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高中历史人文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9 10:08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II
绪论 1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1
(二) 研究现状 2
1、 国外研究状况 2
2、 国内研究状况 3
(三) 研究思路 5
(四) 研究方法 6
一、 加强高中历史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与理论依据 7
(一) 加强高中历史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7
1、 时代发展的需要 7
2、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8
3、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 8
(二) 高中历史人文教育的理论依据 9
1、 建构主义理论 9
2、 多元智能理论 10
3、 教育心理学依据 10
二、 高中历史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一) 人文教育被看作软任务而不受重视 11
(二) 人文的教育内容与现实脱离 12
(三) 部分教师教学中忽视人文教育 13
三、 高中历史人文教育的内容、原则与策略 15
(-)人文教育的内容 15
1、 弘扬民族精神 15
2、 发展文明素质 16
3、 促进全面发展 16
(二)人文教育的原则 17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17
2、 渗透性原则 17
 
 
3^情感性原则 17
(三)人文教育的策略 -18
1、 提高历史教师的人文素养 18
2、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人文教育 20
3、 发挥选修课、活动课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4
4、 构建新型的评价体系 25
参考文献 27
 
1硕士学位论文
彭 MASTER'S THESIS
绪论
(—)研究缘起与意义
历史人文素养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话题。从现行的高中历史课人文素养培养中我 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首先,当前中学历史教育教学 实践中存在一种“虚无主义”式的情况,即书本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实际运用 之间存在极大的脱离和偏差,这一情况使学生的心态、价值观等发生了严重的改变, 教育价值内容无法引起共鸣。其次,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的人文知识匮乏, 逐渐在教学中失去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学习兴趣。最后,教育的匮乏和缺失还会使得 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缺乏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身的 基本能力,也缺乏爱国心。
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公民在社会生活和日常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 中生作为即将踏入大学校园,迈向社会的预备军,在日常学习中更应该将责任感和 使命感的培养纳入到自身的未来发展规划中去。在这一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作为教 育活动的践行者和实践者,应该主动出击,迎难而上,做好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养成 道路上的保驾护航者,为引导学生树立健康身心,提高自身素养,实现全面发展贡 献自身应有的力量,而在高中阶段进行的历史学科人文精神培养,无疑是这一主题 中的一个重要构成环节,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双重意义。
历史学科的人文主义教育作用,在于学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坚持以人为中心, 从文化和社会学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价值观培养发展为根本目的,通过 科学规范并富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环境因地制宜地进行专门的人才培养,打造一 批独立自信,认真思考的新兴公民。而在当前,围绕这一目标而开设的历史教学课 程往往呈现出表现形式单一、内容主题乏味、互动参与低下的形式主义课程,原有 的培育公民素养,完善公民价值观的目的也单一的变成了应试主义教育的规模化产 品,这几大的违背了人文注意教育的初衷,也偏离了历史课程开设的最初目的。因 此,对于这一棘手的难题,我们必须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避免教学实践的发 展背离主题。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21世纪的人类杜会是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 明并重的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的信息全球化,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来自 世界各地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财富同台竞技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物质 文明的发展。因此在这一时代浪潮之下,推行高效合理的人文主义素质教育显得势 在必行。
(-)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状况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世界各国教育界在基础教育教学的探索中还保持着较 为单一的专业化实践路线,既以单一的教材和课程为中心,着重强调教学的专业化 和内部体系化。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人类社会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这 一状况逐渐被“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突破。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在现代教育理念一“以人为本"“人本主义” 口 号的指导下,纷纷进行改革。70年代,美国实践了大量“人文化课程”,其中在中 学阶段提出的“结合实际,教学相长”的人性化教学思路主张全面培养提升公民社会 科学素养,进一步提升公民的认知判断能力,最终达到在培养素质公民的目的。为 此,美国在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将公民素质培育精确划分为道德观念培养,人类文 明认识以及道德观念养成等多个方面,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熏陶下全面培养塑造 公民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教育理念和举措的施 行对世界各国基础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历史课程在英国基础教育发展中都是一门得到了高度重视的国民必 修课程,由于长期以来的社会历史文化的丰富储备和应用基础的学术氛围影响,英 国历史课程要求学术与现实的高度结合与实践运用。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英国基础教 育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教科书中的历史文化知识,还兼顾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和 综合协作实践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普及和对价值观的培养输出。®
日本作为亚洲地区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之一,在人文素质和历史课程教育中领 先于绝大多数亚洲国家。目前日本在基础教育配置规划中对人文教育在现实生活中 的实践运用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并提出了在中学教育中加强对人文素质教 育在社会生活运用中的教学实践效果培养,主张通过人文素质课程和历史课程教育 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对学生社会伦理道德的培 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为世界发达国家聚集最为集中的欧洲,在20世纪90年代政治经济文化逐渐 一体化之后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欧洲公民”概念,在基础教育配置上,欧洲国家将 人文素质和历史教育与欧洲一体化紧密联系起来,在各个成员国的教育教学中不仅
®赵亚夫、郭艳芬:《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李稚勇:《论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之发展——兼评年版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 年第4期。
③丁白路:《中日髙中历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强化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治管理能力,还不断增强培养学生的公共事务意识,为 学生树立一种立足欧洲,放眼世界的时局观念和政治意识,使得公民在树立民主自 由,平等向上的正确价值观的同时能够为欧洲,为整个人类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产生更大的价值。
2、国内研究状况
由于长期以来经济文化的滞后,我国在历史人文精神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步伐一 直较为滞后,直到上世纪80年代,“人文精神“在我国的实践研究还处于专业研究阶 段,没有形成一套完善有序的运用体系。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 不断发展进步,在大批专家学者的呼吁和共同努力之下,”人文精神“才随着文化的 进步和衍生进一步拓展到教育学和社会学领域中来。在这一时期,随着人文精神延 伸出来的”人文素质“教育从单一的概念逐步延伸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 中来。但在这一时期,围绕”人文精神“在中学教学实践领域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 的教学模式和研究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科学文化界在国家”百花齐放“的政策和自身努 力的双重作用下快速崛起,在这一大环境下国内”人文精神“和其附属的”人文素质教 育“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一大批高校和专家学者先后在这一领域开设了专门的研 究学科和实践门类,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实践进程快速提升,其中代表的杨叔子、 赵亚夫、周远清等人的研究成果更是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诸多空白相继填补完成, 缩短了我国在这一领域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华中科技大学的杨叔子院士在《文 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中明确提出:“从本质上来看,教育的实质是人类 社会中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研讨活动。”①同时,杨叔子院士在其教育学研究专著《绿 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中提出了对于人文素质教育与现代教育融合 的相关观点,他指出,现代教育是由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运用科学的研 究方法,在知识、思维以及精神上相互补充完善的一种综合教育框架。在这一框架 下,人文教育作为一门研究”人本身“的科学,其内部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与科学 研究结合后实现了相互补充,这对青少年教育有着极大地促进实现作用。②关于这 一问题的时间探索,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赵亚夫结合基础教育运用实践,在其著作《追 寻历史教育的本义——兼论历史课程标准的功能》中对新环境形势下特殊的教育应 用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将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历史教育进行全面有序推
®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
 
a硕士学位论文
W MASTER'S THESIS
广,促进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养成的研究思路①,同时,赵亚夫还在《学校历史课 程的公民教育追求》②一文中反复强调当前社会环境下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民主人 文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教育学研究学者祝旭东在其对人文素质与历史研究的文章中对当前中外历史 教育实践开展情况,实践意义以及探索成果进行了论证分析,从社会学,心理学以 及则学领域论述了历史人文教育对于人类精神世界构建的框架作用。而研究学者赵 克礼所著的《“育人为本”与中学历史教育改革》一文,更是将历史教育与以人为 本的现代素质教育进行了综合探讨,深入分析了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重要 性。®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在国家政策的重视下得到了蓬勃发展, 随着近年来中小学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化改革,原来存在于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人文素 质教育研究也不断向中学教育转移。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下,以一线教学队伍为首 的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带来了丰富的数据结果。从整体来看,当前一线教师队伍 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实践主要集中在教学过程的实践和教学方式的反思创新 上。这一群体中对与实践经验分析和反思结果论证的代表性的作有阳志情、唐莉的 《人文教育:历史课程文化的再造——透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④,文章从新课改 实践角度出发,对历史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进行了性质、框架、内容、目标等方面 的论证分析,充分反映了人文教育开展在历史课程中存在的必要性。唐卓然在其分 析作品《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⑤中对实际开展的教育教学实践 和新课改目标探索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在构建新型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 上,由师生双方共同进行历史文化的探索发现以及专业评述,以求实现对学生人文 素养的培育和养成,李静萍在《高中历史教科书如何贯穿人文精神培养》⑥一文中 将高中历史教材编排架构与人文主义精神培育进行了深入的综合分析,指出教材编 排中应该重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视,培育学生在这一领域的价值观。陈建云发表 于《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的《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⑦则提出了历 史教育的榜样模范作用,既通过历史课程教学学习先进人物故事,鼓励学生以史为 鉴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除此之外,近年来很多立足于教学理
©赵亚夫:《追寻历史教育的本意一兼论历史课程标准的功能》,《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3期。
㉛赵亚夫:《学校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追求》,《全球教育展望》2009第4期。
@赵克礼:《"育人为本”与中学历史教育改革》,《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08期。
©阳志情、唐莉:《人文教育:历史课程文化的再造一透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8期。
©唐卓然:《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李静萍:《高中历史教科书如何贯穿人文精神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陈建云:《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论研究的高校科研队伍也结合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实践情况发表了大量的理论 观点,论证了在中学阶段进行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复杂性。这一角度比较 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陈文玄的《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中学历史学科的关系 ——兼谈历史教学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①,这一研究深入地批判了当前人 文教育理论研究中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存在巨大落差的情况,提出了在基础教育中 通过历史学科教育贯彻落实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教育素质的必要性。河北师范大学教 授李秀文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研究》②则侧重于实际运用,通过 深入走访调研和数据采集,从多个角度总结论证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探索了 人文素质历史教育存在的不足,创新了基础教育教学考察评价模式,实现了对人文 素质教育的全面的评估。研究学者王德民则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对历史人文素养教 育进行了深入的人力资源分析,在其《做一个有思想、负责任的历史教师》③一文 中,他提出了当前人文历史教育教学中教师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根据这一系列 问题提出了新形势新环境下教师队伍自身创新优化教学实践方式的具体途径。
从整体来看,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在公民教育实践培 养中都在朝着健全的方向不断培养公民的人文历史素养,提升公民的社会道德和价 值水平,并强调这一素养对于社会发展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作用。
2002年,国家教育部根据教学需求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首 次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一系列人文素养因素纳入到教学目标之中,这标志着我 国在人文教育素质领域的探索实践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而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和动态来看,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 化步伐的逐步加快,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基础教育领域的 探索重心仍将继续保持在“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之下,这对于培育合格 公民,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问题进行探讨。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探讨当前在高中历史学科中进行人 文教育的特殊性和必要性,通过理论观点的分析从当下的社会经济形势,学生发展 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等方面分析其必要性,并探讨它的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陈文玄:《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中学历史学科的关系一兼谈历史教学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李秀文:《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王德民:《做一个有思想、负责任的历史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和教育心理学在这一领域的实践运用成果。其次是通过实例证明分析当前中学教育 历史学科教学工作中对推进人文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与 根源。最后是探讨如何推动中学历史人文教育的方针内容,方法策略,以求实现树 立正确价值,提高个人素养,以求到历史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研究方法
1、 通过对国内外人文教育研究数据文献的查询整理和研究分析,对当前国内 外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实践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评估研讨,为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 础。
2、 为结合实际,充分反映调查研究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笔者在研究中采用了 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査结合的方式,向一线教师了解真实客观的教学信息,满足研究 的需要。
一、加强高中历史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与理论依据
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兴起发展不断完善养成的一种复杂的规范化行为统 称。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时代到信息高度通达世界连为一体的今天,教育一直在 推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走到今天,教育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养评价体 系,现代教育提出来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相结合的理念,重视知识、能力 与社会情感为目标的共同重视,这样的进步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教育思想传播结构, 主张建立健全完整的教育评价分析体系,全面培养人的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文价 值素养。
不难发现,同之前的课程目标相比,当前的课程标准以更多的篇幅、更浓的情 感彰显了历史课程的人文属性。目前,理论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者们在回答历 史教学如何彰显“人”的问题上,都把目光投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上来。
我们所教的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它在对学生 进行思想教育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和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乃人文之 本”,在这门学科之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史料内容,同时还包含了前任对于人生价 值观的思考和探索,这对于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独立人格都有 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在现代教育事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一)加强高中历史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举世瞩目,同时带来了社会发 展失衡的问题。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失落的是人文精神。在这一特殊的社会文 化环境影响下,一位历史学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来如何书写下自身在未来社 会中的发展轨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在社会生活中能否完成自身的使命,践行 '人'这一群体本身的价值。虫
长期以来,科学与人文主义精神的争论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文明的长河之 中,在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随 之大大提高之后,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开始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由于长期以来教育 实用主义思想的盛行,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教育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距,而随着物
®姜义华:《人文世纪:回应世纪新挑战》,光明网,2007年2月1日.
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人文艺术教育的需求显得愈发迫切,这一关于人本身的人 文话题正在发挥出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大众传播和知识教育体系的 逐步繁盛,教育这一概念不再是单一局限于科学技术领域的教学活动,更多的还包 含着人文社科领域,关于人格观念的教育。①当下最好的教育,是将科学文化素养 与人文科学精神、社会创新能力相互结合综合培养的结果。而高级人才,必须具备 这样的素质和价值判断能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之下,中学历史课程教 学的重要程度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毫不夸张地说,历史学的好不好与祖国民族 的复兴大业和青少年的个人前途息息相关。
2、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渗透,是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培育优秀 公民,提升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中学生群体作为一群正在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上升期的青年人,其中蕴涵了难 以估量的潜能和无法计量的时间财富。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一阶段的生命体正 在处于各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养成阶段,是探索世界,开拓眼界,发学习养成 自身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的黄金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进步空间。 因此,在这一阶段的青年群体应该接受最为完备和全面客观的科学文化素养教育。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作为促进人类发展的一门科学,不仅应该培育学生的科学文化 知识和数理分析能力,还应该强调教育的人文性,起到丰富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 保证群体健康成长的作用。
在这一阶段,由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渴望通过自身拥 有的渠道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提高自身份处理问题的逻辑判断能力和情感分析能 力,因此教师队伍应该抓住黄金时间,强化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3、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建立在义务教育基础上,面向中学生群体,旨在进一步提 高这一群体知识文化素养的一项重大举措。随着形势的发展,旧的基础教育课程体 系已经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时代的发展要求。
我国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高 中历史课程的实质是一门从社会历史角度出发,通过教学想学生讲授人与人、自然
王苏生:《学法与教法: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实践研究》2005年第5期. 遗迹社会关系的实用性学科,这一学科对于全面了解自然社会,提高个人人文素养, 培育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求各学校将 历史课程教学纳入到自身的课程标准中并予以重视。
2001年,随着教育部对各个学科门类基础教育的相关教学工作的不断重视,国 内第一部《历史课程标准》首次出炉,标准由原有的专业课程大纲升级,其内容结 构和教学方式上有了巨大的升级,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这标志着我国历史教育的转 型升级获得了巨大的突破。®
新课改下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时代发展又提出了新的 要求:“随着21世纪以后信息传播条件的不断优化升级,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类文 化和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与竞争,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一个 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不再单一的局限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国民素质日渐成为衡 量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状况,决定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衡量标准,必须得到重视 和关注。......国民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基础教育的开展情况,高中历史 教学课程在培育现代公民,提高个人人文素养上具有重要的影响促进作用。”
当前基础教育中开设的高中历史教学课程,其目标实现了从享科本位、知识本 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课标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随之发生变 化的还有新课程教学目标被模块化的定义为“知识能力”,“学习方法”,“情感价值态 度”等三个方面,正是在这样的转变中,历史教育中有关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教 学目标得以以纲领的形式体现在教学中。从内容解析上看,新课标一举改变了传统 历史教育中单一的时间线,将教学内容从最初的千年封建王朝更替风云,不同阶级 政治斗争活动进行了回炉重造,在这一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历史人文知识内容,同 事去新课程标准还创新性的将课程划分为选秀和必修两个部分,在开放式多样化的 学习环境之下形成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
这一系列在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环境上的创举,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 感知历史文化知识,充分领略历史中的人文素养,培育自身人文主义精神打下了坚 实的教育基础。
(-)高中历史人文教育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构建主义理论是当前国内外对素质教育环境下的人文主义教育设计的一种基
张静:《新一轮课程和社会科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历史教学》2002年第5期。 本模型尝试,这一观点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根据皮亚杰 的观点,他认为构建主义的实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学环境中教师组织, 指导以及促进,在设计相应的教学情景中完成对整个教学项目的对话,协作,最终 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这一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在课程的规划设计和完成中保持 了极高的积极性和探索性,在知识点学习和运用中实现了 “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 衡”的循环,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和素质教育意义。
2、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在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之后提出来“多元智 能理论",他认为,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下人拥有有九种基本智力:既言语/语言 智力(verbal/linguisticintelligence )、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 )、 视觉/空间关系智力(visual/spatialintelligence )、音乐/节奏智力 (musical/rhythmicintelligence) > 身体/运动智力(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人 际交往智力(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自我反省智力(self^examinationintelligence)、 自然观察智力(naturalistintelligence)和存在智力(existentialintelligence)。由于每 个个体在生活环境与对事务的认知分析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个体的基本智 力表现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每个个体在特定领域的智力效果只有在特定的情景 环境下才能发挥出来。①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同个体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应则说明了 这当中存在的差异。历史教学活动中史实素材对不同的学生影响不同,但总体来看 这一教育有利于学生推动自我认识,健全自我认知。
3、 教育心理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学习态度和个人品德是决定教 育教学成果,教学情感的最主要因素。由于不同个体的心理素质差异这一效果可能 会受到制约,但通过规范有序的教育,学生的品德培养和学习态度都会得到一定的 提升。学者邵瑞珍认为,基础教育在开展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作为教育的施行 者和实践者,在学生的价值品德养成阶段应该带领学生做好人文素养的强化,榜样 模范作用的养成,合理地使用好教学资源。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价值,引导学 生在学习中结合实际,充分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0页。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80-210页。
二、高中历史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历史教育在人文主义精神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作用上看,历史教 育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客观真实的历史资料,还能够通过历史的人文素养信息熏陶 学生的审美和思想观念形成,而从意义上来看,历史教育无疑是最为有效的人文教 育手段,其贯通千年的教育主线和参考对象对人文素养的培养锻炼有着极高的效用 价值。当前基础教育中历史教育出现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忽略了这一效用价 值及其背后的意义。
(―)人文教育被看作软任务而不受重视
千百年来,单一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中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这一教育体系只重视教学成绩的达标率与优秀率,由此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趣不高,历史学习成为永远不断的反复的记忆过程,其中所承载的的人文性被严重 遮蔽。
对于这一单一的评价体系,前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曾公开指出,“在教学评价 体系中如果单一的重视应试成绩,忽略人文精神对人社会生活的作用,势必会导致 人性教育的发展步伐出现滞后,科学知识与人性价值出现断层的情况。”①
另外,从社会就业情况到高校招生比例再到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三者形成一个 恶性循环的怪圈,这就导致了中学历史学科的“小科”地位。这种忽视人文教育的 现象,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出的人才空有科学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 却不高。从历史史学的角度去看,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的历史本应该是生动形象的, 是人类浩如烟海的文明史中一朵朵璀璨的浪花。然而当前的中学教育历史课程教学 中,无论是教科书课程设置还是教师的教学设计,都存在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框架 而将原本完整的历史史实进行了无趣化,碎片化的肢解和分割。在这样的环境下, 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无疑被大大降低了。经过实地调査和人物访谈之后我 们发现,在不少学生看来,历史的价值仅仅在于条框科目的反复背诵和机械记忆, 这样的情况无疑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一大悲哀,值得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深层次的反 思。
陈思和:《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6日。
(-)人文教育内容与现实相脱离
中国古语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荣辱”,这一观点充分 地说明了参考对象对于社会发展进步与个人目标实现的重要借鉴作用。人类社会文 明在发展过程中以一种螺旋形态的组合不断上升就是“以史为鉴"的最佳范例,只 有正视历史,观察历史,从历史中寻找千年来古人总结的兴替教训,才能不断的避 免重蹈古人的覆辙。这一观点在司马迁写作《史记》时提出的“善法恶教”就可以 体现出来。
历史的参照和借鉴意义决定了基础教育中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根据国家教 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标准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要求可以发现,《纲 要》将历史学科教学的基础性和时代性紧密联合起来,提出了教学应结合现实生活 与当前社会发展,做好相关联系相关联系工作的要求。这一纲要的要求在当前的历 史教科书编写工作中己经得到了一定的实践和联系,很多出版社在编定教材时纷纷 将社会时政热点以课后思考题的方式加入到课程中去。但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由 于教学课业任务的要求,很多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环节,将学生的思考环节一笔带 过。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的基础教育对历史学科教学范围的界定,多集中于''历史”、 “遗产"之类的视角,主要强调对过往历史史实的还原和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弘 扬,对古人美德和知识技艺水平的称颂。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现今社会的发展日 新月异,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等环境下, 历史教育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史实视角,还应该结合当下社会现状和各种社 会问题为人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因此,历史学科教学不能局限于单一的 “过去叙事性”,而是应该在叙事讲述的过程中不断发掘各类历史事件背后的“营 养成分”,将其充分地灌输到现实生活的学科教育中来,真正实现相关专业课程的 学以致用,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程结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过去的历史和当下的现实从本质上来 说是一种递进的联系关系。随着信息化传播渠道的不断扩充完善,无论是搞笑对历 史教育的学术研究还是对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分析都应该随着信息化步伐不断更新 完善。然而在当前的历史课程教学中却出现了教条主义式的断裂,很多教师和教材 都只是对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机械式的复读讲解,很少有涉及到课外知识的拓展延 伸的部分。同时,在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教学环境之下,考试成绩和为考试进行相 应的准备工作俨然成为了考核衡量这一学科的主要标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
 
1硕士学位论文
KZ MASTER'S THESIS
自身学习掌握的知识点于当下社会现实中的热点实践结合起来,这样的断裂可能会 造成越来越多的学生沦为考试线上的重复产品,无法达到培养综合全面型人才的最 终目的。
(三)部分教师教学中忽视人文教育
从2002年开始全面推行新课改以来,我国在全民素质教育道路上结合本国国 情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和改革,其中的高考文理科分科考试制度的设立无疑是一道 “因人制宜”而规划设计的考试评价体系,这一制度在施行十几年以来对中国考试 制度和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文理分科考试,在教学规划上 也一定程度的降低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将更多的课余时间还给了学生,将学科的选 择权还给了学生,给予了中学生群体一定的空间促进其身心的发育成熟。但经过多 年的时间探索,我们也发现了这一制度存在着不少弊病和问题,以这一制度的第一 环节来看,中学教育的文理分科,本应该是将课程的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的行为, 却在发展中被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曲解,变成了学校变相提高教学效率,优化 升学率的工具。在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面对这一制度,很多中学都将文理 科分科的时间周期大大缩短,在高一阶段就草草的完成文理科的分班,然后进行相 关专业的培养。这样的举措无疑造成了一种文理科学科之间人才配给制度的失衡, 使得很多学生出现了文理科科目之间存在着差距较大的“短板效应”问题。同时,由 于教学培养机制的紊乱,很多学生在学习规划中也出现了盲目选择,胡乱选择的情 况,文科学科成为了很多自认为简单的学生的选择对象,这直接导致了基础教育中 人才培养机制的失衡和人才质量的下降。
对于这一问题,赵亚夫曾在1997年进行了预见性的分析判断,他指出,“当下 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往往只关注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学习的意义不仅在 于升学和教学效率的追求,而学习本身的意义更多的在于知识对于人生价值和生活 意义的启发引导。山审视当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 应该重视的目标,教师不能将功利化的教育思想带入到课程中来,否则就违背了教 育的启蒙开导之意。当前历史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功利化的教育气氛 显得非常浓厚,由于社会和学校的强制化“功利教育”要求,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得不放弃对趣味化启蒙化教育的思考,转而倾向于考分第一的应试教育,这种以
©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19页.
考试为第一核心的教学思路使得历史课被窄化为历史知识的教与学和思维训练课, 在某种程度上,“活生生”的历史因抽取了灵魂而被教死了。
另外,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多数历史教师的备课思路和教学规划也存在着一定 的滞后性。通过访谈调研笔者发现,大量的一线教师在备课时始终坚持着过去长期 积累的传统,既根据考察考试需要进行相应的知识点补充整理和反复的练习夯实, 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完成了对知识点的传授,但却无法实现对情感和价值观的培 育,往往全面的素质教育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逐步的转变为口号和单一的宣传标语, 无法真正的落到实处,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多视角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式人才培养。
三、高中历史人文教育的内容、原则与策略
(—)人文教育的内容
人文教育,从主旨上分析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启蒙开发式教育,其提出的教 育教学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根本要求是重视学生、尊重学生和发展 学生。而历史学科是一门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学科,即学生通过历史事实的再现、 诠释和分析,培养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认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处理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能力和用自己独特眼光审美的能力,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汲取智慧,内 化为自己的修养、人格与气质,使之形成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格。因此,从这一意 义上讲历史学科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历史教育是最易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
历史教学中具体哪些具有人文情怀的内容值得教师和学生一起去追寻与学习 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内经长期的生产劳动和艰苦斗 争积淀下来的具有别具风格和特色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它是一个 民族延续发展和经久不衰的标志和保证,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各民族中独树一帜的 根本原因。中华儿女的不屈不挠的爱国情怀就在一百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得到了 充分的体现。例如,通过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里程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 识中华儿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民族精神使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进步过程中总结出 来的民族自身的整体意识和核心价值精神,这一系列的思想精髓往往包含在本民族 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当中。“以过去为起点,以当下为归宿”可以作为当前历史教育 教学的根本目的,当下世界各国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开设的史学教育,究其目 的都是为了通过过去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情况,逐步探究社会学于人类哲学发展 的轨迹,通过研究成果进一步指引当下的社会和人类发展进步。
在当前的研究和教育中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历史所蕴涵的时代精神与当下 兴盛发展的科学技术不存在矛盾行。相反,人文历史精神来源于社会生活,本质上 服务于社会生活,两者在价值意义上属于同根的民族财富瑰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历史作为一门在现实中进行深层次价值判断的科学,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之 下,社会的进步必须同时重视民族精神、人文历史精神以及社会科学的共同发展进 步。
2、 发展文明素质
人文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兴亡至关重要。民族是国家的灵魂,民族兴旺 国家则强,民族文化不振则国家落后,民族灭亡则国家就不存在。古语有言“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这当中就蕴含着个人、民族与国家之间的深刻关系,折射出一个 统一的融合的多民族对于国家的一种自觉的责任,体现出一股为国肩负使命的志 气。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的是人才,国民整体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发展的高度,高素 质的国民才能够为国家和整个人类创造更优质的文明,这样的国家必然赢得全世界 人民的肯定和尊重。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与社会改革的推进,国家已经步入现代化建设的新 的历史阶段。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就是人,我国国民的现代化水平是实现 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的前提,而人文素养可以说是人的一切素养的奠基石,是 人的素养的滋养源泉,是人的现代化必须拥有的素质。自社会发展到21世纪,人 的全面发展更加要求“科学人文,和而不同”,科学人文并举而行,人文素养是学 生所必须要“进修”的,在人才竞争日益激励的今天,人文素质教育被认为是高素 质人才顺应未来经济社会、和谐社会所必须具备的素养,是拓展人才发展空间的“阿 基米德支点”,各国都努力通过加强人文教育来确保本国国民人文素养的提升,以 求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
3、 促进全面发展
人文教育是对人的健全发展的补足。传统的单科教育、科学教育重视的专才型 人才的培养,很多人知理不知文,一些高素质人才在心理、情感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进而影响到其进一步的发展。人文教育就是要将人才首先当做一个健全的人来培养 和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培养爱生活、热爱社会与国家的国民,怀抱着“真"、 "善"、“美”的人类理想,人文教育通过对人的正面积极影响而促进人在科学领域、 经济领域做出更加符合人类人性的贡献。教育就是要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以 “人”的发展为中心,将学生首先视为“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实现学生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融合。
总之,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有着自身灵魂与意志的,教育者面对的是一 个个“生命体",教育要以人文教育来“滋养”这些生命体的成长。
(二)人文教育的原则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现代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公民的几何教育方式,其核心人物在于对人个体的培 育和发展,在当前的素质教育环境下,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任何环境下都应该将对人 的发展和影响作为第一要务,这对于提升社会文明度,促进国家民族进步有着重要 的作用。
2、 渗透性原则
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其行为特征和思维方式都具有一定的不可估量性, 教育的出现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思想的培育提供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在 这个平台之下,所有的个体都可以通过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规范思维方 式,始终朝着进步的方向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升华。在教育学上这一概念通常 被称为个体人格的塑造具有渗透性原则。在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其表现形 式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同时重视科学性和人文性,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 到到教育工作人文行雨科学性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只有两者兼备,人类的精 神文明和科技文明才能得到同步发展。
第二、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一种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升华。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 人文教育的教学内容及其精髓很大程度上以意识形态之流的形式存在,如果简单的 空想很多策略方针便不能成为现实,但一旦与科学事实结合以后便能在人文社科领 域形成相关的观点,两者互相佐证影响。以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为例,这 一观点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意识形态和科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 升华得出的研究成果。
3、 情感性原则
教育的核心在于"人"本身,无论在任何学科,任何社会环境之下,人文素质教 育都必须遵循情感性教育,从思维方式上启发教育对象获得思考。在这一过程中, 双方必须遵循相互尊重的原则,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 点和思维方式进行相应的专业化教育,实现教育上的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同时, 教师群体还应该将教学内容回归到学生中去,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准备和规划设 计中来,由双方共同完成教学规划,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三)人文教育的策略
1、提高历史教师的人文素养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研究可以发现,当下教师队伍在教学理念、人文素养 方面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大部分教师对人文素养知识的理解 极为狭隘单一,文化素养较差,长期以来落后的教育观念让一部分教师群体在当前 的信息化素质教育条件下长期止步不前,这类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为学生带 来健全有效的人文素养培养。第二,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教师队 伍的价值观取向整体呈现功利化的趋势,带着这样的价值观进行教育活动的培养, 往往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对升学率的追求,忽略了学生群体在青春期 必需的人文素养积累。
“教师队伍是教学活动进行的注意,是教育目标的完成者和实践者。作为教学 一线的标兵,教师队伍的科学人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在历史教育 中这一影响显得尤为突出。”①
从教师队伍自身人文素养的积累和运用情况来看,教师所具备的人文素养精神 直接决定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待课程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反应以及对待问题 的思考结果。新课改作为近年来我国教育界的新潮流,其核心包含着极为浓厚的人 文主义气息,而这个改革目标,不仅是为学生订立的,更多的也是为封站在教学一 线的广发教师队伍订立的。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队伍承担的责任压力更 大,因此,在新课改教育改革之下,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构建自身完备的人 文素养显得非常必要。结合调査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提升历史教师队伍人文素养,优 化课程结构可以从以下方向上进行展开: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历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方式和 教学行为的改变。“相较于长期以来单一的历史教学模式,新的教育模式不仅需要强 调教学内容的掌握,还应该基于这一内容体系进行相应的再加工,让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经验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完成对历史的学习与理性思 考 ”②
同时,在当前新课改环境的要求下,教师队伍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的职业规划和 职业历程,树立正确的从业观。长期以来的教育中,"师”的概念一直是高高在上的
®袁振国.:《反思科学教育》,《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2期。
®余军:《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2期。 引导地位,但在当前的新教育环境下,过去的"严师”形象应该有所创新,教师群体应 该放下架子,走进课后,深入地与学生交流,共同学习进步。
此外,教师还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教师必须尊重、关爱、赏识学生。 赏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积极评价,使 学生充满自信。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将尊重落实到每一个课堂的细节当中。教师队 伍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全面培育学生的观点想法,保证每一位学 生都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不断进步。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属性的社会 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性,根据不同个体的接 受情况和反馈思路因材施教的培养学生,促进学生成长。
(2) 积淀丰富的人文知识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大量的知识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传递,范围和 种类极其广泛,尤其是在历史知识方面。他们积极主动的从网上、图书馆获取感兴 趣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在历史教科书中只是蜻蜓点水。所以,历史教师应不断汲 取历史专业知识的营养,又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精华。
只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才能使文化底蕴更加厚重,作为一线教师,身负教 学探索和实践的重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的积累知识经验,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而阅读作为快速提高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的有效渠道,应该得到教师群 体的重视和关注。在阅读学习中,教师应该开放视野,广泛了解各种观点学说,这 不仅有利于个人视野的开阔,还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全面逻辑思 维,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作为教师必须做 到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量,才能从中感受到教学的乐趣。①
在游览名胜景致时,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早在清朝时期,著名学者章学诚曾对 史学家提出要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游览名胜古迹,去感受岁月的痕迹, 不但可以开阔人的视野,使人的心胸情怀更加豁达,更主要的是增长知识见闻,受 到历史人文的熏陶,领略天地间的博大精深,诠注教育之真谛,由于受到大自然的 启迪,可以使教育突破局限,接近本真,由此可见游览从身心两方面带给人们不同 的感受,使人们对教育的内涵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一个教师终年“足 不出户”,坐井观天,难免孤陋寡闻,教学时捉襟见肘。
(3)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科研创新素质
从学科专业素养的角度进行研究后发现,理论专业素质是极其重的,作为历史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3页。 教师,必须要具备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熟悉学科基本结构,不但要了解各知识环 节之间的联系,对史学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有着敏锐的感受力,更主要的是要 通过不断的学习,扩大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内容。再 次,对教育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教育功能,认识 到教育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以满足人的自身发展为目标,不但要有丰 富的专业学科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加大阅读量,提高 自己对教育的认知,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全新的教育理念。
科研创新是每位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是适应时代发展不可缺少的 条件,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改进,在实践中大胆的引入新元素, 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设置出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使自身科研素质不断提升, 突破“机械型”人才的束缚,逐渐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科研型”的教育界 专家。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人文教育
(1)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依据是教材,大部分知识是通过教育向学生传递的, 历史教材具有更加丰富、更加深厚的人文内容,在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中发挥着不可 估量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引起重视,教材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往往被忽 视,只有借助于历史教师的挖掘才能凸现出来。
凸显历史人物的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育,讲屈原时会介绍离骚这部作品,但 却没有对其背景原因加以介绍,在讲司马迁时,只是对其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对 张骞和苏武的介绍没有从其精神层面进行挖掘,对霍去病的描述也仅仅渲染其马踏 匈奴的豪情,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也仅仅是在脑中残留一个名字,甚至是一个符号。 ①历史教科书中的知识学会了,但是对于历史知识中更加宝贵的人文精神却没领会 掌握,“以事待人”的教育方法显然并不符合当今教育的主题,这需要历史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旧的教育方法,“以人事说理”的新型教育模式更加能弘扬高中 历史教育的根本性目的。
唐代刘知几认为历史的作用在于记载功过,彰显善恶,“其恶可以诚,其善可 以示后。"②感性的人物形象最具感染力,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甚至灵魂。从教材展 示的人物形象看,都是正反的典型人物,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首先形象。使学生可
。赵亚夫:《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Z1期。
@贾海红:《教育以人为本》,《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12期。 以得到情感体验的同时而产生共鸣。正面人物具备高尚的情操,展现出英雄豪情, 而反面人物则以卑鄙丑恶的形象示人,使学生对各类型的历史人物产生敬仰或憎恶 的道德情感中。
例如,岳麓版历史必修一《五四爱国运动》一课中,对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只在 小字部分略作一提。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典型人物,讲授其在巴黎和会上是如何据理 力争,悬而未决的山东问题最终又是如何虎口夺食的。其教育意义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阐明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二是使学生明白做人必须要有 傲骨的人生道理。在对“文艺复兴”的内容进行讲述时,可以对学生做出引导,从 多个角度对人文主义进行讲述,以形成深刻的印象。同时结合著名历史人物的事迹 进行,在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这些著名人物推 动历史的发展,在对这些人物的事迹进行介绍时,要把人文主义列为重点内容进行 阐述,使学生不但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和高雅志趣,同时还要有学习不畏强权和坚持 真理的精神。
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人物传记推荐给学生,使他们从 历史及文学作品中感悟人性的美好及人生的创造之美、奋斗之美。学生通过学习这 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及其品格,使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
优化教学内容:历史教学中在达到一个重要目标,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如 果在授课时机械的照读教材,将无法达到培养学科能力的目标,更难以提高学生素 质。所以必须要优化教学内容,不要局限于教科书,要进行合理的延伸和拓展,对 知识进行调整和梳理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点。如果教学内容 涵盖面过大,则会产生过于分散的弊病,对重点和主体把握和掌控的难度较大,作 为教师要把教材内容主体化,每节课的中心要明确,以主题为线索,贯穿于整个内 容,使主体效应得到较好的发挥,同时还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使其结构性 和层性更强。
以《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章节为例,在主题选择时,可以从工农武装割据的 理论是如何形成的为切入点,如何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为主题内容,以此为主线,把 秋收起义、文家市起义、三湾改编、创建井岗山根据地、毛泽东对红色政权的论述 等内容贯穿起来构建出具有完整性的知识群,由于所提取的结构具有鲜明的层次 性,由点到面,从现象中发现总结出规律,使学生对当时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形式有 了理性的认识,同时还要对其所产生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使学生可以更好 的掌握相关知识,更主要的是思想认识上得到升华。
注意揭示历史规律。既然历史教学具有连续性,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重要作 用,作为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在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案, 以“授之以渔”为目标,不要仅仅停留在人文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上,而是要引导学 生探寻历史规律。关于历史发展规律性的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形成定论,很对学 者致力于研究此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历史无规律的学者以历史是不能重复 和假设为依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而认为历史有规律的学者则以历史具有相似性和 重复性为依据,此观点的学者执着的探寻事物的内在联系,力求从中发现规律。这 些规律将具有较高的适用性,是所有历史时期都沿袭的普遍规律,存在因果效应, 例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和生产力决定生关关系等都符合这一发展规律。
历史教师身负重任,不但要把客观的、已形成定论和达成共识的历史规律传达 给学生,还要鼓励学生以开拓性思维进行探索,总结发现新的规律,激发学习历史 的兴趣。使学生在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后发现所蕴含的处世之道,使他们明白以 人为镜明得失,以史为镜知兴替的道理。
(2)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历史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渠道,其共同活动体是师生群,这部分群体 具有双边多向、多种形式相互作用,同时还具有创造力,以独立个体的角度看,需 求是多样的,潜在能力的释放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进行历史教学活动时,教师和学 生感情交流、心灵碰撞以及互动与合作都是在知识传授的前提下完成的,®从上个 世纪的六十年代开始,德国出现“交往教学派”,他们对教学的本质提出自己的理 论,认为交往是教学的本质,经过时间的验证,这种理论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在进行教学交往时,其主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因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各种活 动,教师和学生之间采用沟通和对话的方式,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教育心理学理 论认为,认知的过程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只有在学习主体的作用下,才会促进情感 和观念的形成。
总之,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就是要使教学过程运作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 主,密切关注教学双方的互动。为了构建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历史教师要改变 思想观念,在教学设计时以要遵循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明确在教学活动中,“教” 是为''学”提供服务的,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并非教师,而是参加的学生。对此《学 会生存》一书明做出明确说明,认为在目前的形式下,教师的职能已变化,传授知 识所占比较趋低,教学的重点向激励思考的方向转变;教师职责除了正式职能外, 更主要的是起到顾问的作用,身份转变为交换意见的参予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方小明:《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科教文汇》2007年第1期(下半月刊)。 不再担任真理的持有者。①历史课堂的目标要重新设定,学生的发展将作为终极目 标,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予以明确;在传授知识时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学生可以 进行亲身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开放性的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结合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格观。还要采取有效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比较常见的方 式有谈话、讨论、角色扮演、调查访问、案例教学等模式,由于所采取的方式具有 多样性和趣味性,学生可以从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3)将历史教学与现实相结合
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引起民众的思考,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历史研究的社会 功能看,可以为解决热点问题提供参考,即“古为今用”。联系现实讲授历史,在 面对现实时,学生能够利用历史知识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并对现实形成正确的认识, 对未来做出准确的预测。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重视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从可以从 历史角度入手,以历史知识诠释现实问题,使其社会责任感得以加强。
例如在学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时,其中涉及《马关条约》的 内容时可以与钓鱼岛问题相联系,解决钓鱼岛是否属于《马关条约》割让的台湾附 属岛屿的争议,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向学生讲述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引导学生理性爱 国。
作为教师要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发现富有时代意义的题材,引导学生知国耻 明国情。©现实内容可以是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例如在进行西亚知识的学习时,可 以把伊朗的核问题纳入到学习之中;在学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问题时,可 以把中国与欧盟、亚太、东盟等热点内容融入其中;在学习商鞅和王安石变法时, 从影响因素入手来分析变法的成败,同时还可要与当前改革联系起来,还要把反腐 倡廉等现实问题纳入学习范畴。
上面的论述所提倡的是学以致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方式可以使自我效能感得到满足。
(4)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
历史教学并非独立存在的,还要融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构建出跨领域学习平台。 由于不同的学科的都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史,所在在历史学科中都能找到对应的位 置。我国高考时,政治、地理、历史作为文综进行统一考察,这是历史与其它学科 融合的具体体现。
在课堂中,历史老师善于发现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性,抓住交叉点,同时还要加 强与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交流,形成资源共享。例如在进行隋唐文化知识的学习时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郑春红:《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然会涉及到唐朝的诗歌,可以和语文课的唐诗联系起来,所以,在这一节课上,教 师可以给学生活动的舞台,引导学生讨论回顾所学的诗歌,从历史角度对诗歌产生 的背景和作者形成更深刻的了解。
历史与地理和政治知识具有较强的关系性,例如“丝绸之路”与现代欧亚大陆 桥、古代的江南经济发展、大运河开凿等,都是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的综合体现。 还有对解放战争中挺进中原的原因、一五期间发展东北重工业的原因、振兴老东北 工业基地等内容都与地理和政治相关。这是适应高考文综试题的需要,同时也有利 于使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对历史因果形成正确的理解,感悟历史, 面对现实和未来。
3、发挥选修课、活动课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历史选修课和活动课同样重要,其目的为了更好的进行历史教育,在历史教学 体系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走出教学的局限性,使课堂教学得到更好的扩 展和延伸,可以促进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首先,必须要正确理解和把握选修课活动课的开设原则,要把开放性、自主性、 人文性、综合性的特征展现出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出具 有科学性的教学模块。同时还要融入地方特色,使学生对本地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 和认知,促进人文底蕴的形成。
其次,正确理解和体现选修课、活动课的特色,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具有五大特 征。一、适应性。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学生的知识能 力和生活经验之内的课程安排才会引发学生的兴趣。二、激励性。给学生机会,使 他们可以亲身参与到制订计划、选择活动伙伴、组织活动等具体工作中来,使学生 的参与感增强。三、实践性。课题选择必须要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够真正 的参与其中。四、创新性。不要拘泥于传统模式,要分别从时间、空间、内容、过 程等方面进行拓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五、合作性。所设计的活动方式 要具备高度合理性,既要有合作,又要有分工,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 都能发挥特长,展现个人能力。
最后,正确把握历史选修课、活动课,从基本类型与活动形式都要精心安排, 教育专家认为,历史第二课堂如同第二战场,由于具有灵活性,利于达成人文教育 的目标。①历史选修课、活动课不受正常教学的影响,可以充分体现出多样性和多 彩性。一是可以组织历史专题知识讲座,根据教学反馈并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确 定主题。二是组织进行历史主题班会,根据教学进度和需要确定主题并设计出具有
°刘茜:《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实施引发的几点思考》,《学知报》2010年6月. 吸引力的方案。三是编写历史报刊,根据学生的对历史的关注点和社会热点问题等, 让学生自行组织编辑班级历史报刊,同学们可以在报刊上自由发表观点。五是开展 历史知识竞赛,可以选取多种形式,比较常见的有知识竞赛、辩论会、演讲活动等, 都是学生比较喜爱和乐于参加的形式。六组织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来说丰富的课外 活动非常具有吸引力,由于感兴趣会积极的参与其中,不但开阔了视野,掌握更多 的知识,更主要的是可以使人文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4、构建新型的评价体系
由于长期以来教育功利化倾向的不断加深,使得当前的教育培养和评价体系中 形成了一种“高分低能”的现象,既培养体系中出现了很多学生只注重分数,忽视教 学知识的现实运用的情况,成为了考试的机器。
“要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就必须认识到当前中学教育中各门课程的 开设目的不仅局限于书本考试,还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成长。学生永 远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为了实现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当下的教育教学评价体 系设计应该按照以下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①:第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从教师 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 性的考察;第二,评价多维度原则。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课堂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应该深入地考虑到教学知识对学生思维 和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的作用。教学过程不仅要关注短期的学习成果,而且要关注 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尤其要关注学生学史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养成;第三,评价方式 的多样性原则。这是整个评价的关键所在,评价方法要依据内容和学情采取科学、 灵活的方式。具体说来,除了考试之外,大致还有以下几种评价考核方式可供参考:
(1) 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在高中课程教育教学中,学校应该为学生建立涉 及个人成长经历,学习情况、个人成果以及心理评测的档案数据库,这对于全面了解 学生学习成绩,素质拓展情况以及创新创意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成果。 同时,这一举措也有利于全面评估学生成长状况,便于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2) 历史习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历史习作,鼓励 学生表达自身观点想法,对过往的历史事件和当下的时政热点进行评价分析,真正 实现学术知识的学以致用。
(3) 历史制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讲授形式,创 新教学模式,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制作模型,参与课件制作和课程准备中去,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实现“学习+创作”的深度素质培养。
®严毅:《对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思考》,《中学教学参考•支综版》2011年3月。
(4)调查问卷。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定期对学 生进行相关专业的问卷调查,从教学方法,学生接受程度以及教学反馈方向上对教 学活动成果得到全面的了解,进而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作为一门涉及学术和实践双重结合的学科,其教学方式和 教学思路探索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方式,只有教师群体不断探索创新的教育 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实现历史学科真正素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雷平:《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新课程》(中学版) 2014年第12期。
[2]段蓉:《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史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高考》
(综合版)2013年第3期。
[3]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教育研究》2002年第 11期。
[4]陈霞:《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探讨》,《成才之路》2014年第11 期。
⑸ 张应强:《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
[6]张天赐:《论高中历史课堂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策略》,《新课程学习》(中旬 刊)2013年第11期。
[7]时伟:《论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⑻ 张祥云:《人文教育——复兴“隐喻"价值和功能》,《高等教育研究》2002 年第1期。
[9]庞卫鑫:《强化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周刊》(B版)2014 年第7期。
[10]王莲花:《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人文价值》,《新课程》(中学版)2011年 第11期。
[11]韩丽群:《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网络财富》2009年第 11期。
[12]徐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特点》,《历史教学》2005年第1期。
[13]王俊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初探》,《历史教学》2006 年第6期。
[14]杜时忠:《人文教育的理念》,《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9期。
[15]教育部:《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16]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
[17]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8]钟启泉:《教师“专业化":涵义与课题》,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9]齐健、赵亚夫等:《历史教育价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0]朱煜:《高中历史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jiaoyulei/yingyu/6436.html

上一篇:我国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与理性回归

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研究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