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CHB是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持续感 染超过6个月以上引起的[1],它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2019年CHB防治指南[1] 指出,HBV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目前全球大约有2.57亿的慢性HBV携带者,我国的慢性 HBV感染者约有7000万例,其中CHB患者数量庞大,约有2000万〜3000万例,CHB患者 的病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会引起严重疾病的发生,例如肝硬化、肝癌等,威胁 着患者的健康。大多数CHB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本身所带来的健康威胁,同时由于疾病 迁延难愈导致病程长、治疗过程中药物出现的副作用、经济压力大、对疾病的认识存在 局限性、受到外界歧视等多种负面因素,其心理、生理等方面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QOL下降。李晓玲[2]采用SF-36对沈阳地区CHB患者的QOL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该地区 CHB患者的QOL偏低,处于较差范围。聂婉翎[3]的研究也发现CHB患者QOL在总体上呈 现偏低水平。早在2005年我国CHB防治指南就已经明确提出“改善患者QOL”是CHB 的治疗目标之一[4]。因此CHB患者QOL应受到重视。
QOL最开始是一个社会学指标,又被称之为生存质量、生活质量等[5]。在20世纪70 年代末,QOL这一概念首次被国外医学界引进医学领域I6】。目前被大众普遍接受的QOL 概念是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举行会议所提出的,世界卫生组织将它界定为:在各种社会 环境、文化背景中,个人对自我想要达成的目标、期望以及和他们所关心事物相关生活 状况的体验[7],而QOL在医学研究领域里,指的是对个体生理、心理、社会状态的综合 评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充分考虑到生物、心理、社会方 面综合的影响,对患者的健康评估不在局限于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结果及其生存时间、 生存率等传统指标,而是越来越关注患者本人的真实感受。QOL强调的是对个人生理情 况、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正符合当今医学模式的需要,是评估患者 健康的重要指标。目前QOL在医学领域已得到广泛的运用。
体质指的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 理状态方面较为稳定的固有特质[8]。从概念上看,中医体质与QOL具有相似之处,两 者均反映了人体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状况。诸多学者I9-11 ]对中医体质和QOL进行了相关 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医体质与QOL两者具有相关性,越是阴阳协调平和、脏腑气 血功能正常的中医体质,其QOL越高,而不同的偏颇体质则会从不同角度影响人体, 给人体QOL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CHB患者多为偏颇质,张秀娟[12]等的研究结果 提示341例CHB患者主要为痰湿质和气郁质,平和质仅占调查总人数3.81%。余金花[13] 等的研究示CHB患者多见偏颇质,以气虚质、气郁质为主。张健荣[14]所研究的263例 CHB 患者均为偏颇体质,未见平和质。结合上述多项研究,可见 CHB 患者多见偏颇质, 那么其QOL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而体质具有动态可调性,因此可遵循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对CHB患者体质进 行调理,使其偏颇体质得到纠正,以进一步提高患者QOL。本课题通过研究CHB患者 的中医体质和QOL特征,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期为CHB患者体质干预、提高QOL 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择的是2020年12月至2022年01月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住院病房或门
诊部符合纳入标准的CHB患者,依患者意愿,随机纳入共288例。
2研究对象选择标准
2.1 诊断标准
参照2019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共同制订的《慢性乙
型肝炎防治指南》[1],兼备以下4项:
(1)血清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
(2)血清HBeAg阳性或阴性;
( 3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 HBV
DNA)阳性;
(4)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
学有明显炎症坏死和(或)纤维化(2G2/S2)。
2.2 纳入标准
(1)符合CHB西医诊断标准;
( 2)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
(3)能够理解并能如实填写或回答问卷中的全部问题;
(4)知情且同意参加本研究。
2.3 排除标准
存在以下任何一项即排除:
( 1)合并其他肝炎者;
( 2)病情已经转化为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等严重者;
(3)合并心、脑、肺、肾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
(4)合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情绪的疾病,例如精神疾病;
( 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6)不能配合完成、数据填写不完整影响统计者;
( 7)无法判定体质类型(既不是平和质也不是偏颇质)者。
3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观察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临床指标(见附 录B),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学历、就业情况、ALT、HBVDNA等,让 患者以自填式或者问答式方法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见附录C)、SF-36量表(见 附录D),在量表问卷完成后,经核对无误后统计问卷的相关分值,最后对相关数据进 行统计分析。
4中医体质类型的判定
采用中华中医学会所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15],将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 气郁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特禀质9种类型。指导 入组患者完整填写上述量表,对填写的信息进行认真审查、校对,计算原始分和转化分, 原始分为各个条目分值相加,转化分数=[(原始分一条目数)/(条目数X4)]X100O依标准 判定患者的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正常体质,其它体质类型为偏颇质[15]。判定标准见表
1。
表1 平和质与偏颇体质判定标准
体质类型 条件 判定结果
转化分$60分
其他八种体质转化分均<30分 是
平和质 转化分$60 分
其他八种体质转化分均<40 分 基本是
不满足上述条件者 否
转化分$40 分 是
偏颇质 转化分 30-39 分 倾向是
转化分<30 分 否
5生命质量的评估
本研究QOL评估量表采用波士顿健康研究所制定、由李鲁等人改良的SF-36量表[16], 信度较好。该量表共8个维度,其中其中一般健康(General Health, GH)、生理功能(PF, Physical Functioning)、生理职能(Role-Physical, RP)、躯体疼痛(BP, Bodily Pain) 属于生理健康领域,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 RE)、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 SF)、精力(Vitality, VT)、精神健康(MH, Mental Health)属于心理健康领域。每 个维度中包含2-10条目合计36个条目,其中条目2反映的是近1年的健康变化,不参与评 分。各维度评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QOL越好。量表的构成及分数计算见表2。
表2 SF-36量表的构成及分数计算表
领域 维度 原始分计算方法 最低可能分 最高可能
分 转化分计算方法
生理 一般健康(GH) 条目1+11 5 20 (原始分-5)宁15X100
生理功能(PF) 条目 3 10 30 (原始分-10)宁20X100
健康 生理职能(RP) 条目 4 4 8 (原始分-4)宁4X100
领域 躯体疼痛(BP) 条目 7、8 2 10 (原始分-2)宁8X100
心理 情感职能(RE) 条目 5 3 6 (原始分-3)宁3X100
社会功能(SF) 条目 6+10 2 11 (原始分-2)宁9X100
健康 精力(VT) 条目 9(1)+9(5)+9
(7)+9(9) 4 24 (原始分-4)宁20X100
领域 精神健康(MH) 条目 9(2)+9(3)+9
(4)+9(6)+9(8) 5 30 (原始分-5)宁25X100
注:原始分的条目见附录D。
6病例质量控制
( 1)按照设定的纳排标准严格选择研究对象。
(2)调查者熟悉调查表的全部内容,调查前能向被调查者耐心、详细说明本次研 究的目的及调查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不便,整个调查过程能对被调查者难以理解的问题进 行解释。
(3)当结束调查后,调查者当场及时核对被调查者所填写的相关资料,以保证资 料的完整和准确,如有空缺应尽快补填完整。
7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及构成 比(%)表示,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选择卡方检验;对于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 如果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否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中位数 表示集中趋势,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离散程度,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运用非参数检验
( Kruskal-Wallish H 及 Mann-Whitney U 检验),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行两 两比较;多项自变量对反应变量的影响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户<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 义。
研究结果
1CHB 患者一般资料、相关指标
本次研究选取CHB患者共288例,性别中,男性居多,有164例,占56.94%;患者年 龄范围在18-65岁, 31-65岁的患者较多,有176例,占61.11%;学历上,以大专及以上居 多,有169例,占58.68%;就业情况中,已就业居多,有237例,占82.29%; ALT水平多 分布在2WALT<5XULN,有 112例,占38.89%; HBVDNA水平多W61og10IU/ml,有 148 例,占51.39%。见表3。
表3 CHB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指标
一般资料、相关指标 分类 例数 构成比(%)
性别 男 164 56.94
女 124 43.06
年龄区间(岁) 18-30 112 38.89
31-65 176 61.11
小学及以下 18 6.25
学历 初高中及中专 101 35.07
大专及以上 169 58.68
就业情况 已就业 237 82.29
未就业 51 17.71
<2 104 36.11
ALT(XULN) 2WALT<5 112 38.89
>5 72 25.00
W6 148 51.39
HBV DNA(log10IU/ml) 6<HBV DNAW8 78 27.08
>8 62 21.53
2CHB 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经统计分析,288例CHB患者以偏颇体质为主,偏颇质有252例,占总人数的87.50%, 平和质有36例,占总人数12.50%;其中气郁质(占23.26%)、湿热质(占20.49%)、阴 虚质(占19.10%)为CHB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其后依次为平和质(占12.50%),气虚 质(占7.63%),痰湿质(占7.29%),阳虚质(占4.51%),血瘀质(占3.47%),特 禀质(占1.74%)。见表4、图1。
表4 CHB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体质类型 例数 构成比( %)
平和质 36 12.50
气虚质 22 7.63
阳虚质 13 4.51
阴虚质 55 19.10
痰湿质 21 7.29
湿热质 59 20.49
血瘀质 10 3.47
气郁质 67 23.26
特禀质 5 1.74
总计 288 100
图1 CHB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3CHB 患者中医体质与一般资料、相关指标的关系
3.1 CHB患者中医体质与性别的关系
经检验,CHB患者不同性别的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才=17.303, P=0.027), 男性以湿热质为主,有39例,占男性患者的23.78%,女性以气郁质为主,有39例,占女 性患者的31.45%,见表5-1。
表5-1不同性别I的体质分布情况["(%)]
体质类型 男 女 X2 P
平和质 21(12.80) 15(12.10)
气虚质 17(10.37) 5(4.03)
阳虚质 9(5.49) 4(3.26)
阴虚质 26(15.85) 29(23.39)
痰湿质 13(7.93) 8(6.45) 17.303 0.027
湿热质 39(23.78) 20(16.13)
血瘀质 7(4.24) 3(2.41)
气郁质 28(17.07) 39(31.45)
特禀质 4(2.44) 1(0.81)
总计 164(100) 124(100)
3.2CHB患者中医体质与年龄区间的关系
经检验,CHB患者不同年龄区间的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才=28.439, P< 0.001),年龄区间在18-30岁的患者,平和体质有20例,偏颇体质有92例,分别占17.86%、 82.14%;年龄区间在31-65岁的患者,平和体质有16例,偏颇体质有160例,分别占9.09%、 90.91%;年龄区间在31-65岁的偏颇质较18-30岁多。见表5-2。
表5-2 不同年龄区间的体质分布情况["(%)]
体质类型 18-30(岁) 31-65(岁) x2 P
平和质 20(17.86) 16(9.09)
气虚质 1(0.89) 21(11.93)
阳虚质 3(2.68) 10(5.68)
阴虚质 22(19.64) 33(18.85)
痰湿质 4(3.57) 17(9.66) 28.439 <0.001
湿热质 25(22.32) 34(19.32)
血瘀质 5(4.46) 5(2.84)
气郁质 28(25.00) 39(22.16)
特禀质 4(3.58) 1(0.57)
总计 112(100) 176(100)
3.3 CHB患者中医体质与学历的关系
经检验,CHB患者学历在不同体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才=0.259, P=0.611)。
见表5-3。
表5-3 CHB患者学历在不同体质的分布["(%)]
体质类型 小学及以下 初高中及中专 大专及以上 X2 P
平和质 1 ( 5.56) 8( 7.92) 27(15.98)
气虚质 1 ( 5.56) 10 ( 9.90 ) 11(6.51)
阳虚质 2(11.11) 2(1.98) 9( 5.33)
阴虚质 6( 33.33) 18( 17.82) 31(18.34)
痰湿质 1 ( 5.56) 7( 6.93) 13( 7.69 ) 0.259 0.611
湿热质 3( 16.67) 29( 28.71 ) 27(15.98)
血瘀质 1 ( 5.56) 3( 2.97) 6( 3.55)
气郁质 3( 16.67) 24( 23.76) 40( 23.67)
特禀质 0( 0.00) 0( 0.00) 5( 2.96)
合计 18 ( 100 ) 101 ( 100 ) 169 ( 100)
3.4 CHB患者中医体质与就业情况的关系
经检验,CHB患者就业情况在不同体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9,P=0.538)。
见表5-4。
表5-4 CHB患者就业情况在不同体质的分布["(%)]
体质类型 已就业 未就业 X2 P
平和质 30( 12.66) 6(11.76)
气虚质 12 ( 5.07 ) 10 ( 19.61 )
阳虚质 11 ( 4.64) 2( 3.92)
阴虚质 47( 19.83) 8(15.69)
痰湿质 21 ( 8.86) 0( 0.00) 0.379 0.538
湿热质 50(21.10) 9(17.65)
血瘀质 9( 3.80) 1 ( 1.97 )
气郁质 54( 22.78) 13( 25.50)
特禀质 3( 1.27) 2( 3.92)
总计 237( 100) 51 ( 100)
3.5 CHB患者中医体质与HBVDNA水平的关系
经检验,CHB患者的HBV DNA水平在不同体质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25.229, P=0.066)。见表 5-5。
表5-5 CHB患者HBVDNA水平在不同体质的分布["(%)]
体质类型 HBV DNA(log10IU/ml) X2 P
W6 6<HBVDNAW8 >8
平和质 22(14.86) 8(10.26) 6(9.68)
气虚质 19(12.84) 2(2.56) 1(1.61)
阳虚质 9(6.08) 2(2.56) 2(3.23)
阴虚质 23(15.54) 16(20.51) 16(25.81)
痰湿质 13(8.79) 6(7.69) 2(3.23) 25.229 0.066
湿热质 26(17.57) 20(25.64) 13(20.97)
血瘀质 4(2.70) 3(3.84) 3(4.84)
气郁质 31(20.95) 19(24.36) 17(27.42)
特禀质 1(0.68) 2(2.56) 2(3.23)
合计 148(100) 78(100) 62(100)
3.6 CHB患者中医体质与ALT水平的关系
经检验,CHB患者的ALT水平在不同体质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力2=28.223,
P=0.030),其中ALT<2XULN多见于平和质与气郁质,2<ALT<5XULN多见于湿热 质与气郁质,而ALT25XULN多见于阴虚质与湿热质。见表5-6。
表5-6 CHB患者ALT水平在不同体质的分布["(%)]
体质类型 ALT<2 ALT(XULN)
2WALT<5 ALT> 5 X2 P
平和质 23(22.12) 8(7.14) 5(6.94)
气虚质 8(7.70) 10(8.93) 4(5.56)
阳虚质 5(4.81) 5(4.46) 3(4.17)
阴虚质 20(19.23) 17(15.17) 18(25.00)
痰湿质 7(6.73) 9(8.04) 5(6.94) 28.223 0.030
湿热质 11(10.58) 29(25.89) 19(26.39)
血瘀质 3(2.88) 4(3.57) 3(4.17)
气郁质 26(25.00) 26(23.21) 15(20.83)
特禀质 1(0.96) 4(3.57) 0(0.00)
合计 104(100) 112(100) 72(100)
4CHB 患者 QOL 总分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 QOL 总分不符合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统计方法用 非参数检验。经检验,不同性别、学历、ALT水平、HBVDNA水平的CHB患者QOL 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区间的CHB患者QOL总分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12),年龄区间在31-65岁的CHB患者QOL总分低于18-30岁的CHB 患者。不同就业情况的CHB患者QOL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未就业的 CHB患者QOL总分低于已就业的CHB患者。见表6。
表6影响CHB患者QOL总分的因素
因素 QOL 总分M(P 25, P 75)] Z P
性别 男
女 607.17(550.42,646.25) -0.221 0.825
614.25 (562.29,641.54)
年龄区间(岁) 18-30 620.08 (572.54, 648.17) -2.515 0.012
31-65 606.17 (547.29, 636.92)
就业情况 已就业 614.17 (567.75, 642.67) -2.348 0.019
未就业 575.67 (538.33, 627.17)
学历 小学及以下 619.92 (575.17, 631.67)
初高中及中专 601.17 (552.25, 636.67) 3.354 0.187
大专及以上 616.17 (552.17, 648.08)
ALT (XULN) <2 615.42 (544.79, 673.17)
2WALT<5 603.42 (553.08, 636.17) 2.751 0.253
>5 616.17 (565.42, 642.17)
HBV DNA W6 613.00 (543.91, 649.17)
( log10IU/ml) 6<HBVDNAW8 599.42 (553.54, 625.92) 3.598 0.165
>8 619.92 (581.54, 644.38)
5CHB 患者不同中医体质 QOL 得分情况
5.1 CHB患者不同中医体质QOL总分的比较
经检验,结果提示:Z=190.342, PV0.001, CHB患者不同中医体质的QOL总分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示:气虚质与阳虚质(P=0.031)、痰湿质(PV0.001)、 阴虚质(P<0.001)、湿热质(PV0.001)、平和质(PV0.001),气郁质与痰湿质(P=0.001 )、 阴虚质(PV0.001)、湿热质(PV0.001)、平和质(P<0.001),阳虚质与平和质(P <0.001),血瘀质与平和质(PV0.001),特禀质与平和质(P=0.030),痰湿质与平 和质(P<0.001),阴虚质与平和质(P<0.001),湿热质与平和质(P<0.001),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平和质QOL总分最高,气虚质QOL总分最低,平和质QOL
总分高于各偏颇体质QOL总分。见表7-1、图2。
表7-1 CHB患者不同中医体质QOL总分情况
体质类型 SF-36 总分[M(P 25, P 75 )] Z P
平和质 701.67(669.42,718.17)
气虚质 524.50(506.46,547.17)
阳虚质 601.67(592.92,613.67)
阴虚质 622.17(606.17,639.50)
痰湿质 616.00(582.42,640.17) 190.342 <0.001
湿热质 624.67(602.17,647.17)
血瘀质 581.92(546.42,646.92)
气郁质 542.67(518.83,572.17)
特禀质 603.67(585.75,617.92)
图2 CHB患者不同中医体质QOL总分分布
5.2 CHB患者不同中医体质SF-36各领域分数的比较
SF-36生理健康领域、心理健康领域分数不符合正态分布,经检验,结果提示:CHB 患者不同中医体质生理健康领域、心理健康领域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01)。 两两比较示:在生理健康领域,气虚质与阳虚质(P=0.004)、湿热质(PV0.001)、 阴虚质(PV0.001)、平和质(PV0.001),气郁质与阴虚质(PV0.001)、湿热质(P <0.001)、平和质(P<0.001),阳虚质与平和质(P=0.009),血瘀质与平和质(P <0.001),痰湿质与平和质(PV0.001),阴虚质与平和质(PV0.001),湿热质与平 和质(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理健康领域,气虚质与痰湿质(PV0.001)、 平和质(P<0.001),气郁质与血瘀质(P=0.021)、阴虚质(PV0.001)、湿热质(P <0.001)、痰湿质(PV0.001)、平和质(PV0.001),阳虚质与平和质(PV0.001), 血瘀质与平和质(P=0.034),湿热质与平和质(P<0.001),阴虚质与平和质(P<0.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和质在生理健康领域分数、心理健康领域分数与各偏颇体质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7-2、图3-1、图 3-2。
表7-2 CHB患者不同中医体质的生理健康领域、心理健康领域分数情况
体质类型 生理健康领域分数 心理健康领域分数
平和质 357.50( 345.00,370.00) 340.17(326.42,353.17)
气虚质 285.00(266.75,291.00) 249.92(231.58,256.04)
阳虚质 330.00( 315.00,335.00) 276.17( 272.17,287.42)
阴虚质 330.00( 320.00,340.00) 292.17(282.17,303.17)
痰湿质 314.00( 266.50,340.00) 302.17( 288.67,333.67)
湿热质 335.00(310.00,345.00) 292.17(281.17,302.17)
血瘀质 307.00( 273.75,326.00) 280.42(271.67,322.42)
气郁质 299.00( 284.00,320.00) 247.33( 217.33,266.33)
特禀质 325.00(312.00,330.00) 278.67( 266.25,295.42)
Z 142.459 181.246
P <0.001 <0.001
图 3-1 CHB 患者不同中医体质的生理健康领域分数分布
图3-2 CHB患者不同中医体质的心理健康领域分数分布
5.3 CHB患者不同中医体质与SF-36各维度分数的关系
平和质与SF-36的GH、PF、RE、SF、VT、MH共6个维度呈正相关;气虚质与SF-36 的PF、RP、RE、SF、BP、VT共6个维度呈负相关,气虚质是影响面最广的体质之一; 阳虚质与PF、SF、MH呈负相关;痰湿质与PF、RP、BP、VT呈负相关;血瘀质与RP呈 负相关;气郁质与RP、RE、SF、BP、VT、MH呈负相关。见表7-3。
表7-3 CHB患者不同中医体质与SF-36各维度分数的关系
体质类一般健 生理功 生理职 情感职 社会功 躯体疼 精力 精神健
型 康(GH)能(PF) 能(RP) 能(RE) 能(SF) 痛(BP) (VT) 康(MH)
平和质 0.677 0.335 —— 0.132 0.303 —— 0.471 0.354
气虚质 —— -0.356 -0.491 -0.131 -0.421 -0.131 -0.390 ——
阳虚质 —— -0.277 —— —— -0.144 —— —— -0.098
阴虚质
痰湿症 —— -0.150 -0.196 —— —— -0.273 -0.133 ——
湿热症
血瘀质 —— —— -0.182
气郁质 —— —— -0.334 -0.407 -0.542 -0.604 -0.099 -0.414
特禀质
调整 R2 0.456 0.355 0.300 0.201 0.625 0.368 0.427 0.377
F 241.366 40.480 31.814 25.023 96.547 56.781 72.394 44.390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注:——表示无意义,负数值表示负相关,正数表示正相关。
6CHB 患者中医体质与 QOL 的相关性
以SF-36总分为因变量,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年龄,就业情况,体质类型)为
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最终平和质、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进入了回归方 程。各标准系数Beta分别为:平和质0.434、气郁质-0.509、气虚质-0.422、血瘀质-0.077。 结果示,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是CHB患者QOL的危险因素,平和质是CHB患者 QOL的保护因素。见表8。回归方程的残差直方图见图4。
表8影响CHB患者QOL总分的相关因素分析
自变量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Beta t P
B 标准误差
常量 618.847 2.692
平和质 77.736 6.167 0.434 12.605 <0.001
气郁质 -71.362 4.877 -0.509 -14.632 <0.001
气虚质 -94.052 7.591 -0.422 -12.390 <0.001
血瘀质 -24.897 10.867 -0.077 -2.291 <0.001
因变量:QOL总分
图4 回归方程残差直方图
分析与讨论
1中医对 CHB 的认识
在我国传统医学古籍并无CHB的概念名称,但依据其四诊特点,可将CHB划分在“肝 着”“痞满” “胁痛”“黄疸”等疾病范畴内。CHB病位主要在肝胆,常犯及脾胃、肾 等多个脏腑,与脏腑密切相关[17],临床常出现乏力、腹胀、恶心、厌油腻、食欲下降、 小便黄等症状。传统医学古籍中可见到诸多关于该病的描述,张景岳的《景岳全书•胁 痛》中就指出肋痛是由内伤、外感所引起,且内伤为致病主要因素。
龚枫评[18 ]等总结其临床三十多年治疗CHB的经验,认为CHB的主要病因病机为一虚 二毒三失调,一虚指的是人体正气亏虚引起病毒侵入,二毒指的是疫毒之邪内伏于肝, 及人体正气亏虚、脏腑功能低下时引起代谢不畅,从而导致代谢之物不能被充分降解, 最终淤积成毒。吕文亮教授[19]则提出,CHB的主要病因为正虚邪盛,正虚、邪盛分别为 发病的内、外因,当人体正气虚时,实邪伏于肝络,日久则损伤肝脾等脏腑,使脏腑功 能失调,甚至出现恶变的可能。王邦才教授[20]认为CHB的病因大部分是因为疫毒伏藏于 人体内部,由外邪引动发病,对病机的认识,王邦才教授指出本虚标实为CHB发病的根 本,且CHB具有迁延不愈、虚实互见的特点,治疗上应以扶正祛邪为主。吴颢昕教授[21] 也指出CHB是由内外因两者相互作用而成,湿热毒邪、肝郁脾虚共同导致肝脾两脏功能 失调,引起机体气血运行失畅,最终导致湿热、淤浊滞留于人体而发为本病。我国2018 年版《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2]指出CHB的发病是由内因及外患二者共同影响所 致,当机体正气不够充盛,湿热疫毒之邪内侵人体时,内部正气无法抵抗外界邪气,由 劳倦、外感、饮食等因素诱发本病的发生。
2中医体质学的认识
“体质”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该著作阐述了诸多与体质相关的内容, 奠定了中医体质理论基础[8]。中医学历史悠久,其思想源远流长,历代医家们在《黄帝 内经》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体质理论加以发挥和完善,在其发展过程中,蕴含着对 体质丰富的认识。
2.1 体质可分
体质分型最早可追溯至“五人论”,它是《黄帝内经》里所记载的内容,即运用五 行学说将人的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23],《黄帝内经》还记载了体质的其他 分型方法,诸如《素问•血气形志》中的形志苦乐分型法、《灵枢•行针》中的阴阳四 分法、《灵枢•逆顺肥瘦》中的体型肥瘦法等[24]。后世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对中医 体质理论进行发展和完善,总结归纳了多种体质分型法,如匡调元[25]的六分法,还有母 国成[26]提出的九分法、田代华[27]总结的十二分法等,国医大师王琦院士[8]提出的九分法 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体质分型法,由于该理论成熟完善,同时贴合临床的实践,成为了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是目前进行体质相关研究最常使用的体质分型法。
2.2 体质可调
体质可调指的是应用一定方法对体质进行干预,最终改变个体的体质。体质可调是 中医体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先天因素确定了体质的基本类型,但其稳定性是相对的, 并非一成不变。体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生 理的功能衰退而出现改变,同时生命活动中有很多因素也会导致体质发生变化,所以我 们可以采取措施对体质加以干预,把改善个体体质类型作为一种重要手段[28]。体质的可 调性让调整体质以防治疾病成为可能。
2.3 体质与疾病相关
第一,体质决定发病。《素问遗篇》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个体感邪后是 否发病,主要取决于自身正气的强弱,而正气的强弱则体现在体质上[29]。体质影响疾病 的发生与否。当人体气血、津液运行正常,脏腑、经络功能协调,人体处于正气充盛、 营卫通畅的安和状态就不容易感邪发病,反之,外来致病因素易侵犯人体而发病[30]。
第二,体质影响疾病发病的倾向性。《素问风论》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 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其病各异”,这指出了若风邪同时伤人,但是因为个体的体 质存在差异,其发病倾向也可能不同。后世医家还提出了“肥人多中风”,即形体肥胖 的人是中风的高危人群,这也体现了体质与发病倾向性相关。
第三,体质影响疾病的证候表现。若体质为阴盛者,当肠胃受到外邪侵袭后,通常 会从寒化,而表现为肠鸣、泄泻、完谷不化等脾肾虚寒的证候,体质若为阳盛者,当肠 胃受到外邪侵袭后,一般会从热化,而表现为肛门灼热、大便稀薄、有糜烂物随粪便排 出等肠道湿热下注的证候,这提示了人体中医体质类型影响着疾病证候的变化。《医宗 金鉴》曰:“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实化”[31]。当人体虽 然感受同一病邪,却会因为形体、脏腑存在差异,而有寒、热、虚、实的区别。如同时 遭受湿邪侵袭,若机体阳气偏盛,湿邪就容易从阳化热,常表现为身热不扬、头痛而重、 身重困倦等湿热证候;若机体阴气偏盛,那么湿邪容易从阴化寒,常表现为纳差、腹胀、 便溏等寒湿证候。无论外感疾病,或者内伤疾病,两者均存在体质从化现象。而病邪会 因体质差异从而有不同的从化,表现为不同的证候。
第四,体质会对疾病的预后转归造成一定的影响[32]。若体质健壮,其正气充盛,脏 腑功能正常,正气能够御邪于肌表,则抵抗疾病能力较强,即使感邪发病,患者通常表 现为邪气亢盛之实证,不易发生传变使病情加重,病程通常较短,预后良好;若体质虚 弱,其脏腑功能衰退,则容易被外界六淫邪气所侵袭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多出现正气不 足之虚证,且疾病缠绵难愈,并易发生传变,甚至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变证,通常预后 不佳。《灵枢•论痛》曰:“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这提示多热 者或多寒者同时间被伤,两者的预后不一样,多热者以阳气盛为特征,一般抵抗力强, 疾病预后好,而多寒者以阳气虚阴盛为特征,疾病比较难治疗。可见,体质在疾病的预 后转归起着关键作用。
2.4 体质影响 QOL
体质的概念包含了形体及心理两大要素,QOL的概念主要包含生理、心理、社会、 环境等方面,从概念上来看,两者均反映了人体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状况。体质主要分 为平和质和偏颇质,平和质是最健康的体质,指的是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平衡协调的 状态,其QOL高,而偏颇质指的是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失调的状态,其QOL低下a】。 体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个体的QOL造成影响。诸多学者对中医体质和QOL进行相关 性研究。黄志坚[34]等调查香港地区15岁以上人群的中医体质及健康状况,结果显示:平 和质对QOL各个方面起促进作用,而8种偏颇体质使QOL受到不同程度的减损,除了平 和质,其它八种偏颇体质在心理、情志等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偏颇。郭新新[33]的研究指 出中医体质影响HBV携带者QOL,气虚质的生理健康受损的程度最大,而体质为气郁者, 不仅生理健康受损,心理健康也受到影响,同时提出了通过调整体质类型可提高QOL的 观点。综上多项研究结果,提示了中医体质与QOL具有相关性,越是阴阳协调平和的中 医体质,其QOL越高,而偏颇体质则会从不同方面影响人体,给QOL带来不同程度的负 面影响,体质是影响QOL的重要因素之一。
3QOL 的研究概况
3.1QOL 与中医学的关系
古人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并且通过长时间的医疗实践活动,归纳和总 结了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心理、病因、病机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 QOL 在中医理论中没有明确而系统的认识,但相关论述却贯穿其中,其中QOL的含义和中医 学的“整体观念”具有相似之处。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除了机体本 身的生命活动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人和自然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应该协调发展,方 可保健防病。中医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在临床上从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方面,全 方位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这高度符合现代医学模式。中医问诊也体现了当代 医学模式,其内容涵盖了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
3.2QOL在CHB的应用
因为每位 CHB 患者的家庭状况、教育水平、经济收入、机体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 而疾病迁延不愈,种种因素都对CHB患者的QOL产生较大的影响。以往常应用临床症 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来评价慢性肝病患者的状况,但是这些评价指标不 能全面反映出患者的身心健康情况。而QOL强调的是对个人生理情况、心理状态、社 会功能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能够全面反映患者的健康水平。目前QOL已广泛运用于 CHB。
QOL的评价现在主要是通过量表来完成,对CHB患者QOL进行评价目前有多种 不同的测评量表,但是迄今为止尚无公认的专门量表用于测评其QOL。一般评价QOL 的量表可分为两大种类:适用于不同疾病的普适性量表和专门为某一类疾病而制定的专 用量表。普适性量表包括SF-36、焦虑自评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疾病影 响程度量等。专用量表包括慢性肝病问卷、慢性HBV感染者生活质量量表、CHB患者 中医 QOL 量表等。其中 SF-36 是包含了 GH、PF、RP、BP、RE、SF、VT、MH 共 8 个维度的条目问卷,量表的分数越高,表示QOL越好,反之,QOL越差[35]。该量表被 各个国家普遍认可,在医学界应用广泛,也常用于CHB患者QOL的评估。冉雪蓉跑 等采用文献计量法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开展慢性肝炎患者QOL评价的相关文献有 78.97%采用普适性量表,其中有66.94%应用SF-36。且SF-36用于测定CHB患者的QOL 具有较好的可信度与效度[37-38]。
4结果讨论
4.1CHB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分析
本研究CHB患者的主要体质为气郁质、湿热质、阴虚质,分别占总人数的23.26%、 20.49%、 19.10%。
气郁质以气机郁积阻滞为主要特征,常以性格内敛、抑郁寡欢、孤僻少语、胸胁部 胀满为主要表现[39]。该体质的形成多受到情志因素的影响,当突然遭受外界惊吓而感到 害怕,或日常忧虑多思,或精神刺激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气机郁结于体内。《素问•举 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40]。若肝脏疏泄功 能正常,则人体气机通畅,心情愉悦,如果疏泄功能失职,气机不得畅达,气机郁滞则 会引起情志方面的改变。目前缺乏根治CHB的手段,CHB患者可能进展为肝硬化、肝癌 等严重疾病,同时由于专业限制、传统观念等因素,患者对CHB这一疾病的认识往往存 在局限性,有一定心理的负担,此外“湿热疫毒”邪气主要侵袭人体肝胆,肝胆受袭后 气机的疏泄就会受到影响,所以CHB患者多见气郁质。
湿热质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常以面部油垢、身体沉重、舌苔黄腻等为主要表现 [39]。该体质的形成多因先天禀赋,或后天喜食辛辣肥甘厚腻、喜烟酒,或久居湿地等因 素相关。本研究的CHB患者大部分长期居住在闽南沿海地区,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且该地域的人群多贪凉饮冷、好食海鲜,脾胃易受到损伤,这也为脾胃酝酿 湿热提供了条件,最终导致湿热质的形成。同时CHB的发生和湿热疫毒之邪密不可分, 当人体外感湿热疫毒之邪时,容易损伤脾土,而脾主运化功能失健,最终会导致机体形 成痰湿,内湿与外湿二者同气相求,合而为病。
阴虚质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常以两颧烘热、心情烦闷、急躁易怒为主要表现[39]。 随着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电子设备广泛普及,很多人缺乏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多熬夜 久视,导致眼睛过度疲劳,而肝开窍于目、肝主藏血,熬夜久视最终会伤肝耗血;或因 喜食煎炸辛辣之品,生热助火,导致身体阴液逐渐消耗殆尽;如此恶性循环,而形成阴 虚体质。CHB患者多出现阴虚质也可能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相关,婴幼儿时期的脏腑 形态尚未成熟,湿热疫毒之邪入侵人体,正气不能够抗邪外出,使邪气藏伏于营血而煎 熬津液,从而使阴津进一步损伤,故表现为阴虚质。
4.2CHB患者中医体质与一般资料、相关指标的关系
4.2.1CHB患者中医体质与性别的关系
本研究男性主要为湿热质,女性主要为气郁质。中医学很早就有“男女异同论”, 由于先天禀赋、生理结构的不同或后天饮食、生活环境等因素导致人体体质在不同性别 上具有差异性。男子以肾为先天,肾虚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水泛发为痰湿,痰湿蕴 久不化而生热,且男子多嗜酒吸烟无度、喜食肥甘厚味,致使脾脏运化功能失调,化热 生湿,故体质多为湿热;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脏具有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能够调节人体 情志,若肝失疏泄则会出现气机郁结于内,表现为气郁质。姜一鸣[41]的研究结果和本课 题相一致。
4.2.2CHB患者中医体质与年龄的关系
本研究年龄区间在31-65岁的CHB患者偏颇质较18-30岁多。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 的盛衰变化是导致体质出现差异性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加,其生理、脏腑气血会出 现改变,人体的气血由盛至衰,更易受到外界邪气的侵袭。《素问》:“年四十,而阴 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31-65岁的患者年龄较大,气血较虚弱,更易受邪气侵袭而形 成不同的偏颇体质。 18-30岁的患者正气较强,脏腑功能基本正常,抵御外邪能力强, 外邪不易侵袭于人体内,故体质类型出现平和质会相对较多。这与罗丹[42]的研究结果相 似。
4.2.3CHB患者的中医体质与HBVDNA水平分布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CHB患者不同体质的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和部分研究 者国-44 ]的研究结果一致。而张健荣[45 ]等对CHB患者进行体质调查,结果发现所调查的263 例CHB患者HBVDNA载量与中医体质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本课题研究结果不同。 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限制有关,CHB患者的中医体质与HBVDNA水平的关系还有待 进一步研究。
4.2.4CHB患者的中医体质与ALT水平分布的关系
本研究CHB患者的ALT水平在不同体质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LT水平V2 XULN多为平和质、气郁质,2WALT<5多为湿热质、气郁质,ALT25XULN多为阴虚 质、湿热质。当湿热质的患者感染HBV后,此刻人体正气还没有亏虚,邪气较亢盛,正 邪之间处于激烈的交争状态,可能会出现恶心、纳差等一系列症状。王志强[46]等的研究 指出,湿热质的群体对HBV免疫应答能力增强,诱导炎症反应,因此出现了ALT水平明 显升高。体质类型为阴虚质的患者,其特点为正气亏虚,当受到外邪侵袭后,因正气不 足不能驱使邪气外出,此时邪气亢盛,因此出现较重的病情,ALT水平明显升高[47]。因 此ALT在阴虚质、湿热质分布水平较高。平和质患者由于正气充足,正盛邪伏而不发, 故ALT水平低下。苏海华的研究指出,ALT水平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CHB患者中存在 分布差异,气郁质、湿热质、阴虚质的血清ALT水平较高[48]。与本研究结果大体一致。
4.3CHB患者QOL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年龄对CHB患者QOL的影响分析
CHB患者QOL普遍下降,年龄区间在31-65岁的CHB患者QOL低于18-30岁的 CHB 患者。究其原因,可能与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 水平发生相应的改变,各项功能也随之下降,尤其是身体健康状况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QOL 下降。
4.3.2就业情况对CHB患者QOL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显示,未就业患者QOL低于已就业患者。CHB是慢性疾病,疾病缠绵难愈, 如果选择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医疗费用会相对昂贵,而核苷(酸)类似物尽管疗效确切, 但需要长期甚至终身口服药物,在用药期间也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因此CHB的治疗需 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已就业的患者QOL较高,可能与他们具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相关, 患者在良好的经济条件下,更有能力和意识对疾病进行干预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故 QOL相对较高。而未就业的患者由于没有固定的收入,经济压力较大,因经济条件限制 导致依从性相对较差,不能规范的接受诊治,长此以往导致QOL逐步下降。
4.3.3ALT水平、HBVDNA水平对CHB患者QOL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不同ALT水平、HBVDNA水平的Q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侯玉华[49]等 的研究一致。但王新敏[50]等认为CHB患者的QOL与肝功能相关,肝功能受损严重者QOL 差。潘化平[51 ]对CHB患者QOL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血清ALT升高、HBVDNA 水平高是影响CHB患者QOL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本次样本量的限制,ALT水平、HBV DNA水平与QOL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4.4 CHB患者不同中医体质QOL得分情况分析
本研究CHB患者不同中医体质QOL得分不同,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受到一定影响。 其生理健康受到影响的原因可能与疾病本身的特点相关,CHB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亏虚 时湿热毒邪内侵肝胆,导致肝胆失疏,脾失健运而发病,临床上患者可能出现乏力、纳 食欠佳、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该病常常迁延难愈,病程长,导致患者一般健康下降; 其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的原因可能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经济压力大、可能受 到外界歧视等多种负面因素相关。田兰清[52]的研究指出CHB患者因本身患病后担心传染 给身边的亲戚好友,或害怕被社会公众所歧视,或亲身经历了亲人因CHB导致肝硬化、 肝癌等疾病离世,这种种担忧会使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的心理情绪。岳小萍[53] 指出对CHB患者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焦虑压抑情绪,提高QOL。这也提示对CHB 患者的治疗时,不能忽视患者的心理健康,应加强沟通,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 者树立治病信心。石肋[54]等认为CHB患者QOL受损,应关注该群体健康有关生活行为, 若情志抑郁,会引起肝疏泄功能的失常,从而导致肝气郁结,出现胁痛、脘胀等症状。 因此在治疗CHB时,应向患者宣讲相关健康知识,让他们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并做好 长久诊治的心理准备,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引导患者采取合理的休息运动、 形成良好生活方式,这样才有助于改善QOL。
通过比较可发现平和质QOL总分、生理健康领域分数、心理健康领域分数高于各偏 颇体质QOL总分。平和质属于健康的体质类型,是人体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正常的体现, 同时也反映出人体具有较完善的生理、心理、情感。《灵枢通天》曰:“阴阳和平之人, 血脉调”,说明平和质的脏腑功能状态较各偏颇体质好。在生理上,平和质五脏匀平, 心理上,平和质具有随和、豁达、开朗的性格,社会关系上,适应能力较强,能快速融 入新的环境中,故平和质的QOL高于各偏颇体质。体质既具有稳定性,同时又具有可调 性的特征,如临床上能将CHB患者偏颇体质类型调整为平和质,可能有助于CHB患者 QOL水平的提升。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的行为方式是纠正偏颇体质的重要方法。因此, 可通过相应的中医调体措施对体质进行调整,达到阴阳平和协调状态,从而提高QOL。
4.5 CHB患者中医体质与QOL的相关性
4.5.1CHB患者不同中医体质与SF-36各维度分数的关系
(1)平和质与SF-36的GH、PF、RE、SF、VT和MH呈正相关。平和质是气血阴阳 平和的状态,以体型适中、精力旺盛等为主要特征冏,是最理想的体质;CHB是慢性 疾病,病情迁延,反复发作,而平和质患者的性格比较随和,心胸豁达,具有较强的适 应能力,并能较好的调适自身心理状态,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带来的疼痛及 不良的心理状态,故与SF-36的多个维度呈正相关。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后天调养 相关。故 CHB 患者可通过后天调整偏颇体质为平和质,从而提高 QOL。
(2)气虚质与SF-36的PF、RP、RE、SF、BP、VT呈负相关,气虚质脏腑功能状态低 下,常出现少言懒语、容易疲倦等症状I39】,这可能是导致气虚质PF、RP、VT低于平和 质的主要原因。因为一身之气不足,该体质的患者往往无精打采,且少言懒语,不想要 和他人沟通,不愿参加社交活动,这可能是RE、SF与MH较低的主要原因。而气虚会引 起气血运行不畅,局部气血经脉不通则痛,从而导致躯体疼痛,BP低下。气虚质是影响 QOL各方面最广的体质之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人体正气亏虚,脏腑功能 低下,外界邪气乘虚而入,滞留于人体内,使经脉堵塞不通、五脏六腑不和,因此对SF-36 多个维度产生影响,导致QOL下降。此类体质的患者治疗应以补气养气为原则。
(3)阳虚质与PF、SF、MH呈负相关,阳虚质以机体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退为主要 特征[39]。该体质的患者易感受外界的寒、湿等邪气的侵袭,且往往喜静而不喜动,性格 较内敛,精神萎靡不振,故影响着QOL的多个维度。此类体质的患者,应多食用具壮阳 效用的食品。
(4)痰湿质与PF、RP、BP、VT呈负相关,痰湿质是因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 的运化失调,水液内停,凝聚成痰而成,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39],南方地区多潮湿天 气,痰湿质患者对其耐受力较差,使水湿代谢失常,水湿可阻滞气机,气不行血而成瘀 血,最终痰瘀痹阻脉络,而出现躯体疼痛,这与中医理论“不通则痛”相符合。且痰湿 质多表现为身重困倦,这可能是其VT较低的主要原因。此类体质的患者,切勿过饱饮 食,忌肥甘厚味,应摄入足够健脾利湿的食物。
(5)血瘀质与RP呈负相关,血瘀质主要是由于血行不畅,血液运行缓慢或停滞于内, 常见面色黯淡,口唇紫暗a】,有时可出现身体刺痛,故而影响RP的发挥。此类体质的 患者,重在气血畅通,应以活血祛瘀为主,因此可通过加强体育锻炼促进气血运行,在 饮食上多增加活血行气的食品。
(6)气郁质与RP、RE、SF、BP、VT、MH呈负相关,气郁质主要以性格内向、忧郁 寡欢为主要特征[39],多由于长时间的情志不畅影响而成。中医认为若长久的情志不畅, 会使肝气郁结,可表现为多愁善虑、精神郁闷、善太息等症状,RE、SF、VT、MH属 于心理健康领域,因此可能受到情绪的影响,导致该维度分数较低。RP、BP属于生理 健康领域,《古今医鉴》曰:“郁火邪气,充塞乎三焦,使气血失其常候,脏腑不能传 导……诸般气痛”,文中明确指出肝气郁结或化火可以导致躯体各处出现疼痛。《素问•至 真要大论》:“心躁则痛甚,心寂则痛微。”可见气郁可致疼痛,这可能是生理健康领 域分数下降的原因。此类体质的患者应以疏肝理气为主,日常多参加集体活动,舒缓情 绪、减缓压力,以使心胸愉快。饮食上可适当饮酒,疏通经络,提高情绪。
4.5.2CHB患者中医体质与QOL总分的相关性
本研究以SF-36总分为因变量,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年龄,就业情况,体质 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最终有4个自变量进入方程。结果示气郁质、 气虚质、血瘀质是CHB患者QOL的危险因素,平和质是CHB患者QOL的保护因素。其中 气郁质、气虚质、平和质对QOL影响最大,涉及生理、心理两大健康领域,共6个维度, 这提示我们不仅要关注CHB患者的生理健康,同时不能忽视CHB患者的心理状态,而平 和质是CHB患者QOL的保护因素,故临床上应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偏颇质为平和质,以提 高 QOL 。
5不足与展望
(1) 本课题因为时间、能力有限,所纳入的病例都来自于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 病例患者长期居住的地方大部分集中于闽南沿海区域,地区限制性较强,体质分布可能 受到地域环境、饮食结构的影响,使研究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倚。今后可联合其他地区及 医院,进行多中心研究。
(2) 本课题仅研究CHB患者中医体质与QOL的相关性,今后可研究中医体质干预 对提高CHB患者QOL的效果。
结论
1、 CHB 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各偏颇体质的 QOL 普遍下降。
2、 平和质的QOL总分、生理健康领域分数、心理健康领域分数均高于各偏颇体质, 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对QOL影响的维度侧重不同。
3、 CHB患者的中医体质和QOL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可望通过纠正偏颇体 质以提高CHB患者QOL。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 年版).临床肝胆病 杂志,2019,35(12):2648-2669.
[2]李晓玲.沈阳地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18(3):3.
[3]聂婉翎,黄求进.哈尔滨市乙型肝炎患者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 报,2021,55(04):447-450.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 志,2005,13(12):881-891.
[5]朱燕波.生命质量(QOL)测量与评价[M].北京:人民军医岀版社,2010:3.
[6]董瑞,王少娜,谢晖,等.育龄妇女生存质量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 41(3):4.
[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strument[M].Geneva:WHO,1993:1.
[8]王琦.中医体质学2008[M].北京:人民卫生岀版社,2009.
[9]姚志城,陈国姿,周玉蒙,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 导报,2017,14(01):82-85.
[10]邢婧,高继强.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中医体质与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 志,2019,6(65):7-8.
[11]王静宇,鲁琴,杨阳,等.肺癌患者生存质量与中医体质相关性临床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 志,2019,6(32):2.
[12]张秀娟,万泽民,施梅姐,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分期与中医体质,FibroScan的相关性分析 [J]. 新中医,2020,52(18):5.
[13]余金花,施卫兵,张平,等.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J].中医药临床杂 志,2017,29(01):68-71.
[14]张健荣,李民,章瑾,等.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体质与HBV-DNA载量相关性分析[J].山西中 医,2020,36(10):47-49.
[1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 3-304.
[16]李鲁,王红妹,沈毅.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 36(2):109-113.
[17]李萍,王莉.中医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8):175.
[18]龚枫评,韩旭,龚俞睿,等慢性乙肝病因病机治法探要[J].陕西中医,2016,37(10):1392-1393.
[19]魏雨石,张明香,田霞.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茵芪三黄解毒汤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J].云南 中医中药杂志,2021,42(3):4.
[20]忻巧娜,王邦才.王邦才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经验浅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21]徐达,吴颢昕.吴颢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 (4):1307-1309.
[22]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王灵台,等.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12):39-44.
[23]山东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校译.灵枢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岀版社,1982.
[24]张悦,陈峭.中医体质辨识研究的进展概况J].环球中医药,2019,12(3):447-45.
[25]匡调元.两纲八要辨体质新论[J].中医药学刊,2003,21(1):108-110.
[26]母国成.中医体质学说及其异化[J].新中医,1983,15(9):3-9.
[27]田代华,吕明伟.论体质与证候[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3,7(1):7-11.
[28]刘影,田新,沈影,等.基于体质可调论分析宫颈人乳头瘤(HPV)病毒感染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J].中 医药信息,2020,37(1):5.
[29]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下)[J].中医杂志,2006,47(005):329-332.
[30]宋红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体质与疾病相关理论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3):3.
[31]吴谦.御纂医宗金鉴[M].山西科学技术岀版社,2011.
[32]周晓莉,魏玮.从《黄帝内经》体质医学思想谈体质对疾病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4):3.
[33]郭新新.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体质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3.
[34]黄志坚,李杏,周迎春,等.香港地区一般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中医体质因素研究J].中国中医 药信息杂志,2011,18(05):16-19.
[35]TREANOR C,DONNELLY M.A methodologieal review of the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36(SF-36) and its derivative among breast cancer survivors[J].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15,24(2):339-362.
[36]冉雪蓉,张堂钦,蔡一凡,等.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在慢性肝炎领域中的应用 [J].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5):6.
[37]邢静,姚明月,刘西洋,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60-162.
[38]杨波.恩替卡韦联合大黄蟅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26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 志,2016,14(6) :479-480.
[39]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04):1-8.
[40]罗菲.论七情致病与七情治病[J].中国医学人文,2019,5(01):16-18.
[41]姜一鸣.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体质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20.
[42]罗丹.自身抗体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20.
[43]徐强,刘凤,范灵芝,等.不同免疫状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J].中医杂 志,2017,58(14):1205-1208.
[44]张炯善,杨宏志,戴敏,等.156例慢性HBV携带者的体质分布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中药材,2011,34(2):3.
[45]张健荣,李民,章瑾,等.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体质与HBV-DNA载量相关性分析[J].山西中 医.2020,36(10):47-49.
[46]王志强,车念聪,郭新新,等.基于现代研究对无症状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人群中医体质与免疫状态 相关性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2,18 Q 2):13-16.
[47]李瀚旻,毛树松,鲍罡,等.张大钊教授治疗慢性肝病中医辨证规律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 床,2004(11):821-823.
[48]苏海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肝活检组织病变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
[49]侯玉华,李雯雯,李强,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分析[J].山东医药,2008, 48(10):2.
[50]王新敏,李春波,沈昭在,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与肝功能的关系[J].中华全科医师杂 志,2007,6(04):212-214.
[51]潘化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与评价[J].肝脏,2001(02):86-88.
[52]田兰清.慢性乙肝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成因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22):61.
[53]岳小萍.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2018,18(83):232-233.
[54]石劢,马小陶,林兵,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华传染病杂 志,2016,34(05):267-270.
附录
附 录 A
知情同意书
尊敬的患者朋友:
我们请您参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体质与生命质量相关性研究”这项研究,希望能 得到您的配合及支持。如果您决定参加本研究,医生将检查您是否符合参加本研究的条 件,如果您符合本研究的入选条件,我们将收集您的一般临床资料(姓名、性别、年龄、 教育水平、就业情况等),并会对您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SF-36量表的问卷 调查,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 HBVDNA)等指标。您参加本研究完全是自愿的。我们诚挚的希望能得到您的配 合以完成本研究,如果您无意愿参加本研究,亦不会影响您与医生的关系,医生将根据 您的病情和患者至上的原则对您进行合理的治疗。
有关您的身份的记录是保密的,只有您的医生清楚,您的姓名不会出现在任何研究报告 和公开的版物中。
我已阅读了患者知情同意书,并且我的医生做了完整和详细的解释,自愿参加本研究。
我愿意参加本研究工作,签字: ,经治医生(签字):
时间: 年 月 日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体质与生命质量相关性研究
基本信息表,表 B-1
实验室检测项目,表 B-2
检测项目 检查结果
HBeAg
HBV DNA
ALT
AST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
平和质(A型)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
以下问题 没有
根本不 很少 有一点 有时 有些 经常
相当 总是
非常
1、您精力充沛吗? 1 2 3 4 5
2、您容易疲乏吗?* 1 2 3 4 5
3、您说话声音低弱无力吗? * 1 2 3 4 5
4、您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吗?* 1 2 3 4 5
5、您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 (冬天的寒冷,夏天的冷空调、 电扇等)吗?* 1 2 3 4 5
6、您能适应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的变化吗? 1 2 3 4 5
7、您容易失眠吗? * 1 2 3 4 5
8、您容易忘事(健忘)吗? * 1 2 3 4 5
判断结果:是口 基本是口 否口
标有*的条目需要先逆向计分,即:1-5, 2-4, 3-3, 4-2, 5-1,再用公式计算转化分
气虚质(B型)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
答以下问题 没有
根本不 很少 有一点 有时 有些 经常 相当 总是
非常
1 、您容易疲乏吗 ? 1 2 3 4 5
2、您容易气短(呼吸短促,接
不上气)吗? 1 2 3 4 5
3、您容易心慌吗? 1 2 3 4 5
4、您容易头晕或站起时晕眩 吗? 1 2 3 4 5
5、您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吗? 1 2 3 4 5
6、您喜欢安静、懒得说话吗? 1 2 3 4 5
7、您说话声音低弱无力吗? 1 2 3 4 5
8、您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虚汗 吗? 1 2 3 4 5
判断结果:是口 基本是口 否口
阳虚质(C型)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 没有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以下问题 根本不 有一点 有些 相当 非常
1 、您手脚发凉吗? 1 2 3 4 5
2、您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 吗? 1 2 3 4 5
3、您感到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
多吗? 1 2 3 4 5
4、您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
(冬天的寒冷,夏天的冷空调)吗 1 2 3 4 4
5、您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吗? 1 2 3 4 5
6、您吃(喝)凉的东西会感到不 舒服或怕吃(喝)凉的东西吗? 1 2 3 4 5
7、您受凉或吃(喝)凉的东西后, 容易腹泻(拉肚子)吗? 1 2 3 4 5
判断结果:是口 基本是口 否口
阴虚质(D型)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 没有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答以下问题 根本不 有一点 有些 相当 非常
1 、您感到手脚心发热吗? 1 2 3 4 5
2、您感觉身体、脸上发热吗? 1 2 3 4 5
3、您皮肤或口唇干吗? 1 2 3 4 5
4、您口唇的颜色比一般人红 吗? 1 2 3 4 5
5、您容易便秘或大便干燥吗? 1 2 3 4 5
6、您面部两颧潮红或偏红吗? 1 2 3 4 5
7、您感到眼睛干涩吗? 1 2 3 4 5
8、您感到口干咽燥、总想喝水 吗? 1 2 3 4 5
判断结果:是口 基本是口 否口
痰湿质(E型)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
答以下问题 没有
根本不 很少 有一点 有时 有些 经常
相当 总是
非常
1 您感到胸闷或腹部胀满吗? 1 2 3 4 5
2、您感到身体沉重不轻松或不
爽快吗? 1 2 3 4 5
3、您腹部肥满松软吗? 1 2 3 4 5
4、您有额部油脂分泌多的现象 吗? 1 2 3 4 5
5、您上眼睑比别人肿(上眼睑有 轻微隆起的现象)吗? 1 2 3 4 5
6、您嘴里有黏黏的感觉吗? 1 2 3 4 5
7、您平时痰多,特别是咽喉部 总是有痰堵着吗? 1 2 3 4 5
8、您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
感觉吗? 1 2 3 4 5
判断结果:是口 基本是口 否口
湿热质(F型)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 没有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答以下问题 根本不 有一点 有些 相当 非常
1 、您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 油亮发光吗? 1 2 3 4 5
2、您易生痤疮或疮疖吗? 1 2 3 4 5
3、您感到口苦或嘴有异味吗? 1 2 3 4 5
4、您大便黏滞不爽、有解不尽 的感觉吗 ? 1 2 3 4 5
5、您小便时尿道有发热感、尿 色浓(深)吗? 1 2 3 4 5
6、您带下色黄(白带颜色发黄)
吗?(限女性回答) 1 2 3 4 5
7、您的阴囊部位潮湿吗?(限男
性回答) 1 2 3 4 5
判断结果:是口 基本是口 否口
血瘀质(G型)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 没有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答以下问题 根本不 有一点 有些 相当 非常
1、您的皮肤在不知不觉中会出 1 2 3 4 5
现青紫瘀斑(皮下出血)吗?
2、您两颧部有细微红丝吗? 1 2 3 4 5
3、您身体上有哪些疼痛吗? 1 2 3 4 5
4、您面色晦黯、或容易出现褐
斑吗? 1 2 3 4 5
5、您容易有黑眼圈吗? 1 2 3 4 5
6、您容易忘事(健忘)吗? 1 2 3 4 5
7、您口唇颜色偏黯吗? 1 2 3 4 5
判断结果:是口 基本是口 否口
气郁质(H型)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 没有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答以下问题 根本不 有一点 有些 相当 非常
1、您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吗? 1 2 3 4 5
2、您容易精神紧张、焦虑不安
吗?? 1 2 3 4 5
3、您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吗? 1 2 3 4 5
4、您容易感到害怕或受到惊吓 吗? 1 2 3 4 5
5、您胁肋部或乳房胀痛吗? 1 2 3 4 5
6、您无缘无故叹气吗? 1 2 3 4 5
7、您咽喉部有异物感,且吐之
不出、咽之不下吗 1 2 3 4 5
判断结果:是口 基本是口 否口
特禀质(I型)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 没有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答以下问题 根本不 有一点 有些 相当 非常
1 、您不感冒也会打喷嚏吗 ? 1 2 3 4 5
2、您不感冒也会鼻塞、流鼻涕 吗? 1 2 3 4 5
3、您有因季节变化、温度变化 或异味等原因而咳嗽的现象吗? 1 2 3 4 5
4、您容易(对药物、食物、气味、 花粉或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时) 过敏吗? 1 2 3 4 5
5、您的皮肤容易起荨麻疹(风 团、风疹块、风疙瘩)吗? 1 2 3 4 5
6、您的皮肤因过敏出现过紫癜 (紫红色瘀点、瘀斑)吗? 1 2 3 4 5
7、您的皮肤一抓就红,并出现
抓痕吗? 1 2 3 4 5
判断结果:是口基本是口 否口
SF-36 量表
下面是一些您可能有过的情况或想法,请按照过去一星期内您的实际情况或感觉,在适 当的位置画V,小部分时间(过去一周内,出现这类情况的日子不超过1天);一部分 时间(过去一周内,有1-2天有过这类情况);比较多时间(过去一周内,3-4天有过 这类情况);大部分时间(过去一周内,有5-7天有过这类情况)。
1、 总体来讲,您的健康状况是:
①非常好 ②很好 ③好 ④一般 ⑤差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 5, 4, 3, 2, 1)
2、 跟 1年以前比您觉得自己的健康状况是:
①比 1年前好多了 ②比 1年前好一些 ③跟 1年前差不多 ④比 1年前差一些
⑤比 1年前差多了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 5, 4, 3, 2, 1)
健康和日常活动
3、以下这些问题都和日常活动有关。请您想一想,您的健康状况是否限制了这些活动?
如果有限制,程度如何?(权重或得分依次为 1, 2, 3)
项目 限制很大 有些限制 毫无限制
重体力活动:如跑步举重、参加剧烈运 动等
适度的活动:如移动一张桌子、扫地、
打太极拳、做简单体操等
手提日用品:如买菜、购物等
上几层楼梯
上一层楼梯
弯腰、屈膝、下蹲
步行 1500 米的路程
步行 800 米的路程
步行 100 米的路程
自己洗澡、穿衣
4、在过去4个星期里,您的工作和日常活动有无因为身体健康的原因而出现以下这些
问题?(是,权重或得分为 1;不是,权重或得分为2)
项目 是 不是
减少了工作或其他活动的时间
本来想要做的事情只完成一部分
想要做的工作活动的种类受限制
完成工作或其他活动有困难
5、在过去4个星期里,您的工作和日常活动有无因为情绪的原因(如压抑或忧虑)而 出现以下这些问题?(是,权重或得分为1;不是,权重或得分为2)
项目 是 不是
减少了工作或其他活动时间
本来想要做的事情只能完成一部分
做工作或其他活动不如平时仔细
6、 在过去 4个星期里,您的健康或情绪不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您与家人、朋友、邻 居或集体的正常社会交往?
①完全没有影响 ②有一点影响 ③中等影响 ④影响很大 ⑤影响非常大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 5, 4, 3, 2, 1)
7、 在过去 4 个星期里,您有身体疼痛吗?
①完全没有疼痛 ②有一点疼痛 ③中等疼痛 ④有中度疼痛 ⑤严重疼痛 ⑥很严 重疼痛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 6, 5.4, 4.2, 3.1, 2.2, 1)
8、在过去 4个星期里,您的身体疼痛影响了您的工作和家务吗?
①完全没有影响 ②有一点影响 ③中等影响 ④影响很大 ⑤影响非常大 (如果7无8无,权重或得分依次为6, 4.75, 3.5, 2.25, 1.0;如果为7有8无,则为 5, 4, 3, 2, 1)
您的感觉
9、以下这些问题是关于过去 1 个月里您自己的感觉,对每一条问题所说的事情,您的 情况是什么样的?以下(1) 、(4) 、(5) (8)权重或得分依次为6, 5, 4, 3, 2, 1; (2)、(3)、(6)、(7)、(9)权重或得分依次为 1, 2, 3, 4, 5, 6
项目 所有的
时间 大部分时 间 比较多时 间 一部分时 间 小部分时 间 没有这种 感觉
( 1 )您觉得生活充实
( 2)您是一个敏感的人
( 3 )您的情绪非常不 好,什么事都不能使您 高兴起来
( 4 )您的心理很平静
( 5 )您做事精力充沛
( 6 )您的情绪低落
( 7 )您觉得筋疲力尽
( 8)您是一个快乐的人
( 9 )您感觉厌烦
10、不健康影响了您的社会活动(如走亲访友):
①所有的时间 ②大部分时间 ③比较多时间 ④一部分时间 ⑤小部分时间 ⑥没 有这种感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体质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1, 2, 3, 4, 5, 6)
总体健康情况
11、请看下列每一条问题,哪一种答案最符合您的情况?(1)、(3)权重或得分依次 为 1, 2, 3, 4, 5;( 2)、( 4)权重或得分依次为 5, 4, 3, 2, 1
项目 所有的时间 大部分时间 比较多时间 一部分时间 小部分时间
(1)我好象比别人容易
生病
(2)我跟周围人一样健
康
(3)我认为我的健康状
况在变坏
(4)我的健康状况非常
好
SF-36 量表评分统计
维度 条目 原始分 转化分
一般健康(GH) 条目 1+11
生理功能(PF) 条目3
生理职能(RP) 条目4
躯体疼痛(BP) 条目 7、8
情感职能(RE) 条目5
社会功能(SF) 条目 6+10
精力( VT) 条目 9( 1 ) +9( 5) +9( 7) +9 ( 9 )
精神健康( MH) 条目 9( 2) +9( 3) +9( 4) +9
( 6 ) +9( 8)
生理健康领域(PCS) GH、PF、RP、BP
心理健康领域(MCS) RE、SF、VT、MH
说明:转化分=[(原始分-最低可能分数)/(最高可能分数-最低可能分数)]X 100,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 化转换。原始分和转化分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生命质量状况的好坏,分值越高代表生命质量越好。
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命质量的相关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依据其四诊特点,可将其划分在“肝着” “黄疸”等疾病范畴内。临床上患者可能出现乏力、腹胀、恶心、厌油腻、食欲下降、 小便黄等症状,若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会引起严重疾病的发生,例如肝硬化、肝 癌等,威胁着患者的健康。CHB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本身所带来的健康威胁,同时由 于病程长、治疗过程中药物产生的副作用、经济压力大、对疾病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可 能受到外界歧视等多种负面因素,其心理、生理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生命质 量(Quality of Life,QOL )下降。目前我国CHB患者数量庞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是CHB的治疗目标之一,故CHB患者QOL应受到重视。本文将对CHB患者QOL的 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中西医对CHB的认识
1.1中医对CHB的认识
纵观古籍并无关于CHB的病名记载,但根据四诊特点、临床症状、体征等表现, 可将其归属于“黄疸”、“肝着”等疾病范畴。中医认为疾病是否发生,由正邪相争的 胜负结果所决定。若人体正气不足,湿热疫毒内侵,正气不能驱邪外出则导致疾病的发 生;若人体正气充盛,抗邪有力,邪气不能够战胜人体正气则不发病。正虚、湿热疫毒 邪气分别为CHB的内、外因,二者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CHB病位主要在肝,与脾胃、 肾多个脏腑密切相关。
1.2西医对CHB的认识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广泛传播,目前我国CHB患者约有2000 万〜3000万例[1]。CHB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是由HBV持续感染超过6个月以 上引起的I2】,同时也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CHB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会引起严重疾病的发生,例如肝硬化、肝癌等,威胁着患者的健康[3]。我国的肝硬化患 者77%由HBV感染引起,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84%由HBV感染所导致[4]。
在治疗 CHB 的多种方法中,抗病毒是关键,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干扰素有 抗病毒、调节人体免疫的功效,但是使用相对不方便,且患者在使用干扰素后可能会出 现食欲下降,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甚至是粒细胞、血小板指标严重下降等骨髓抑制 反应。而核苷(酸)类似物尽管抗病毒疗效确切,但需长期甚至终身口服药物,不可随 意停药,同时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许多患者难以坚持。目前仍缺乏有效根治 CHB的临床方案[5]。CHB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医疗支出大,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 济负担,再加上慢性肝病本身给患者所带来的躯体不适症状,这些都对他们的 QOL 产 生负面影响[6]。患者常常承受着生理、心理的沉重压力[7], QOL 受损。
2.QOL 的研究进展
2.1QOL 产生的背景及定义
随着医学发展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充分考虑到生物、心理、社会 方面综合的影响,对患者的健康评估内容不在局限于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结果及其生 存时间、生存率等传统指标,而是越来越关注患者本人的真实感受。在20 世纪70 年代 末,QOL这一概念首次被国外医学界引进医学领域[8]。QOL也被称之为生活质量、生 存质量等,其含义十分广泛。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举行会议所提出的QOL概念目前被 大众普遍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将它界定为:在各种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中,个人对自我 想要达成的目标、期望以及与他们所关心事物相关生活状况的体验I9】。QOL是一个综合 性指标,它可以全面地评价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生理功能、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是顺应当前医学模式和健康理念发生转变所需要评估健康的一种新指标[10]。近年来QOL 已在医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及应用[11]。国内诸多研究[12-18]将QOL应用于不 同疾病,国外的研究[19-23]也越来越重视QOL的应用。
2.2CHB患者QOL的测评工具
QOL的评估主要是通过量表来完成,对CHB患者QOL进行评估目前有多种不同 的测评量表,但是迄今为止尚无公认的专门量表用于测评其QOL。一般评估QOL的量 表可分为两大类:适用于不同疾病的普适性量表及专门为某一类疾病而制定的专用QOL 量表。
普适性量表主要包括(1)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该量表由美国医学会研究组 制定,量表分数越高,表示 QOL 越好,反之, QOL 越差[24]。该量表在国际上被普遍认 可,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临床上也常常使用该量表对CHB患者QOL进行评估。冉雪 蓉[13]等采用文献计量法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开展慢性肝炎患者QOL评估的相关文献中 78.97%采用普适性量表,其中应用SF-36的比例较高,达66.94%。且SF-36用于评估 CHB患者的QOL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26-27]。(2)焦虑自评量表(SAS):该量表是 在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William WK. Zung编制而成,用于测量患者的焦虑状态 程度以及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个人的真实感受[28]。许惠玲[29]采用SAS评价CHB患者 的负性情绪,结果提示心理干预能够使CHB患者QOL得到显著的提高。(3)疾病影 响程度量表( SIP) :该量表是用于测量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机体行为、心理状态方面 的改变。(4)其他普适性量表:还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等。
专用QOL量表:主要包括(1)慢性肝病问卷(CLDQ):该问卷由Younossi[30]等学 者编制而成,主要包括6个维度,涉及了疲劳、腹部及全身症状、活力、情感和焦虑方 面,该问卷用于评估各种慢性肝病患者的QOL,问卷分值和QOL呈正比关系,分值越 高代表QOL越好[31]。当前,CLDQ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应用,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慢 性肝病QOL的评估,尤其是应用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的QOL评估[32]。(2) CHB 患者中医QOL量表:张玮教授[33]等汇聚了我国多位知名肝病学及心理学专家提出的意 见,并借鉴慢性肝病问卷和SF-36量表的内容,制定了既体现中医特色,又反映QOL 定义的量表,主要包括肝经、肝络、部候、情志4个维度,并且该量表浅显易懂,填写 所需时间较短,操作性强,但是其反应度和标准关联效度仍需进一步研究。(3)其他 专用QOL量表:还包括Spiegel[34]等设计的慢性HBV感染者QOL量表,Bayliss[35]等研 制开发的肝炎QOL量表。
2.3 CHB患者QOL的现状
宋孟娜[36啲研究采用了 SF-36量表,该研究调查发现CHB患者的QOL明显低于一 般人群,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受到了影响。桂齐”]对厦门市CHB患者QOL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该人群QOL处于中等以上水平,CLDQ总分为146.96±28.60 分,还指出个人 管理水平影响QOL,医护人员应制定个体化、因人而异的干预方案以提升患者的自我 管理水平,从而使CHB患者QOL得到改善。李晓玲[38]的研究也采用SF-36量表对沈阳 地区CHB患者的QOL进行评估,结果显示CHB患者QOL处于较差范围。聂婉翎[39] 的研究同样也指出了 CHB患者QOL呈现较低水平,与上述多项研究的观点一致。
2.4体质是影响QOL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概念上来看,中医体质与QOL具有相似之处,两者均反映了人体生理、心理等方 面的状态。平和质是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平衡协调的状态的体现,QOL高,而偏颇体 质则反映了人体气血阴阳的失调状态,QOL低下[40]。可见,体质因素会对QOL造成一定 影响。有诸多学者对中医体质和QOL进行相关性研究。郭新新[40]的研究指出体质是影响 乙肝病毒携带者QOL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整体质是提高乙肝病毒携带者QOL的重要 途径之一。姚志城[41]等的研究指出高血压患者越倾向平和质,生理、心理领域得分越高, 其QOL越高。综上多项研究可知中医体质与QOL具有相关性,中医体质越是阴阳协调平 和,其QOL越高,而偏颇体质则会从不同方面影响人体,给QOL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 响,体质是影响QOL的重要因素之一。
2.5体质辨识治疗对CHB患者QOL的改善
熊萍[42]等的研究纳入20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随机分组,每组均为100 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施行日常的一般护理措施,而治疗组则根据患者的体质类型,在 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生活起居、情志、饮食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中医体质护理, 两组均观察30天,结果发现辨体施护的治疗组在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 比较均得到明显的改善,说明辨体施护在CHB的治疗上有较好的作用。王树民[43]等的 研究探讨了中医体质辨识治疗对CHB患者肝脏纤维化指标、QOL的影响,该研究将选 取的512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研究对象均给予口服药物抗病毒治疗,而观 察组则在相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治疗,治疗时间均为2年,最后的 结果显示两组的肝纤维指标均较前改善、QOL得到提高,其中观察组变化更明显。刘 同坤[44]等的研究表明对无症状型CHB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后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汤剂治 疗,能够加快肝细胞的修复,减少肝脏损伤,促进HBeAg、HBVDNA转阴,从而控制 疾病向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疾病进展。综上多项研究表明了体质辨识治疗可改善 CHB 患者的 QOL。
3.总结
CHB患者QOL普遍低下,中医体质是影响QOL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偏颇体质 会给QOL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并且体质辨识治疗能改善CHB患者QOL。故研 究CHB患者中医体质与QOL的关系是有意义的,临床可遵循中医学“治未病”思想, 对CHB患者体质进行调理,使其偏颇体质得到纠正,以期进一步提高患者QOL。
参考文献
[1]LIU J,LIANG W,JING W,et al.Countdown to 2030:Eliminating hepatitis B disease,China[J]. 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19,97(3):230-238.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 年版).临床肝胆病 杂志,2019,35(12):2648-2669.
[3]Dandri M,Petersen J.Mechanism of hepatitis B virus persistence in hepatocytes and its carcinogenic potential[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16,62(4):S281-S288.
[4]王贵强,王福生,庄辉,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肝脏.2019,24(12):1335-1356.
[5]Terrault N A ,Bzowej N H ,Chang K M ,et al. AASLD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J].Hepatology,2015,63(1):261-283.
[6]Tanikella R,Kawut S M,Jr R,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in Liver Transplant Candidates[J]. Liver Transpl,2010,16(2):238-245.
[7]Che Y H,Chongsuvivatwong V, Li L,et al.Financial burden on the familie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liver diseases and the role of public health insurance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J]. Public Health,2016,130:13-20.
[8]董瑞,王少娜,谢晖,等•育龄妇女生存质量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3):4.
[9]Group T 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strument (the WHOQOL)[M].1994.
[10]于园园,谢虹.T2DM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38(5)4
[11]张婷,段玉梅,伍静薇,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 理,2020,19(5):8.
[12]袁燕,张楠,王家林.胃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及测量结果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 志,2021,28(09):708-712.
[13]张瑞,李霞,吴优,等.2〜4岁癫痫患儿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 究,2022,33(02):27-33.
[14]蔡锋,朱运海,赵杰,等.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 学,2022,21(01):37-39.
[15]张桂芬.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分析[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22,34(01):83-85.
[16]王烁烁,郝习君,李欣,等.心脑血管疾病对老年人生存质量和就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 志,2022,42(03):719-721.
[17]石巧灵,石文丽,韩新光.舌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 志,2022,37(01):140-142.
[18]吴秋惠,王鸯鸯,陈皓然,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 药,2021,25(12):2387-2390.
[19]Armstrong EA,EjazA,SarnaA,etal.ACross-SectionalEvaluationofQuality of Life Among Patients with Hepatic Adenomas[J].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2020,24(1).
[20]Kim H,Lee J,Choi G H,et al.POS-332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FINDINGS FROM THE KNOW-CKD (KOREAN COHORT STUDY FO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OHORT[J]. 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2021,6(4):S144.
[21]Mackay T M,Latenstein A,Sprangers M,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and Periampullary Cancer: A Multicenter Cohort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JNCCN,2020,18(10):1354-1363.
[22]Toms C,Steffens D,Yeo D,et al.Quality of life after pancreatic resection for malignant and benign disease -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HPB,2021,23:S327.
[23]Shirali E,Yarandi F,Ghaemi M,et al.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Cancers: A Web-Based Study[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APJCP,2020,21(7):1969-1975.
[24]TREANOR C,DONNELLY M.A methodologieal review of the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36(SF-36) and its derivative among breast cancer survivors[J].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15,24(2):339-362.
[25]冉雪蓉,张堂钦,蔡一凡,等.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在慢性肝炎领域中的应用 [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5):6.
[26]邢静,姚明月,刘西洋,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60-162.
[27]杨波.恩替卡韦联合大黄蟅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26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 志,2016,14(6) :479-480.
[28]ZUNG W W. 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J].Psychosomatics,1974,12(6):371-379.
[29]许惠玲.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 报,2015,36(5):3.
[30]YOUNOSSI,AFENDY A,KELLMAN JB.Predictors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9,30(5):469-476.
[31]吕珠婉,王绮夏,马雄.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9,39(2): 73-76.
[32]杨娴,唐映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及影响因素[J].临床肝胆病杂 志,2020,36(9):2129-2132.
[33]张玮,张丽娟,姚培芬,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测试版)的信效度检验[J].中西医 结合肝病杂志,2015(2):118-123.
[34]Spiegel BM,Bolus R,Han S,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disease-targeted quality of life ins -trument in chronic hepatitis B:the Hepatitis B Quality of LifeInstrument,Version1.0[J]. Hepatology,2007, 46(1):113-121.
[35]Bayliss MS,Gandek B,Bungay KM,et al.A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the generic and disease-specific health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J].Qual Life Res,1998,7(1):39-55.
[36]宋孟娜.浙江省慢性乙肝患者生命质量状况研究[D].浙江大学,2019.
[37]桂齐,周玉贞.厦门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与生存质量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护 理,2020,12(03):267-271.
[38]李晓玲.沈阳地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工程 学,2019,18(03):390-392.
[39]聂婉翎,黄求进.哈尔滨市乙型肝炎患者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 报,2021,55(04):447-450.
[40]郭新新.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体质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3.
[41]姚志城,陈国姿,周玉蒙,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 药导报,2017,14(01):82-85.
[42]熊萍,曾晖,邹龙珍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体质辨证施护的临床观察[C].全国第4届中西医结合 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85-86.
[43]王树民,孙慧伶,葛宇黎,等.中医体质辨识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A,LN,IV-C,P-III-P及生活质 量的影响[J].2022(34).
[44]刘同坤,郑功泽,刘二委.体质辨治无症状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 报,2017,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