后不可弯曲,对女性极不方便;关节置换术就是以人工关节置换原 有的破环严重的、畸形的原有关节,优点是减轻痛苦,缓解疾病,缺点是 价钱高,还有远期松动,面临感染的机会大,故而是膝关节疼痛无奈之下 的选择。
2.2.4理疗
TPD灯照射、超短波治疗、微波治疗法、激光治疗法等相继出现,大 大改善了疼痛,肿胀,麻木的症状,与其他方法联用,是临床治疗膝关节 疼痛的一个趋势!
2.2.5其他疗法
音乐疗法:身体放松、心情愉悦,有助于肌肉的舒缓,呼吸规律且平 和,体内一些有益于健康的生化因子分泌也会相对增加;
芳香疗法:这个方法在欧美比较流行,是利用芳香油作为介质,通过 皮肤的吸收,鼻子对香气的吸入,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病情的恢复;
功能锻炼:对于一些轻中度的患者来讲,功能锻炼显得尤其重要 t27H28H29],通过医生的指导,患者需要完成各种各样的身体动作,配合呼 吸,当然不以负重为目的,通过改善膝关节的肌力,循序渐进,可以增加 膝关节的活动能力,有研究表明,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关节囊、韧带的粘连 和挛缩;更有利促进关节滑液的分泌,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局部血 液循环,加快炎症吸收,有效缓解关节的僵硬,这类运动简单而有效"°」, 比如中医的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另外,游泳也是一种不错的缓解 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好方法;
生物反馈疗法、行为认知法都已经应用于实践,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 果。
可以预计,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纳米生物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学科逐步完善,相信会有更全面、行之有效的方法出现造福人类。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用患者均是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推拿 一科的退行性膝关节炎的门诊患者,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志愿入 组进行疗效观察的有65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42岁,将患者随机分 为两组,观察组33例,其中有2例脱落(一例中途退出,一例接受了其 他药物治疗),对照组32例,其中一例脱落(离开哈市),完成全部治 疗的患者人数是62例。
1.2诊断标准
1.2.1退行性膝关节炎中医诊断标准
1.2.1.1参照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 医病症诊断与疗效标准》
①初起多见腰腿,腰脊膝关节等隐隐作痛,屈伸、俯仰、转侧不利, 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②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
③局部关节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略刺声或摩擦声。严重者可 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腰弯背驼。
④X线摄片检査示骨质疏松,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 骨质硬化,以及边縁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⑤査血沉、抗“0”、粘蛋白、类风湿因子等与风湿搏、廷瘦相鉴别 [30]
o
1.2.1.2中医证型分析
①风寒湿痹型:膝关节冷痛、重着,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热则缓, 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或涩;
②痰瘀阻滞型:膝关节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唇舌紫黯,脉沉涩;伴 关节畸形,活动受限,面色晦暗;
③肝肾两虚型:膝关节疼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渡长,劳累 后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或尺弱;伴有头晕、耳鸣、眼花。
④脾胃失调型:膝关节隐痛,痛势缠绵,遇劳加剧,食欲不佳,疲乏 无力,口淡乏味,面色无华,多梦易醒,记忆力减退,舌淡苔白,脉细。
1.2.2西医诊断标准
1.2.2.1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RA) [28] ( 200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临床标 准:
①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
②膝关节有骨摩擦音或关节活动响声
③晨僵30min
④年龄38岁以上
⑤膝关节骨性肿胀(不含积液或者只有少量积液)伴弹响
⑥膝关节骨性肿胀(不含积液或者只有少量积液)不伴弹响。
满足①+②+③+④条,或①+②+③+⑤或①+⑥条者,可诊断为退行性膝 关节;
1.2.2.2临床加放射学标准:
①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
②X线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
③骨关节炎性滑液(透明、粘性、WBC2000/ml)
④晨僵30min
⑤年龄38岁以上
⑥膝关节活动时有弹响者。
满足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者,可诊断为退行性 膝关节炎.
1.3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
(2)病程在5个月-9年之间;
(3)年龄在70岁以下,42岁以上;
(4)能坚持按计划进行治疗,配合本课题研究
1.4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妊振或哺乳期妇女、过敏及虚弱体质、病情属晚期关节严重畸形者;
(3)由先天或后天性关节畸形,儿童期发生骨陛关节病,创伤或机械性刺 激,关节软骨代谢病,内分泌代谢紊乱等因素导致的继发性膝骨关节炎;
(4)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结核病、急性化脓性、传染性病变及慢性
皮肤病,动脉压降低者;
(5)恶性肿瘤、心动过缓患者、心脏支架手术后患者、光线过敏患者、 抢救患者、出血性疾病(脑出血急性期、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妇 科出血、血液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等),不适合仪器操作;
1.5脱落标准
(1)在治疗过程中违背约定,擅自服用药物;
(2)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其他疾病终止本实验治疗;
(2)中途离开哈市的;
(4)自愿放弃治疗;
2研究方法
2.1分组方法
将符合上述标准的62例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 组:温针30min,局部推拿,半导体激光照射20min;对照组:半导体激 光照射20min,微波20min, TDP烤灯30min。
2.2治疗方法
本研究的操作均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推拿科大夫及 护士完成,确保了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观察组:
(1)温针灸:患者仰卧于床上,将枕头垫在胭窝下使膝盖屈曲,暴 露患处,用75%酒精浸泡过的棉球在患处消毒,取安迪牌2寸针灸针,血 海穴直刺1. 3-1. 5寸,梁丘穴直刺1. 3寸,膝关穴直刺1寸,阳陵泉直刺 1.2-1. 5寸,鹤顶直刺0.5-1寸,内外膝眼斜刺0. 5-1寸,风寒湿痹证型 加风池,大椎;痰瘀阻滞型加阴陵泉,三阴交;肝肾两虚加太溪,养老; 脾胃失调型加脾俞,胃俞、足三里等。手法平补平泄,以出现穴处酸麻胀 痛为宜,针刺后取长约2cm艾条,插至血海、阳陵泉、膝关穴的针柄上, 点燃,这期间要做好防护准备以防烫伤,待燃尽将灰烬取下,留针30mino
(2)推拿:a患者仰卧,垫枕头于胭窝下,按揉膝关节周围肌肉2-3 分钟,包括股四头肌、腓肠肌、胭绳肌、骼胫束,内外侧副韧带等肌肉, 使肌肉完全放松下来;
b点按膝关节周围重要穴位,包括膝关,血海,阳陵泉,阴陵泉,梁 丘,阿是穴等,每个穴位一分钟左右,最好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如果有特 别明显的压痛点,着重点按;
c按揉韻骨,分别在離骨上下左右内外侧推揉,推揉到极限后停留15 秒,松开后反复数次;
d手法整复,一手固定在膝关节上,另一手握住小腿下部,让患膝做 被动的伸屈运动,在左右各方向也做运动,动作由轻到重,幅度以患者能 接受的最大程度为准,可以反复数次;
e拍打患膝局部,再次松解周围肌肉,肌腱。
(3)半导体激光照射:患者自然仰卧,垫软枕于胭窝下,暴露患处, 通过点按找到最严重的痛点,功率调为300-500nW,以半导体激光探头照 射,时间为20min/H ;
观察组患者均遵循以上治疗,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
(1)半导体激光照射,同观察组;
(2)微波疗法:插上微波的电源,打开开关,将功率调至15-25 (患 者有温热稍有刺痛为度),将椭圆形辐射器放置于痛点,若刺痛感过强可 来回挪动,切记随时观察,不可烫伤皮肤,时间为20分钟;
(3)TDP照射:插电源打开开关,将照射头调至距离患者膝盖半米 左右,以温热舒适为度,时间为半小时。
2.3安全性处理
a晕针:当患者出现晕针现象,第一时间将针灸针拔出体外,立即给 予喝白开水或者糖水,若还没缓解,可立即针刺人中、百会等穴;
b针灸后出现血肿:轻微者2-3天即可消退,严重者立刻给予冰敷, 嘱患者不要害怕,血肿会慢慢自行吸收;
c严防灸条脱落,烫伤患者皮肤,可将硬纸壳剪成圆形垫于患者针灸 区。
d理疗组患者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热度,谨防烫伤皮肤,尤其对 于一些瘢痕体质的患者,皮肤不易愈合(糖尿病患者慎用)患者,加强巡 视,随时观察。
2.4观察指标及方法
2.4.1直观模拟量表 VAS ( Visual Analogue Scales)
画一条10cm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数字越大疼痛越剧烈,让患者 以自我主观感觉判断疼痛系数,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都要填写并记录。(见 附表一)
2.4.2WOMAC 评分
由Bellamy及同事在1988年首先提出的专门针对膝关节与髏关节的 评分系统:骨性关节炎可视化量表WOMAC (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 ) ‘⑹,包括3大方面的内容,从疼痛、 僵硬和关节功能来评估膝关节,具体包含24项,分类非常细致,疼痛项 目有5个,僵硬项目有2个,剩余17个项目是描述关节功能。见附表二.
2.4.3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JOA)
是由日本风湿病学年会指定的膝骨关节炎临床诊疗评分标准,根据患 者的实际情况检测其生存质量,总分是100分,分数越高疼痛最轻,反之, 分数越低疼痛越重,患者要如实填写,切勿主观引导。包括疼痛、步态、 临床体征、感觉障碍等方面。
2.5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加痹证治疗部分确定疗效判断标准:
I.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参考指标(血 沉、抗“0”,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X线等理化检查)结果正常。
II•显效:全部症状消失或者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 加正常工作和劳动,主要参考指标结果基本正常。
III.好转: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 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自理,或者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转为劳动和工作能力 有所恢复,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
IV.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明显进步
2.6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所产生的数据建立EXCEL表格,由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完 成。计量数据采用无土S表示、采用t检验,及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等 级变量比较应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疗效 分析用Ridit分析。
3研究结果及分析
3.1一般资料的分析
本次实验选用符合标准的65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推拿 一科的膝关节门诊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其中 有2例脱落(1例中途退出,1例接受了其他药物治疗),对照组32例, 其中1例脱落(离开哈市),完成全部治疗的患者人数是62例。其中女 性40例,男性22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0岁,其中,观察组的31 例包括男性10例,女性21例,病程在5个月-9年之间;对照组的31例 包括男性12例,女性19例,病程在7个月-8. 5年之间。详细情况见下表 3.1.1性别分析
表1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例)
组别 n 男 女 X2 P
观察组 31 10 21 0. 28 0. 60
对照组 31 12 19
通过x2检验,P>0.05,说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方面指标无显著 差异,可以进行实验。
3.1.2年龄分析
表2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壬±£)
组别 n 年龄(岁) t P
观察组 30 57. 20 + 4. 54 0. 73 0. 45
对照组 30 59. 13 + 5. 35
经t检验分析, P>0.05,不具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3.1.3病程分析
表3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比较(元土$)
组别 n 病程(月) t P
观察组 31 52. 17 + 4. 86 2. 35 0. 63
对照组 31 57. 80 + 5. 81
经t检验分析, P>0. 05,不具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3.2治疗结果的比较
3.2.1治疗前后膝关节VAS评分比较
表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元土s)
组别 治疗前总分 治疗后总分 n
观察组 5. 75 + 1. 45 1. 85 + 0. 45 31
对照组 5. 49 + 1. 55 2. 12±0. 38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P>0.05,不具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 分别P<0.05,具明显差距,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两组治疗后对比t=3.42, P<0.05,具明显差距,说明观察组针对改善患者自主疼痛方面明显疗效优 于对照组。
3.2.2膝关节WOMAC评分比较
表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元土s)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评分经t检验,
观察指标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疼痛 观察组 9. 32 + 3. 31 4. 02± 1. 21
对照组 9. 48 + 4. 19 5. 17 + 2. 08
僵硬 观察组 4. 65+ 1. 76 2. 57±0, 32
对照组 4. 78 + 2. 11 2. 98± 1. 34
生理功能 观察组 30. 54 + 7. 56 15. 32±5. 76
对照组 29. 43 + 6. 08 19. 23±4. 43
综合积分 观察组 42. 76±8. 79 21. 67 + 7. 43
对照组 41. 86 + 7. 96 28. 74 + 6. 87
t=2.38, P >0. 05无显著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患者经过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 评分,经t检验,P<0.01具有明显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评分,经独 立t检验,P<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WOMAC总分低于对照组, 具有更优良的效果
3.2.3膝关节JOA评分比较
表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0A评分比较(元土$)
组别 步行 上下楼 屈伸 肿胀 综合积分
治疗前 21. 45 土 4. 87 15. 45 + 5. 47 28. 76±4. 73 7. 43 + 2. 43 71. 23±9. 38
观察组
治疗后 28. 32 ±6. 13 19. 31 土5. 98 37. 79 ±5・ 86 10. 34 + 3. 42 91. 79 + 8. 65
治疗前 22. 13±4. 32 16. 44 土 4. 25 27. 48±5. 58 6. 99±3. 13 73. 76 土8. 18
对照组
治疗后 25. 21 ±5. 65 17. 22土5. 34 32. 64 ±3. 76 9. 02± 1. 32 87. 69±7, 59
经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步行、上下楼、屈伸、肿胀、综合积分 方面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治疗后和治疗前评分,经t检验,P<0.01具 有明显差异。经治疗后的各组评分,经过样本t检验,P〈0.01,具有明显差异。 3.2.4综合疗效比较
组别 N治愈 显效 有效 未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1 17 ( 54. 8%) 11 ( 35. 5%) 2 ( 6. 5%) 1 ( 3. 2%) 96. 8%
对照组 31 14 ( 45. 2%) 9 ( 29. 0%) 6 ( 19. 4%) 2 ( 6. 5%) 93. 5%
总计 62 31 ( 50. 0%) 20 ( 32. 3%) 8( 12. 9%) 3( 9. 7%) 95. 2%
观察组,半导体激光照射配合温针灸、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 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显效方面,单纯物理疗法的治疗也稍逊于治疗组。 经秩和检验,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疗效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优于对照组。
3.3实验随访结果分析
治疗结束后一个月,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到患者在治疗 之后患膝的疼痛程度,僵硬及生理功能,生活质量,和在本院治疗结束之 后的状态相比都没有明显的反弹。
3.4实验结果分析
3.4. 1两种疗法对于退行性膝关节炎具有疗效
3.4.2在改善膝关节的疼痛、生理功能、生存质量方面,针灸推拿结合半 导体激光照射疗效优于单纯物理治疗;
3.4.3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高于观察组,说明针灸推拿配合半导体
激光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愈率更高,
疗效更好;
讨论与分析
1讨论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退行性膝关节炎进行的,这是一种渐进性疾病, 虽然它的病因病机不太明确,富有争议,但是大部分学者仍然认为它是在 不同的病因作用下,最终引发的相同的病理过程退行性膝关节炎累及 滑膜、膝关节周围组织、软骨等部位,临床病理特征主要表现在骨质增生、 滑膜炎症、关节间隙变窄、软骨骨质硬化,很多学者研究发现,滑膜炎症 在骨质关节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 炎性滑膜能分泌对软骨细胞功能进行调节的1L-1B、TNF-a等炎症前细 胞因子,进而影响软骨外细胞基质的稳态⑶‘。主要分为4步:①细胞因子 促进软骨细胞产生大量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引起细胞基质形成与代谢的速 率失衡“门;②DOA免疫学改变明显的影响到滑膜炎的炎症进程「⑷;③细胞 因子激活软骨母细胞的iNS0t39],产生NO,形成能损伤到关节软骨细胞a" 的自由基,如N02与0H-,不仅损伤到关节软骨,对血管壁也是一种损伤, 血管壁的损伤加重渗出,进而使膝关节更加充血、肿胀;④细胞因子刺激 滑膜细胞分泌PEG2,又加重滑膜的炎症反应大量细胞因子又开始分泌,进 而恶性循环所以加重软骨进行性退化及破坏。
虽然目前没有可以根治的治疗方法,都是对症治疗,目的是止痛和恢 复功能活动,但是膝关节炎的研究从未停止,做为一名即将上岗的临床大 夫,应该不断得总结,不断地创新,为患者提供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本次研究的主要方法的治疗机制。
2针灸的治疗机制
针灸是中国传统的绿色疗法,具有起效快,双向调节,副作用小,维 持时间长,不易复发的优点,退行性膝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以疼痛、 活动受限、肿胀为主要症状,究其原因,主要是不通则痛,风寒湿邪阻滞 经络,淤血阻络,亦或者就是不荣则痛,肝肾两虚,气血不足,针灸的作 用就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经络功能正常,气血运行得以通畅,脏腑器 官,体表肌肤及四肢百骸得以濡养,则膝关节也可以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 能。温针灸更是加深了温通经络的作用,驱寒去湿,活血散瘀,去湿逐痹。 本病主要选取病变周围穴位,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远端取穴,远近配合,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通达,既调理局部,又调理脏腑。 总之,针灸既可以疏通经络,通则不痛,还可以调和阴阳,机体达到“阴 平阳秘"状态,更可以扶正祛邪,提髙机体免疫能力[43H44]O
3推拿的治疗机制
西医角度看,退行性膝关节炎痛苦的原因主要是软骨退变、骨质增生、 滑膜炎症、骨关节周围粘连阴等。虽然推拿不能直接将增生的骨质去除, 但是推拿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症代谢,促进 炎症因子的吸收,关节积液的吸收,同时加快营养物质的传送与濡养,促 进局部组织的修复,推拿可以放松膝关节周围肌肉,改善股四头肌、胭肌、 侧副韧带等肌肉组织的肌力与张力,调整了整个患肢的力学平衡,使膝关 节屈伸功能改善,解除肌肉、韧带的痉挛,通过点按内外膝眼,关节腔内 压力改变,会促进关节积液的重吸收,所以可以消肿除胀,改善关节润滑, 一些整复手法甚至可以使关节间隙扩大,粘连的周围组织获得营养进而减 轻疼痛,一些痰湿淤血也会消散,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恢复关节的生理 功能,特定情况下,手法的疗效要优于药物的疗效[⑹。
4半导体激光的治疗机制
半导体激光作用于生物组织会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比如,会产生光 刺激效应、光化效应、热效应、压强效应以及电磁效应[47H48]O通过半导 体激光的激光束照射人体病变组织,达到减轻或消除病痛,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组织修复组织,快速消炎等作用。此激光为近红外波段,可深入组 织内部作用于机体,使组织良好的吸收光能量,使疼痛减轻。
它有如下治疗优势:
a消炎止痛:半导体激光具有的电磁效应被组织吸收后可以转化为生 物能,其具有微热作用,通过降低神经兴奋性提高抵御疼痛的能力;
b组织恢复:增强血管的通透性,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改善组 织的营养和再生能力,增加细胞能量,改善肌肉的代谢功能,从而达到提 高痛域,松弛肌肉,解痉止痛,通经活血;
c生物调节:半导体激光改善组织微循环和血液动力学"匕能达到排 毒,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并提高全身免疫力的目的⑶)。
5微波治疗及TDP照射治疗机理:
生物电磁学做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已愈益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的 重视。研究表明低能量密度的毫米波照射能引起明显的生物效应,微波做 为毫米波的一种,其作用基础是热效应及热外效应®能扩张血管,提高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生物活性,改善局部组织的循环和营养供应。微波的 主要特点是似光性(微波与频率较低的无线电波相比,更能像光线一样地 传播和集中),穿透性(与红外线相比,微波照射介质时更容易深入物质 内部),非电离性(微波的量子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不改变物质分子 的内部结构)。人体的血液、淋巴液、脑脊液等对微波都有特殊的吸收作 用。由于微波是高频电磁场,可以穿过人体组织内部,因此这种生物效应 不仅局限在表皮,深层也会表现出生物效应。具体可出现局部组织温度上 升,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营养。 此外,微波对微生物细菌有杀伤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有降低感染率的效果。
TDP能产生各种元素的震荡信息,随红外线进入机体的同时,被带入 机体,与相同元素产生共振,使机体中各种元素的活性被激活,元素所在 的原子团、分子团和体内各种酶的活性得到提高,增强机体对缺乏元素的 吸收,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总体来讲,TDP可以消炎镇痛、 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增强脑啡肽的分泌,持久镇痛;促进血液循还,提 高各种酶的活性,增强缺乏元素的转换和吸收;提高自身的免疫和抗病能 力;能促进血液的载氧率,提高细胞活力,改善疾病。
6推拿,针灸在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过程中的优势所在: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针灸推拿是中医中的精髓,是国粹,纯绿色疗法,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远期效果较好。
在西医神经定位方面,针灸推拿也有理论基础。膝关节的神经组织支 配是非常丰富的,前部主要是股神经肌支,隐神经的关节支,还有闭孔神 经前支支配;后部主要由坐骨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闭孔神经后支发 出的关节支支配,这些神经组织随同动脉一起进入膝关节,重叠分布。在 膝关节周围,尤其是经络穴位所在之处,是神经感受器密集的部位。当操 作于这些部位时,神经感受器兴奋,在传到至最高中枢脑的过程中,一方 面阻滞痛觉纤维的传导,另一方面,又可使脊髓背角细胞对伤害性刺激的 反应受到抑制。因此,在针刺过程中,产生酸麻胀痛,大多数针感部位都 有一定的神经结构,直接刺激神经干、支也可能引起多种针感。针感点内 的神经结构以小神经束和游离神经末梢最为多见,提示小神经束和游离神 经末梢可能是多数穴位共同的主要针感感受装置⑻]。例如:梁丘穴,其周 围分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前皮神经,刺激梁丘穴可以通过这两条神经传 导至脑,起到镇痛效果。推拿虽然作用于体表,但是力透肌肉,也会对血 管以及神经起到放松调节作用。通过患者的口述反应,我们了解到推拿过 程中,虽不致于破皮,但依然也会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相对应针灸,持 续时间较短,也会起到镇痛作用。并且,在本次实验中,采用温针灸,在 神经广布的一定范围内加热处理,其热效能增强了细胞的吞噬功能,使炎 症因子消失加速,同时降低了神经细胞的敏感性,具有镇痛之功。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人的各种心理应激因素在急剧增加,渗透到生 活中的各个领域,慌张、急躁的心理普遍存在,对疾病的恐惧,对未来的 预知,让患者的心理不平衡,出现问题。针灸推拿在患者心理建设上,是 一种解压疗法,医院的不慌不忙、按部就班的节奏,道家和儒家思想对中 医有着深远的影响,内敛,从容,和谐的文化氛围很大程度上可以让患者 达到身心的平衡,从而缓解生活中的一些刺激和压力,让患者在外部环境 面前有很强的适应性,不管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弹性并塑造积极 的生活态度,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意念及质量。
中医具有辩证论治、整体观念的特性,不仅对膝关节的局部有很好的 调理作用,对全身的气血运行都有调理作用,改善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 人体的免疫力,对疾病的恢复有巨大作用。
综上,针灸推拿配合半导体激光疗法在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疼痛方 面,生理功能方面,还有社会适应及生存质量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
7问题与展望
一、 由于研究时限、个人水平、临床条件的限制,本次研究样本少, 患者例数有限,观察时间较短,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 在观察指标上,只有一些量表做为评定标准,而量表的主观性比 较大,无法排除有一些患者因耐受力强而出现的虚假好转,如果可以再配 合一些检验指标,如:核磁可以具体显示炎症、骨刺的恢复症状,X线可 以显示骨骼的退行性改变的情况,治疗效果将会更有说服力;
三、 在西医机制方面,膝关节炎的分型与原因不甚明了,尤其是神经、 血流方面研究不是特别透彻,如果可以将神经传导的机制再明了一些,则 可以在穴位的选择上更优化,推拿手法运用方面更有针对性,让疗效更好;
四、 三种物理疗法的功效突出,治病机制及副作用方面还需要再完善, 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时,是不是应该考虑轻重缓急的不同,更精确的使用某 一种理疗,为了最大化疗效,最小化副作用,在时间或者部位方面,考虑 得更全面一点。
结 论
1•两种疗法对于退行性膝关节炎具有疗效
2在改善膝关节的疼痛、生理功能、生存质量方面,针灸推拿结合半 导体激光照射疗效优于单纯物理治疗;
3•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高于观察组,说明针灸推拿配合半导体 激光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愈率更高,疗效更好;
参考文献
[1]喻晶晶,石晓兵膝骨关节炎的诊疗及其进展[J]骨科,2012, 3(1): 5
5-58
[2]LIPstateJ, Ball JVOsteoarthritis In:Ba 11 J KooPman WJ CL i n i ca
1 rheumatology[J]. Phi 1adeIPhia:Saunders, 1986;304
[3]吕厚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
01; 15(5) : 29o
[4]樊效鸿,余洋,黄勇,等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6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12, 39 (11) :2184-2186.
[5]黄兵,探讨中药补肾壮骨汤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
学研究 2013, 11 (35) : 53-54
[6]王化京,李秀兰,李银武,等,手法配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
32例报告,中医正骨2000, 12 ( 7 ) : 35-36
[7]张贺民,按摇膝眼法治疗膝关节骨性骨节炎,中国临床医生,2002, 30
(4) : 50
[8]王原恺,孟宪宇,任树军等,推拿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2
006, 22 ( 7) : 49-50
[9]龚利,一指禅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2005, 21 ( 6):
9-11
[10]王红斌,赵建安.针刺局部取穴为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26例.陕西中 医,2009 ( 09) : 1211
[11]李彬,谢新才,王麟鹏•火针治疗习惯关节炎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 2011, 30 (12) : 923-924.
[12]范春兰,火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
013, 32 ( 1) : 41-43
[13]吴志宏,包飞,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对照试验[J]中国骨伤,200
8, 21(3) : 170-172
[14]陈虹静,三种不同针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 学.2014(4) :9-10
[15]汪利合,李慧英,赵鹏飞,等,消瘀定痛散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
临床疗效[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 2(12) : 17-18
[16]刘德蓉,王中博,探讨中药活血散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 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1 , 27 ( 13) : 1940-1941
[17]崔永,消痛贴膏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30) : 100-101
[18]姜洁,制马钱子生姜外用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62例•使用中医内科杂 志,2003, 17 (03) : 217
[19]邱瑞娟,王影,付秀珍,四子散热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 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8, 24 ( 16) : 2894-2895
[20]范田富,胡彦卿,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民
间疗法,2011, 19(9) : 14-15
[21]杨景勋,万络事件及COX-2抑制剂心血管安全性的最新评估[J].药物 不良反应杂志.2005, 2: 150-154
[22]Reginster JY.Long-term effects of glucosamine sulphate on os teoarthritis progression:arandomized,placebo control led c1i nical trial [J].Lanee1.2001;357 (9252) :251
[23]杨志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诊治进展,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 23-25
[24]孟年文,人工关节液治疗骨性关节炎[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 6
(4) : 36-38
[25]周立平,徐中和,膝骨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J],中国内镜杂志,200
0, 6(2) : 71-72
[26]石英杰,李世春,膝骨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J],中国内镜杂志,2
002, 8(10) : 38
[27]玄勇,鲁艳莉,李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运动疗法[J],中国康复医
学杂志,2003; 18 ( 9) : 523-524
[28]王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 2
0(7): 558-560
[29]陈裔英,秦红,朱光等, 股四头肌训练在膝关节康复中的作用[J].中
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 20 ( 5)
[30]吴毅,胡永善,李放等, 骨关节的功能评定与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
医学杂志.2002, 17 ( 6 ) :261
[3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淮[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0
[32]施桂英,关节炎概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339-34
2
[33]Bellamy N ,Buchanan Wff,Goldsmi th CH ,etal.Validation study o
f WOMAC :a health status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clinicall y important pat i ent relevant outcomes to ant ir iheumat ic dru g therapy i n patient s with o s t eoarthr i t i s of the hip or kne e[J]・J Rheumatol, 1988, 15 (12) : 1833-40.
[3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北京, 2002
[35]Daughaday E,et al.Endocrin Rev.l989;10:68
[36]何耀华,翁习生,邱贵兴,白细胞介素1B肿瘤坏死因子不在膝关节 原发性骨关节病发病中的作用,中华骨科杂志,1999.5: 281-284
[37]Pelletier JP.D i Batt i sta FA ,Rough ley PJ, et al,Cytokiness an d inflammat ion i n cartilage degradation.Rheum Dis Clin Nort h Am. 1993. 19:545-568
[38]毕黎琦,赵世光,周广宗等,骨关节炎的免疫学异常,白求恩医科大 学学报,2000, 1: 107
[39]Grabowski PS,Macpherson H,Raston Sil,Nitric Oxide production
in cells deri ved from the human Joint・BrJ Rheumatol, 1996,3 5:207-212
[40]Schmidf HH,Walter V.No at work,cell 1995, 78:919-921
[41]KaurH,Halliwel B.Eri dence f or Nitric oxide-mediated ox i dat i v e damage in c 1 imonic infhmmat ion Ni trotyrosine in Serum and
synorial fluid from rheumatoid patients FEBS Lett 1994・ 350.
9-12
[42]徐西林,膝康注射液治疗推行性膝关节病的临床观察,硕士论文,黑 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 46-47
[43]巫子涵,电温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博士论文,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73
[44]刘荣,JAKs激酶在电针抗缺血性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博士论文,广 州中医药大学,2012, 35
[45]魏忠诚,综合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疗效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6, 2 2(6) : 7-8
[46]冯金生,敬红平,刘明江,推拿疗法的作用机理[J].按摩与导引,20 01; 17(5) : 4-6
[47]Russell D.An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mi cond uctor Laser,IEEE J.Quantum Electron, 1987,23 (6):651-657
[48]Markolf H.Niemz著,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原理及应用,张振 西等译.(第二版)•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65-70
[49]董为人等,透析与人工器官,1992, 3 ( 1 ) , 11
[50]刘新,李胜利等,半导体激光疼痛治疗的研究[J],应用激光,1997, 17(4) : 186-188
[51]张佩伦,电针结合温针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 药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