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 育的调查研究——以镇江市某 高中为例

发布时间:2022-08-12 09:40
1.1 研究背景
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传道”,除了“教书”,还要“育人”。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这一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的思政教育功能一直是近几年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1]。在此之前,思政教育与各科教学处于割裂状态,一直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科教学要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润物无声,充分挖掘教学全过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高中阶段是国家人才培养选拔的重要阶段,高中生也正处于三观形成、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各科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势在必行。
生物学科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蕴藏了许多思政教育素材,是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3],在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将思政教育与生物知识相结合,可以形成协同效应,既能加深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认同感,又能够达到“铸魂育人”的教学效果。此外,生物学研究与时代尖端科技密切相关,如若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做违反道德伦理、不利于社会国家的事,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生物基础知识教育阶段就应当重视对学生的道德伦理认知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造福于生产生活,服务于人民,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建设发展。但是,目前有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研究较少,针对“如何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以及“如何平衡学科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渗透”等关键问题,尚缺少可供参考的研究资料与教学范例。后续要进行高中生物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首先需要从教材出发,发掘其中潜在的思政教育元素并进行系统地整理;再深入调查高中生物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策略;最终形成可供参考的高中生物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真正实现生物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达到“铸魂育人”的目的。

1.2 研究意义
 高中是国家人才培养选拔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品格发展完善、思想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4]。在高中推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既是落实国家的立德树人的方针政策,也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生物课程与生产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生物课程将极大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和育人功能。 目前有关高中生物课程思政的相关文献资料非常少,已有的文献也都止步于对高中生物必修系列教材的分析。然而教师访谈调查表明,江苏高考模式下,选修生物的学生大多偏向于物理、化学、生物这一类理科选科组合,这就意味着多数学生自高二下学期开始就不再接触正式的思政课程了,对于这一类学生的思政教育目前正处于空白阶段。因此,挖掘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实现生物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尤为重要。此外,高中阶段课时压力大,教学任务紧,现有文献资料对于“如何平衡高中学科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渗透”这一关键问题缺乏策略性指导,这也是目前推行高中课程思政的难点所在。基于此,本研究对 2019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普通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二》两册教材中包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归纳总结,深入调查目前高中生物课程思政实践上存在的问题,基于调查结论拟制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并设计了相关教学案例以供实践参考,旨在进一步完善高中生物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为后续高中生物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实践以及其他学段或其他学科的课程思政研究提供参考。

1.3 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3.1 必要性分析
1.3.1.1 国家政策的要求
2018 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基于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教育工作者应当始终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5],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的有志青年[6]。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科教学的全阶段、全过程、全方位,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势在必行[7]。
1.3.1.2 课程标准的要求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2 年修订)》中明确提及,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建设、国家科技发展紧密相关[9]。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实生物学科的育人功能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增强高中学科的育人功能,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中均有思政教育元素的体现[8],因 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也是践行课程宗旨的必然要求。开展高中生物课程思政,能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道德伦理观念,引导其正确利用所学知识,造福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1.3.1.3 适应高考的要求
 访谈调查时,高中生物教师指出目前生物高考命题综合性较强,题目设计紧贴生活实际、时政热点、前沿科技、注重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近年来多地模考卷中出现时政热点话题、前沿科技应用,传统的只着眼于课本知识点的生物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高考考核标准。因此,高考命题的方向也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要求。推行生物课程思政,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分析热点议题,让学生与社会发展接轨,与科技发展同步,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潜移默化
中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2
1.3.2 可行性分析
1.3.2.1 新教材改革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生物教材是最有力的抓手。新教材从栏目设置到知识内容,融入了许多思政教育元素,增加了生物知识与时政热点议题、科技前沿进展、中华传统文化、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思政教育元素之间的联系,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促进了生物学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开展高中生物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在教学设计时增加生物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提高课堂趣味性,在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实现生物学科育人的目标。
1.3.2.2 教师具有一定的思政教育意识
教师访谈中多数教师提及之前虽不了解生物课程思政的相关概念,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渗透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多数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思政教育意识,也乐于在教学过程中育人,对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持支持态度,但教师自身对于思政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也没有相应的培训指导。不过随着高中课程思政研究的逐步推进,全体教师对于思政教育的认识会更加全面,也会有更多的文献资料、典型课例可供学习借鉴。
1.3.3.3 学生乐于接受融入教学
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希望在传统生物教学中增加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并认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对于自身的学习生活是有益的。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相较于只着眼于课本知识点的传统课堂,他们更乐于接受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活课堂;相对于课本中陈旧的技术成果,他们对于新兴事物更加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所在与认知特点,选取恰当的思政教育素材融入到生物教学中,如我国最新科技进展等,在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学以 致用,合理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产实践,为科技进步,国家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1.4 文献综述
1.4.1 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所有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在各科教学中有机结合思政教育,产生协同效应,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0]。“课程思政”中强调的“思政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所覆盖的相关教育活动的总称[11],因此,相较于传统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范围更宽泛,它强调了每一门学科的育人功能,打破了长期以来思政教育的“孤岛局面”[12],将思政教育的任务从政治老师一人身上转移到全体教育工作者身上。 以高中生物课程思政为例,思政教育作为隐性教育内容,以生物学科知识作为育人载体,贯穿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政教育的影响触动,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学目标。
 
1.4.2 课程思政的起源
1.4.2.1 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立德为先的教育观念,正如《资治通鉴》所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立才需先立德[13],也正如《师说》所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先于授业解惑,立德树人是教育者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的本质理念正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观念的继承和发展[14]。
1.4.2.2 来源于民族发展与传承的需要
著名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中,故土沦丧的孩子们对最后一堂母语课的不舍让人无比动容,失去了母语,民族文化的传承将被斩断,久而久之,民族复兴也再无可能,这也说明教育的内容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和传承。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需要厚植传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才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奋斗终身的有志青年。基于此,推行课程思政是民族发展与传承的必然要求。
1.4.2.3 来源于时代所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国迎来百年一遇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后西方思潮涌入,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当代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心理和思想都极不稳定。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如何把握住机会解决矛盾和问题,教育引导好下一代,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栋梁之材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究[15]。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强调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科教学之中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各类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平台,需要履行好职责和使命,共同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由此,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
1.4.3 生物课程思政现状分析
图 1.4.3 课程思政相关研究总体趋势分析以“课程思政”为主题在知网中进行搜索,相关文献共有为 30826 篇。如图 1.4.3 所示,从年度发文量上来看,自 2018 年之后,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取得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其中大多为期刊类文献,硕博论文研究较少,且大多集中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对于高中阶段的课程思政研究较匮乏,还没有自上而下形成体系。以高中生物课程思政为主题再次进行搜索,检索结果为 8 篇,其中 6 篇为期刊类文献,2 篇为学位论文。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目前关于高中生物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如下:孙雨从课程改革要求、人才培养要求以及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三个角度点明了在高中阶段推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必要性,指出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教师的认识不足、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以及没有完善的考核评价标准。他认为高中生物学科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入手[4]。张艳首先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概念进行辨析,指出课程思政是“全学科覆盖式的思政教育”,并从生命观、生态文明、科学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方面分析了高中生物学科在课程思政中的价值体现[16]。赵英从国家人才培养要求、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学科发展特点三个角度切入,强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鼓励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提高政治素养,创新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实践观念、道德品质、法制意识和科学素养[17]。以上这些期刊类文献资料均强调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实践的必要性,并点明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价值,从几个维度入手对于教材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但是这些文献对于教材的分析十分粗略,只是简单地举例说明,没有系统地梳理出教材中包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此外,部分研究是针对人教版旧教材进行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没有形成详尽的教学策略,也没有提供教学案例供实践参考。赵鑫通过学生兴趣调查问卷以及学生访谈调查结果,了解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入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高中生物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再从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敬业精神、法律意识、社会责任五个维度对 2019 人教版两册生物必修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梳理,并开展了教学实践,最终通过兴趣评价量表进行测试,发现融入思政教育后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兴趣提升[18]。郭亚梦通过教师访谈了解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现状,发现教师对于教材分析程度低,学生对于生物学教材中包含的思政教育内容的认识也不够深入,而后从爱国主义教育、唯物辩证法、可持续发展观、科学态度、道德要求、生命健康教育等角度分析归纳了 2019 人教版两册生物必修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思政教育维度探讨合适的融入方式[19]。这些学位论文都对 2019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进行了分析,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围绕着必修系列教材展开的,对于选择性必修系列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尚未有研究资料可供参考。然而,在访谈调查时高中生物教师指出,江苏新高考模式下,选修理科的学生大约是选修文科的两到三倍,而理科的选修组合多为物理、化学、生物,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学生自高二下学期开始就不再接触思想政治课程。因此,挖掘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加强生物选择性必修教材中思政教育的融入尤为重要[20]。此外,这些论文虽然都提出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策略,但高中课时紧、教师课上精力有限,对于“如何平衡高中学科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渗透”这一关键性问题,并未提供 策略性指导。后续研究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完善高中生物课程思政研究体系。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本研究围绕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前期对于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确定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2)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问题分析 (3)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策略分析 (4)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中生物教材分析(以 2019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普通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二》两册书为例) (5)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案例设计 基于以上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思路如下: (1)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理解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研读新课标以及教材,以 2019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普通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二》两册书为例,分析教材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并进行总结分类。 (3)设计教师访谈大纲,对一线高中生物教师进行实地访谈,了解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现状,总结一线教师对于开展高中生物课程思政教学的经验和建议,并探索更多可以融入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和教学方法。 (4)依据教师访谈结果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学生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目前高中
生物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现状,利用 SPSS 26 软件对于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更多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和渗透方式。 (5)基于教师访谈结果以及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当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教材分析内容,总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切入
点与渗透方式。 (6)分析总结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具有实践参考价值的高中生物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7)形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示例。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搜寻有关“生物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中学课程思政”的文献资料,阅读相关文献,对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类。分析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科进行课程思政研究的思路、途径、方法,并总结目前高中生物课程思政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6.2 访谈法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设计教师访谈提纲,实地访谈高中生物教师,与一线教师面对面交流,了解目前高中生物课程思政的实践现状以及教师对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经验与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目前在高中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更多能够融入思政教育的知识点以及教学方法。
 
1.6.3 问卷调查法
在教师访谈之后,结合访谈结果与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学生调查问卷,了解目前高中生物课堂中思政教育的渗透现状,总结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探寻更多可行的思政教育切入途径,问卷调查结果利用 SPSS 26 软件进行分析。
2.1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思政课程是一门具体的系统的显性课程,有明确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由专门的政治老师进行讲授[12];而课程思政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是指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科教学的全过程中,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的一种教学理念[21]。简单来说,思政课程是一门课程,而课程思政是指在各科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理念。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思政中强调的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科教学中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一种有机融合[22]。教师要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始终秉持着育人的教育观念,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寻找恰当的思政元素切入点,将思政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实现各学科的育人价值,培根铸魂,润物无声。
2.2 课程思政与学科德育
首先从“思政教育”和“德育”这两个名词的定义来看,德育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而思政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最终能够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相较于德育,思政教育更强调政治性和阶级性[23]。因此,在推行课程思政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高中生个性品格发展几近成熟,正是开始进行思政教育渗透的最好时机。其次从教育目的角度来说,德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个体价值,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内心完善,品德高尚的人;而思政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引导其将个
体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中,发展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24]。高中教育阶段是国家未来人才选拔培养的关键时期,教育者需时刻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几个关键问题。因此,相较于“学科德育”,在高中阶段推行“课程思政”理念更为合适。
2.3 课程思政与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根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版 2020 修订)》描述,学科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和细化,而课程思政只是一种教学理念,该理念强调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发挥学科教学内容的载体优势,使学生在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其次,课程思政和学科核心素养,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课程的育人价值。新课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做了明确规定,指出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后应该具备的思想品格和能力素养,偏重于培养社会性人才必备的个体价值,而课程思政强调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为重视培育人才的社会性价值。 最后,目前对于课程思政中包含的思政教育维度尚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生物课程中包含的思政教育维度包括但不仅限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规定的四项内容。新课标中提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应贯穿于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及考试评价中;而课程思政强调的是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科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实现全员育人的格局,其概念要更加宽泛。高校学术论文网提供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辅导写作、博士论文写作发表、硕士论文写作发表、SCI论文写作发表、职称论文写作发表、英文论文润色的服务网站,多年来,凭借优秀的服务和声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为毕业生解决写论文的烦恼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jiaoyulei/yingyu/2911.html

上一篇:绿色教育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 教学研究

下一篇:基于四阶测量的迷思概念诊断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 元素 周期律”为例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