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I
绪 论 1
第一节 问题提出 1
一、新课标以及核心素养的要求 1
二、教学实践引发的思考 1
第二节 研究意义 2
一、理论意义 2
二、实践意义 2
第三节 文献综述 3
一、国内研究现状 4
二、国外研究现状 9
三、简要评述 11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
一、研究思路 12
二、研究方法 12
第一章 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15
第一节 表演及其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种类 15
一、表演的含义 15
二、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种类 15
第二节 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9
一、强化口语表达,提升语言能力 19
二、了解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意识 19
三、增长多元知识,增强思维品质 20
四、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21
第三节 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21
一、情景教学原则 21
二、主导主体原则 22
三、思想性原则 22
第四节 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概况 23
一、组织方式常态化 23
二、应用意识参差不齐 23
三、效果具有差异性 24
第二章 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应用问题 24
第一节 情景类表演的应用问题 25
一、学生参与度不高 25
二、表演的内容狭窄 25
三、表演不够真实 26
第二节 说唱类表演的应用问题 27
一、说唱韵律机械化 27
二、不切合教学目标 27
三、缺乏说唱创造性 28
第三节 书写类表演的应用问题 29
一、过分依赖多媒体 29
二、忽视语言书写的审美功能 30
三、学生的主动性欠缺 30
第三章 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成因 32
第一节 情景类表演教学问题的原因 32
一、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严重 32
二、情景类表演的教学认识薄弱 32
三、表演的准备不充分 33
第二节 说唱类表演教学问题的原因 34
一、说唱类表演教学的认识薄弱 34
二、追求表面热闹 34
三、预设性太强 35
第三节 书写类表演教学问题的原因 35
一、弱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5
二、书写类表演自身的局限性 36
三、评价的随意性 37
第四章 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改进策略 38
第一节 情景类表演的应用改进策略 38
一、加强学生参与度 38
二、整合教学资源 40
三、提高对表演的重视度 41
第二节 说唱类表演的应用改进策略 42
一、创编说唱韵律 42
二、精选和改编说唱内容 43
三、丰富说唱形式 45
第三节 书写类表演的应用改进策略 46
一、培养学生思维 46
二、通过体验获得内驱力 47
三、教学评价科学有效 48
结 语 50
参考文献 51
附录 1 55
附录 2 56
致 谢 58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59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59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新课标以及核心素养的要求
2014 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首次明确“核心素养”这一对第二语言学 习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意见》也构建起了一套将学生第二语言学习核心素养 作为关键性目标的大纲性方案。①在核心素养内涵建立过程中,“语言能力”的定 位是小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能够达到特定的评审要求,能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 景内整合性地表述内心思想,也能理解相对复杂的书面用语或较为冗长的口头表 述,以进行简单的人际交流。因而,表演这一形式的应用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 语言能力,在表演中不断地进行口语交流,并且学会在相应的情景中进行交流, 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输入与输出。
2011 年版《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应充分把握好学生学 习主体的作用,在设计教案、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主要环节,课程要充分考量 学生学习兴趣、储备知识状态,倡导共享、参与、合作、实践与交流的任务型教 学,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表演教学不仅可以反映新课程标 准的教育和教学理念,还可以使学生喜欢学习英语。学生表演需要充分准备合作 和安排等,使得学生处于真实的交流环境中使用语言,是提高语言综合使用能力 的有效教学方法。
二、教学实践引发的思考
笔者在英语培训学校了解到,会有专门的电影法课程学习英语,主要是学生 通过模仿和表演电影情节,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学习兴趣以及自信心等综 合能力。同时,在实习和工作中,有机会现场观摩学习英语名师的课堂,发现很 多教师采取了表演的教学形式,并且表演的内容往往成为课堂中的点睛之笔,一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方面,参观学习的教师们认可学生的表演效果,另一方面,能明显感受到学生对 于表演的喜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喜欢应用表演这一形式,但是在应用过程 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由于教学实施过程不科学,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实际 教学效果不佳。然而,表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值得提倡的,那作为教师要如 何更好地应用表演这一形式,因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搜集整理文献 后,以“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改进策略研究”作为硕士论文的选 题,既是自身的研究兴趣所在,同时也是针对于现有的研究做一些补充和思考, 从而优化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当前,对于表演在英语教学应用中的研究比较多,肯定到了表演这一形式在 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而,表演在小学英语尤其是低年级英语教学应用中的研究 并不是很多。之前的研究会专门针对某一种具体的表演方法进行研究,例如角色 扮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戏剧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课本剧在英语教 学中的运用,本文是侧重于小学低年级这一集中主体,即三年级为起点的三四年 级学生,同时,针对于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三种不同表现方式, 即情景类表演、说唱类表演、书写类表演,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找出这三种 方式在真实的课堂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问题归因后提出相应改进对策, 使得表演环节充分融入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表演对学生英 语素质养成的积极作用,探索表演在英语教学应用中的理论,使其能够更好地促 进教学。
二、实践意义
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凸显作用,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 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会主动参与到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的参与者,成为 了课堂的主体。另外,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有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具有好动、 好模仿、好表现的特征,根据不同的内容,合理设计表演这一教学形式,学生会 更加自主自觉学习。同时,为了让表演更加出彩,学生不仅需要熟读台词,还需 要了解文段更深层次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听与大量模仿,口语 和听力得到了提升,最后,营造真实语境,学生理解知识后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 学习中,因而教学质量会得到提升。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表演也是一种合作学习, 在美国的 20世纪初,开始在教育领域尝试师生合作的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新型 培养模式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当教师布置任务后,学生通过预先分工从 而达到互助性学习的效果。学生们为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一起学习和探讨, 他们在共同任务的完成中实现自己的价值。①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 每个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现有水平具有差异性,因而通过一起表演的形式,学生们 相互探讨,相互合作,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本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 的发展是非常实用的。
对于教师而言,他们自身教学组织能力有所提高,教师面对表演在小学低年 级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可以从表象的问题找到原因,并 且参考本研究的解决对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解 决困惑。同时,促进教师自身教学专业能力的发展,表演在课堂教学的应用过程 中,对于教师自身的素养要求也比较高,通常表现力强、具有音乐鉴赏力、审美 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应用表演这一教学形式,更加得心应手,因而,本研 究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也起到了督促和激励作用。并且,本研究的案例都是 课堂实例,供一线教师结合实际进行参考和应用。
第三节 文献综述
关于与表演相关的研究,如角色扮演、课本剧、戏剧表演等在小学英语中的 应用研究比较多,但是以“表演”“小学低年级英语”为关键词时,国内研究并不多。 并且在众多的期刊中,针对于表演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分 析了单个具体方法的应用作用和策略,并没有将表演的三种表现方式进行系统和 具体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对策没有得到细致地解答。因而, 笔者作为一名任教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师,通过亲身经历、名师观摩课等形式,对
①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3. 于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的应用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于每一种方式进行 研究后提出改进对策,从而优化表演这一教学形式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中的应 用效果。
本文文献主要是对于表演的概念、表演式教学、表演的分类、表演在小学英 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表演的概念
随着词语的演化, “表演”所代表的内容早已超越单纯“表”或“演”为观众或听 众带来的感官享受,这一词语同诸多信息时代的新兴词汇联系在一起,获得了诸 多新的概念。①徐璐在《让Cartoon time表演融入小学英语低年段教学》的研究 中指出,表演是一个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结合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说 到演,是一个会读、会背、会运用的过程,再加上表情、动作将其表演出来。从 演到后面的续演,是各方面能力的大融合、各种能力的综合培养。②因而表演是 一个连续性和综合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背诵,像肢体语言等也是非常重 要的因素。郭淯佳总结到学生表演以一种动态的形式呈现,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 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深化,是一种具有积极教学价值的表演活动。将表演内 容融汇到课堂学习中,是为了让学生借助更为具象的学习环境,更好、更方便、 更快捷地学习课文和感受语言,进而优化阅读水平并提高审美能力。③因此,在 学生表演的过程中,不是流于形式,应该深层次地了解和分析课文。石小芸提出 设置表演环节的目的在于将情节具象化,让表演逐渐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可 行渠道,指导学生在演与说的不同环节把握好需要关注的语言要点,从而提高语 感,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应用能力,是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 法。④陈秋露指出课堂中的表演是一个概括性的概念,人们通常说的“课本剧”、“角
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②徐璐.让Cartoon time表演融入小学英语低年段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20,(30):36-37.
③郭淯佳.学生表演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④石小芸.用表演提髙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J].教书育人,2013(17):66-67.
④陈秋露.学生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色扮演”、“情景表演”、“短剧”、“课本剧”、“绘本剧”等都是表演的下位概念。①李 政涛表示教学表演是最重要的教育表演形式,教师通过表演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向 学生投射语言应用知识,通过实景训练配合书本教学这种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调 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传统被动的单方面灌输转换为双方在融洽的沟通环境中共 同学习,共同成长。②潘小兰指出表演的内容需紧扣课程主题,并提前一段时间 做好任务安排,为学生预留充分的准备时间,无论是文案还是剧本都应做好资料 查找、台词规划和场景布置等工作。③表演是一个大概念,课本剧、角色扮演、 短剧、课本剧、绘本剧等都属于表演在教学运用的研究范畴。美国戏剧大师理查. 谢克纳将“表演”划分为“是表演”与“作为表演”来谈。他认为“是表演”单纯指传统 意义角度上,借助舞台这一分享平台通过一定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法将特定的艺 术形态传递给观众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传统意义上通常包括歌舞、戏剧、朗诵、 影视、魔术、杂技等;“作为表演”更多地关注表演者或表演群体的行为,对于何 种感官体验并不看重,这一过程一般存在于扮演特定身份的群体当中,如电子竞 技类比赛、在旅游过程中写作或分享体验旅行家、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医务工作 者和处于一定政治或军事目的而进行的表演等。邱晨认为这种分类学角度的细微 差异导致许多学者和研究者人员并未很好地界定狭义的表演或广义的表演,因为 单单从表演活动本身出发很难判定其从属类型,往往要具体关注到进行这项表演 的内在意义或长远意义才能明确特定的表演过程到底应归类为“是表演”,还是划 分入“作为表演”更加恰当。④黎爱玲将表演定义为一个总称,它包含教育戏剧、 课本剧、话剧、话剧表演、角色表演、英语小剧等。⑤
(二)表演式教学的研究
在国内,表演式教学法最先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充分的研究, 之后开始频繁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表演式教学是最先运用于 教学中,可见,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②李政涛.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巧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7
③潘小兰.浅议短剧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画刊(髙级版),2020(10):79.
④邱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⑤黎爱玲.英语表演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
学者李政涛在他创作的《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当中,对于教育和 表演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进而着重强调了学校剧场产生和发展的必要 性。在有效分析表演式教学活动当中师生互动和角色转换等一系列特征之后,明 确了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表演式教 学活动对于师生两个主体都有着重要的作用。①
黎爱玲指出表演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将课程设置的各个环节充分融入到 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将传统英语课堂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灌输各种语法和发音转 换成以学生为主体、表演为载体来传授语法知识和纠正发音错误,并习得英语语 感的过程。表演式课堂教学过程里,需要一定数量的学生扮演特定角色,在教师 的帮助与配合下,真实地或创造性地搭建起某些情景模式,并仔细斟酌推敲不同 对话场景下语言使用的特点和要点。教师从过去单一的知识灌输者角色中解放出 来,参与到学生们的课堂情景表演当中并对演出效果进行指导和评价。②
刘璧君提出表演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脚本之间通过充分的指导对话来产 生情感上的共鸣,由此而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及其内在情感,进一步形 成有效的情感经历,使自身的想象力和鉴赏能力得到同步提升。③
刘娟在《简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表演情境的创设》论述了教学表演的步骤: 选择表演内容、分配表演角色、酝酿表演情节、营造互动氛围、表演、讨论评价 表演等。④
李峰认为将表演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从过去被 动的学习逐渐培养出学习兴趣并过渡成为主动学习,通过设置一定难度的情景式 教学、帮助学生融入特定角色。⑤
卢小玲通过课堂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以生为念”的英语课表演教学模式, 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主题并引导他们落实课后整理运用三个方面阐述 这一模式。⑥
①李政涛.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巧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7.
②黎爱玲.英语表演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
③刘璧君.小学语文表演式教学的运用[D].洛阳师范学院,2020.
④刘娟.简论髙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表演情境的创设J]英语教学.2010.(5):40-41.
⑤李峰.表演式教学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中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8.
⑥卢小玲“以生为本”理念下的英语课本剧表演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12(Z1): 65-67.
(三)表演分类的研究 顾晓乐、黄芙蓉和王松制定出多种情景剧表演形式并安排了多次实践教学, 通过把表演内容划分为示范性、辅助性、即兴练习三个渐进的环节,使英语课堂 更具活力。①黎爱玲将英语课堂的表演按表演素材的来源来划分,将表演分为课 本剧表演、名剧片段表演、自编自演型角色表演和情景表演。②林立芹、申平平 和古丽丽将课堂演出归类为对话表演、课本剧表演和即兴表演。③陈秋露通过界 定不同素材来源,将英语课堂中适合的表演模式归类为课本题材拓展类、绘本题 材即兴发挥类的基于自编主题的表演。④刘杨在《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将表演分为情景类表演、说唱类表演和书写类表演。⑤本文也是基于这三种方 式,展开具体和深入的研究。
(四)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李政涛将表演性教学作为拓展教育活动,开发新型教育方案的新常态,他的 研究指出,表演与教育本质上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设定恰当的教育主题并 与表演相关联,可以在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他们对于问题的理解。对于英 语课堂教学这种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场景,教学表演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传达 思想和培养学生。⑥
列夫维各托斯基始终倡导表演的教育特性,他将表演视为一种充分调动主观 能动性的行为。指出通过合理激发学生主观表演兴趣对于提高思想力、创造力及 判断力都有明显的正向意义。教育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到,通过一定形式的表 演教学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也方便他们更有效率地内化和吸收 枯燥的课本知识。白位翔在《英语短剧表演在小学教育中的发展价值及其实现研 究》中提到,表演过程中通过设置更加贴近实用场景的表演环节,既可以帮助学
①顾晓乐,黄芙蓉,王松.合作学习与情景剧表演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讨论J].国外外语教学, 2004(02):57-63.
②黎爱玲.英语表演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
③林立芹,申平平,古丽丽.课堂表演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5(02):145-146.
④陈秋露.学生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⑤刘杨.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6(18):72-73.
⑥李政涛.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巧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7. 习朗读英语掌握必要的发音技巧,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情境下英语的使用习 惯从而提升综合应用水平。①田丹在《短剧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提到,小学英语课堂因学生功底较为薄弱,难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枯燥的、死 记硬背的语法知识,若能巧妙的穿插短剧表演、情景模拟等小环节,将有助于小 学生更好地理解单词含义,更为精确地把握常见词汇的用法与用处,同时这种轻 松娱乐的学习氛围也更能激发孩子的游戏天性,让他们更乐意、更主动地参与到 英语课堂学习当中。②
薛芬在《短剧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中指出,教师应逐渐改变 教学思路,通过布置课堂情境表演将过去单一的灌输式语法讲授优化为与学生一 起学习的积极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方式不仅能更为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 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及语法天赋,让学生寓学于娱乐之中,从而实现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成学习和生活的主角,而教师只起指导 作用,表演能从另一个侧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③王慧梅借助角色扮演的教学模 式,能够激发学生使用语言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暴露出更多的不足,教师在这一 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阶段创设情景,优化活动安排。④《教唱小学英 语歌曲的五种“表演法”》中谈到开展英语表演教学的方式:一是情景教学法,教 师可以组织学生搭建一个生活化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常见词汇、常见用法 和语法惯例,也借助这种情景再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牢记使用和适用的语法 范围,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优化英语教学效果。二是音律说唱法,这种新型教学 方案能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歌曲节奏,进而快速学习歌曲内容,对于常见的单词 短语和习惯性的英文表达都有很好的共享效果,可以帮助教师全方位提升英语授 课效果。与此同时,表演教学能够帮助教学工作者将传统枯燥的、以语法灌输为 主的英语课堂逐渐过渡成为生动形象、重点突出的合作性学习空间,让学生更乐 意学习语法,更乐意使用英语。⑤袁月青指出通过适当的调整英语表演教学所占
①白位翔.英语短剧表演在小学教育中的发展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②田丹.短剧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245.
③薛芬.短剧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④王慧梅.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课文对话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⑤佚名.教唱小学英语歌曲的五种“表演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78(1):15-16. 课程比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传达教学要点,也能够帮助学生从单一的死记硬 背过程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当学生们受到表演活动吸引时,会不自觉地学习到语 法知识。这种提高课堂生动性的教学模式还能够提高师生间的互动特性,将传统 意义上单方面的英语灌输式教学逐渐过渡成为具有较高互动性的课堂教学,在提 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培养出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帮助他 们应对以后可能遇到的其它学习困难。①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一)有关表演内涵的研究
从表演内涵的研究来看,在古希腊语里, “表”和“演”是结合在一起的,柏拉 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和“戏剧”两个领域当中,对“表演”进行了理解。②在他 们的字典里,两者是一体的,对诗学的理解也是对戏剧的理解。古希腊词典里的 “表演”,与模仿密切相关。之后表演演变为教育范畴的“表演”。在加德纳的多元 智能理论中,表演的能力和行为被视为运动智能和音乐智能的一部分,表演与教 育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这一理论在教育实践领域得到了热烈的呼应,但同时也 强化了“表演”在教育学操作性和技术性特征。Richards.J.C.和Charles, L.认为表 演就是将舞台上的戏剧表演搬进课堂当中,学生通过体验戏剧场景中的不同角 色,依据角色的特点和自己的理解表演场景中的重要情节。③
(二)有关表演作用的研究
教育家Coldwell Cook(1917)通过调研英国50所语言教学水平最高的院校, 发现做好“表演”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通过设置分层明确,难度递进的情景表 演,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习得第二语言同时也能帮助孩子们更为积极的参与到母 语 过 程 中 。 1905 年, 英 国 政 府 出 版的 题 为 《 Handbook of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iderations of teachers and other secondary needing the work of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强调表演可作为一种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手段,应该在学校得到推广应
①袁月青.小学英语教学中表演教学方法研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206.
③Richards.J.C.&Charles,L.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124.
用。
对于表演,或者说戏剧编演用于学科教学,Bolton和Schewe( 1993)的著 作中提到:表演教学的真实意义不在于学生们最终的表演作品,而在于他们自编、 自导、自演的学习和排练过程。英国教育家Coldwell Cook(1917)也对教学中的表 演做过专门研究,但他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英语教学中的课文表演,他的主要目 的是让学生们在表演中享受学习母语的乐趣并积极体验随之带来的快乐。 David Lzquierdo Gomez 在论文《Using drama to improve oral skills in the ESL classroom》 中论证了表演会提高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效率。Dodson,Sarah L在《FAQS: Learning language through Drama》中提到,单纯的语言学习会很快造成学生的枯 燥和厌倦,加入适当的情景表演环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在英语 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更为集中,也能同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与人协作的能力,同 时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学习习惯,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掌握更大的主动 权。①Athiemoolan指出表演可以使学生课堂学习过程更乐于配合教师提出的要 求,同时学习和应用第二语言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得到较为明显的缓解。②Sui-Sang Mok通过大量跟踪调研,发现喜爱表演的人群对于第二语言的掌握程度普遍较 高,且日常生活中有机会真实使用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往往比那些只关注语法和拼 写的人能更快掌握语言技能。③
(三)有关表演教学的研究
Brian Witty提出了“创造性戏剧(Creative Drama) ”这一语言学习理论,对 于刚刚开始接触第二语言学习的儿童而言,营造一个更为积极主动且有更多实用 机会的学习环境能为他们的第二语言学习奠定一个基调,让他们在日后的课堂学 习或自我提升过程中学习得更有效率。®Larsen Freeman的研究显示,灵活授课 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语言课堂里还能逐渐培养出学生灵活的学习
①Dodson.Sarah L(2000).FAQs:Learning language through Drama Texas Foreign Language
Conference Texax, 2-5.
②Athiemoolam L.Drama-In-Education and Its Effectivedess in English Second/Foriegn Language Classes.The First International Languge Learning Conference (I LLC).2004.
③Sui-Sang Mok. Using Drama Activities to Teaching English in the Hong Kong Classroom GSTF Journal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s,December 2012,Vol.2 No.1.
④Nellie McCaslin, Creative Drama in the Classroom and Beyond, (USA) Longman Publishers.
1996.
习惯,脱离强背应急或题海战术等死板且教条的第二语言学习误区,他同时肯定 了表演教学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手段的重要价值,倡导语言教学工作者 依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合理选择表演。①此外,他还提出了怎么将表演应用到课堂 上以及整个课堂的组织。在课题研究的第二主体,他通过介绍几种相对成熟的表 演方案,向读者论述如何更好地将表演活动融会贯通在课堂实教学践当中,常用 的表演形式包括角色扮演、即兴分享和课程对话设计。②Dodoson.Sarah L提到, 安排各类表演前,不仅要充分考量学生对语言的掌握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知识背 景、年龄层次、理解力水平等因素。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控课堂即兴表演环节, Dodoson.Sarah基于三个不同教学角度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包括在课堂上表 演童话剧、爵士歌谣、民间故事以及进行角色扮演、即兴表演、阅读戏剧文本、 看戏剧表演、进行戏剧表演学习、排练表演、创作表演剧本和上台表演。③
三、简要评述
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有很多,为笔者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但是,在表演和英语教学结合这一领域的研究中仍然还有很多不足,主要集 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学生表演研究理论与实践脱节,注重表演和教学相结合的学者大多是各学校 的一线教师。由于研究趋势不同,他们要么专注于理论,要么专注于实践,这导 致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同时多数学者只是在实践层面上以通俗的方式谈 论,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所提出的策略过于宽泛,不利于进行实际操作。
表演对象偏重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从表演和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来看,在 教育层次上,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中等教育层面,在初等教育上研究较少,侧重 于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研究中关于表演的分类还不够完善,笔者根据刘杨对表演的分类方式,进行 了更为细致和系统地分析,结合教学现状,找到情景类表演、说唱类表演和书写
①Larsen Freeman.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178-183.
②Paul Davies .The Use of drama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TESL Canada Journal,Nov 1990,Vo18,Issuel, P87-99.
③Dodson.Sarah L(2000).FAQs:Learning language through Drama Texas Foreign Language
Conference Texax, 2-5.
类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对应的原因分析,结合 具体的教学案例总结出改进对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是表演与教学相结合中的一个薄弱点,学生表 演在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将小学英语教学作为研究的重点,接下来会采 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并且分情景类表演、说唱类表演和书写类表演 方式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的应用中,结合案例,在真实的课堂中,遇到问题找 到原因后实施改进策略,因而可以发挥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更 多地从教师这一角色入手,做更好地引导,解除困惑,进一步加深表演在小学低 年级英语的应用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首先,阅读与梳理相关文献,选定研究的论题。从笔者在实习期间对表演的 兴趣出发,在中国知网上搜索“表演”相关的文献并进行梳理,总结出本研究所讲 的表演内涵,同时,了解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其次,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设计出访谈问题,对四位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并且 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将表演的三种方式进行归纳和整理,从而得出表演在小学 低年级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后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搜集查阅与所研究的论文相关的国内外各种 资料,从而为研究课题提供科学、真实且全面的素材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对表 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应用中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主要是文献综述部分。在 以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创新点,以“表演”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主 题,发现研究的内容很多,一直是热点问题,但是以“表演”和“小学低年级英语” 为关键词,研究却很少,梳理出已有研究中提到的问题及对策,以便找出本文创
新之处。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就是描述具体教学当中的实例,其中会有存在问题的方面或者解决问题
的方面,研究中通过对小学英语课堂的观摩,收集了有关表演的课堂片段素材, 对典型的课堂案例进行分析,发现表演的三种方式在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原 因,归纳出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应用改进对策。为了方便论文中信息的 提取,为课堂案例进行编码。
表 1-1 课堂案例编码信息
三)访谈法
以座谈法、个案访谈法和个别访谈法的形式探讨,对教师进行访谈,为论文 研究搜集客观地事实材料,客观地反映出表演在小学低年级教学应用中的问题, 访谈中的 9个问题,主要是针对于教学对于表演这一形式地认可度、三种不同的 表演方式在教学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再整理出访谈记录后作出分析, 便于本文的研究。
研究对象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第一,两所学校的学生人数都是在
700 人左右,教学班、英语课时安排以及英语教师队伍相似;第二,两所学校是 笔者实习或工作的学校,因此有听课的机会和切身感悟;第三,他们乐意配合笔 者做访谈,因此,选择了这四位教师进行访谈,从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寻找问题, 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每位教师的年龄、学历、任职时间都不相同,以下为四位 教师的基本情况。
为了方便论述过程中访谈资料和信息的提取,笔者编制了访谈对象信息表格 如下图,表格对不同访谈对象的任教年级、教龄、访谈时间和访谈时长进行了信 息的编码。访谈的结果成为了笔者研究过程中的有力依据。
表 1-2 访谈对象编码信息
序号 任教年级 任教年龄 访谈时间 访谈时长 编码信息
1 三年级 5 20201125 面谈 35min T1
2 四年级 20 20201125 面谈 32min T2
3 四年级 22 20201127 面谈 37min T3
4 三年级 3 20201127 面谈 33min T4
在确定了访谈对象后,接着确定好访谈的目标及内容。访谈内容包括英语教 师对表演形式的认可度、不同方式地表演在课堂中的运用效果、不同方式地表演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教师对于表演在小学低年级 英语教学应用中的认识,找到问题。访谈中共有9个问题的设置, 1~3题是总体 上了解教师们对表演这一形式的看法;4~5题是针对于情景类表演提出相关问 题;6~7题是针对于说唱类表演提出相关问题;8~9题是针对于书写类表演提出相 关问题,在访谈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生成新的问题,深入了解。访谈采取 的是半结构式的方法,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做好访谈时的笔记整理并收集 录音材料,完成了对所有访谈对象的正式访谈。
关于访谈效度的检验,在访谈过后,将访谈对象的访谈内容分别整理后总结 出核心观点。再将观点与访谈对象求证,以此来检测访谈的效度。但由于本次研 究中的访谈对象有限,因而会在与其他同仁了解表演在教学中的相关情况,进而 提高访谈信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第一章 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第一节 表演及其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种类
一、表演的含义
本研究讨论的表演是学生使用自己的理解来模仿真实的交流环境,以语言、 动作和表达方式传达有效的信息和丰富的情感。它是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各种非语 言形式进行语言学习的有效载体,这是在教室中出现的一种交流性学习活动。它 整合了各种表演,例如戏剧表演、短剧表演、角色扮演和即兴表演,具有很强的 综合性,同时,它整合了认知、情感、身体和其他领域,这有利于整体实现教育 目标。在具体的表现方式上主要分为情景类表演、说唱类表演和书写类表演。
二、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种类
笔者根据前人对表演的划分方式,对情景类表演、说唱类表演和书写类表演 进行细致研究,分别从表演的内容、表演组织形式及复杂程度进行对应分析。
(一)情景类表演
在课本中,情景类表演的内容一般以Let's listen and say .和Let's act .来呈现, 以一定的情景为线索,有鲜明的故事情节,教师和学生可依据这些线索,进行知 识的迁移和适当发挥,进而进行表演。情景类表演是指在一定的情景中,尽可能 真实地扮演角色、表演对话和动作,从而表达出一定的信息。
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从内容上来看,常常以对话形式和语篇形式出现, 素材本身就适合角色扮演等,通过知识迁移,进行改编,学生既理解了文段的意 思,也能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受趣味性或者人文教育性。三上第三单元中的 Let's act.
---Is it a shirt?
---Yes, it's a shirt, but it's not your shirt.
在课本中,原本只有简单的两句话,给学生播放这一内容的配套动画,学生 自己发挥想象,进行小组自创。
Ss:《I can sing my ABC》学生们正在唱字母歌。
(叮 铃 铃)学生模拟声
S1: 一个学生的外套掉在操场。
Baby.: Is it a shirt? (准备穿在自己的身上的动作)
Mom: Yes, it's a shirt, but it's not your shirt. Dear, you can't wear it.(关心的语
气)
Baby: Oh, I'm sorry,mom.(YRP202010)
学生的思维是非常灵活的,在这一文段中,学生需要学到的知识是 Itis...It's not...学生在表演中,不仅理解了文段的意思,并且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 集思广益、相互合作,设置一个场景,将之前所学的内容有效地进行了分析,同 时还从表演中启发学生不能随意拿别人的东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体现。
第二,从表演的组织形式上来看,可以是单人表演,例如模仿名人演讲;可 以是两两合作,例如角色扮演;也可以是多人的表演,例如舞台剧等。
在一篇演讲中,尤其是命题演讲,大家的内容一样,如何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则通过得体的肢体语言、表情与眼神等,进行评价。在朗读一篇文章时,学生的 每个手势、每个眼神都是尤为重要的,在需要多加热烈与激情的演讲中,学生应 该带着热情与奔放,在忧伤的时候应该是担忧的表情,学生应该管理好多样的表 情。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的表情应该是焦急、期待又紧张的心情。如果学生只 是追求表面的意思,不了解背景,纯属背诵,那么,整个演讲的效果会显得非常 苍白无力。当然,在学生熟读台词后,从内心去感知,化身为看得见的面部表情, 那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
第三,从表演的复杂程度来看,情景类表演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可小可大,随 要求而定,有时课前的导入、课中的即兴表演、课后的巩固,课堂上的表演相对 来说比较简单,而如果是一个大型舞台剧的比赛,毫无疑问,所需要准备的时间 和精力就会大大增加。
(二)说唱类表演
在课本中,说唱类表演以Let's chant.和Let's have fun .来呈现。说唱表演有 歌谣、chant、短诗等形式,教师往往会在教学导入或巩固环节中设计相关的说 唱类表演形式。
说唱类表演的特征:第一,在表演内容上有chant说唱、歌谣、短诗,结构 简短、节奏明快、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富于童趣、易学易唱,经常出现在教材 的Let's chant.和 Let's have fun.的部分。在一位教师的公开课上,教师进行自我 介绍时候,是这样呈现的:
T:Hello, everyone . MynameisJack.Nicetoseeyou.Areyouhappytoday?
Ss:Yes.
T:So,I say hello,you say hi.Hello.
Ss:Hi.(ZXP202009)
这样轻松活泼的导入,节奏明朗,在一问一答中,很快就拉近了学生的距离, “破冰”效果非常好,因而有利于教师开展课堂后续的环节。在课堂中,chant也 是一个很好的运用方式,在课堂中,学生配着拍手打节奏、学生拍手拍腿相结合、 学生小组围圈合作形式的表演,都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Let's chant部分, 如何在chant中找出学生感兴趣的又新颖的形式,也是尤为重要的。搭配着相关 的背景音乐,学生表演起来,形态十足,加上打分制,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从 简单的直接朗读再到改编,难度有所上升,学生会觉得越来越有挑战性。
第二,从表演组织形式上,可以是单人表演、两两合奏、小组合作的形式, 在班上表演经常会采用多人表演的模式,课堂上,此说唱形式简单且好练习。给 学生定好规则,在 chant 表演中,要求学生声音洪亮、节奏明快,团队合作的时 候,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班上,会评选出文明观众和最佳表演奖,会结合班 级优化大师等软件,采取随机的模式、采取两两PK的形式、采取全班拍摄、采 取大小声的形式、你说上句我说下句等,总之,在学生说唱的过程中,要营造好 的秩序,给到学生仪式感。而且学生的创造性比较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浓 厚。
第三,从复杂程度上来看,鲜明的节奏感,类似于童谣等,因而学习很轻松。 但是在平时的节奏感创编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音律,这样才会减少学生的听觉 疲惫,始终保持英语学习兴趣。在平时多找相关素材,《Appletree》、《One little flower》等,搭配动作,学生的上课兴趣很浓厚。在一次秋游的路上,学生们纷 纷表演节目,一个学生则表演的是一首chant. A cat, a tan cat. A tan fat cat.在看似 简单的英文儿歌中,学生表演一个从来没学过的知识,同学们都纷纷投来赞赏的 眼光。因而,chant的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易懂。
(三)书写类表演
在《英语课程标准》对于第二语言课程教学目标的论述中,不难发现《标准》 对小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最重要的两点指标在于提高学生“读”、 “写”的基本能 力,及能参考代指性相对明确的图片或提示词完成英语短句书写并要求做到表意 明确。①书写类表演是指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单词书写要求是达到 工整,教师则通过考察情景表演环节及预先准备的各类对白或剧本,发现学生在 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及时加以纠正,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借助投影展示、小 组自评等方式提高学生纠错能力和课程参与度,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评价,指导 书写。
书写类表演的特点是:第一从表演的内容来看,一级标准中提出,学生能正 确书写字母和单词、能模仿范例写句子,因而对于低年级来说,主要以书写字母 和单词为主,书写类表演的内容可以是写出漂亮的英文字、设计创意字母、制作 单词卡片、画英文海报等,四年级同学可以给文段配插图、画思维导图或者续写 小故事等。在三年级上册,学生需要掌握 26 个字母的正确书写,在学校组织字 母设计创意大赛,在竞赛中,动员全年级学生参加,并且进行颁奖,学校、学生 和家长对活动反响都很好,并且成为了学校文化艺术节的活动板块之一。
第二,从表演的形式上来看比较灵活。可以通过个人独创作品,自己读字创 作一个作品,也可以是多人合作创作,包括和同学、和家人一起。例如学生们在 26 个字母创意中,可以和家长共同完成,在课堂中教师将26 个字母与自然拼读 法相结合, Aa apple/Bb bag/Cc cat/Dd dog ,学生将字母的发音与熟知的单词联 系在一起,完成简单的字母绘本。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社,2012:49-51.
第三,从表演的复杂程度上来看,书写类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有踏实且认 真书写的好习惯,同时也是动手和创新能力的体现,这两点具有优势的同学会觉 得书写类表演很轻松,并且喜欢用书写的形式表达对英语文字的喜欢。同时,它 不仅仅只指传统上的正确抄写,强调书写的美观,还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 学生对其具有好奇心和兴趣。
第二节 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强化口语表达,提升语言能力
英语作为语言,本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会出 现学生把课文背得滚瓜乱熟,考试成绩也可以,但是听不懂或讲不出简单的日常 用语,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中,还是追求应试教育,而忽视了这门语言的交流与表 达。①表演环节更多地设置如情景对话或即兴发挥的环节,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 内化于心,最终做到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将书本上的死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当 中能够灵活应用的表达技能。课堂表演环节,教师会尽可能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 的练习机会,并督促那些出于各种原因不愿开口的学生参与到表演过程。若教学 资源相对充足,会安排角色种类、数量相对丰富的大型情景演练,帮助学生接触 更多的英语知识,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方便学生接触更为广阔的使用空间。相 比于传统的教师单方面灌输,单方面研究教学重点这种“一点带面”的教学策略, 很难覆盖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利用表演的形式,不仅能够方便教师发现不同 学生的短板,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语感,在相互学习中逐渐掌握常用的英语 表达方式。学生在不断的模仿中,语音语调会愈加纯正,同时,为了表达的需要, 学生会自觉纠正发音,因而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二、了解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意识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首先是一种交流工具,同时它也是文化的载体,各国 之间的文化具有差异性,作为语言学习者,要培养文化意识,利用多种手段和方
①李艳.谈谈小学英语教学的“学用结合,以用促学”J].情感读本,2019(23):50. 法了解文化差异,同时吸收和体验外国文化。①在适时的情景表演中,学生们进 入真实的语言交流,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积极作用。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 过程中,内容由易到难,先是简单的口语表达,如打招呼,学生会发现英语和中 文表达思维的不同,就比如打招呼后问年龄等问题,而在西方国家比较注重个人 隐私。同样的,在四年级上册Unit4PartA中Dongdong和Anne去Lingling家拜 访, Dongdong 和 Anne 未携带任何礼物,且进门后, Lingling 带客人参观自己家 的布局。这种对话场景在中国很平常,然而在西方国家来说,是不合情理的。初 次拜访,空手进门,会令主人不太高兴,且主人家的房间布局等也不会随意像客 人展示,因为这是他们的私密空间。②因而,学生在开展表演前,教师扩充这些 小知识,将文化差异渗透在表演中,学生的感触也会自然而然地加深。再打个比 方,在问候时,很多学生只会说“How are you?”“I'm fine.”的机械表达,而在国外 更常用的是“How are things going?”“Anything new ?”等等这样的说法,在表演时, 学生会接触很多不同的问候语,学生真切感受到中英文的差异,这样的方法无疑 比机械的操练效果要好。因此,表演有助于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即文化意识 的培养。
三、增长多元知识,增强思维品质
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应把握小学英语课程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点领域及课 程标准所规定的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的小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结合小学 生自身的发展规律,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 基础。小学三年级以前,对于语言学习并未形成固定的学习习惯以及配套的学习 方案,四至五年级则是从具象教学过渡到抽象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培养出 的学习习惯往往较为深入,并且伴随语言学习者终生,五年级之后则可以适当引 入指代性或隐含性的语法知识,让语言学习完全进入抽象思维阶段,大多数第二 语言学习者的逻辑思维需要到四年级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整体上小学英语课 程的教学,在学生四年级之前应该以形象思维为主。例如在学color and say的时
①熊能.中英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成功(教育),2011(04):12.
②周艳.湘少版小学英语教材语用失误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8.
候,教师可以明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服饰的真实颜色涂色,学生说出自己所图衣 服的颜色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showme”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真实衣服颜色, 能说出我涂这个颜色是因为我的衣服就是这个颜色的逻辑联系,这就是予以肯定 和奖励,一次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然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颜色, 鼓励学生自己配色调色,然后再涂色和介绍,最后可以小组形式表演出来,这是 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即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的水果单元,学生们学习了水果名称,根据水果的颜色分 类制作出精美的思维导图, 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课本的词汇, 例如 apple/orange/banana/lemon/pear,还自主学习更多水果的相关单词,在书写类表演 中激发学习热情和自主性。或者在学习《What color is it?》教师设计有趣的变颜 色的魔术,学生会很好奇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会是什么颜色,并且在每个颜色出 现时,学生都会练习核心句型 It's...例如 Look .It is red,it is yellow .Look,it is orange now.教师在示范完两个例子后,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颜色变化,再进行难度加深, It's red.It's yellow.It's blue.Look,it's black now.并且,在颜色的实验中,学生还会 遇到新的词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学生要么是自己亲自体验,要 么是看别人做实验,都会在观察与听的过程中,加强自身英语水平。在活动结束 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亲自做实验,还是观察他人实验,更能帮助自己学习英 语,让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尝试以后也用这种方法帮助自己学习英语。 这一反思有助于学生学会反思,成为反思性的学习者,发现自己可能的学习风格 是动觉型、视觉型、言语型等,以遍基于个人风格进行更有效地学习。因此,形 象地表演法有助于学习知识的本身外,对自身内部的学习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 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情景教学原则
情景教学把学习内容和情景相结合,使得枯燥的单词、句子和语篇的知识变 成了真实的情景,不再是死板的记忆,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资源,
创设各种形象逼真的生活情景,在合适的场景中,学生的表演更加真实自然,对 于课本的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还能够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 感觉,因而,学生可以在适当的情景和真实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英语。情景教学 把单调的教育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他拆去了传统教育学的藩篱,让 师生和谐融合为一体,语言教学工作者应全力把握信息时代具备的互联网便利 性,通过网络模拟来获得实际生活中难以找全的各类情景,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参 与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并在不断尝试中纠正语法和发音,使他们遇到真实 的情境可以脱口而出。具备一定的情景,更加有利于表演时产生共情,增加语言 运用的综合能力,达到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语言的效果。
二、主导主体原则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 地位也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当教师具有这样的教学理念,心中有学生, 教师的教学效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尽量做到全英文 上课,在大多数学校,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文,作为初学者会听不懂,这个 时候就需要教师通过肢体语言等表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学生的思维能 力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 积极思考,学会表演的台本,还能开拓创新,使得表演内容更加饱满,形式也更 加丰富。无法想象,在英语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不具有一定的组织教学能力,课 堂会变成什么样子,同时,在课堂表演活动中,学生不积极参与,那课堂中的表 演又会呈现一种什么样的尴尬局面。因而,表演应用在小学英语课堂的过程,师 生之间的主导主体原则是非常关键的。
三、思想性原则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最佳时 期,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向师性。①并且,每一个学科的教学都肩负着学 科知识和育人的双重目标,英语也不例外,在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包含了思维 品质这一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创造性地表达自己 ①宋雅琳.如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小学英语日常教育教学中[J].校园英语,2021(02):
164-165.
的观点。同时,在文化意识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文化交流中,充满民 族自信地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增强文化的敏锐度,不崇洋媚外。①表演作为低 年级英语教学中的方式,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文化的培养,积极倡导积极向上的文 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同时乐于学习优秀文化的态度,在表演内容和 表演活动中,学生能分辨和摒弃低级腐朽的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个 人修养,从而使他们能够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因而,要坚持思想性原则。
第四节 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概况
一、组织方式常态化
情景类表演常常应用在对话课和阅读课中,教师往往会进行知识的延伸,学 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情景类表演将知识融会贯通。表演需要学生之间合 作探讨,集思广益,发挥想象和创造,这激励着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知识,学生 可以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②并且,情景类表演的练习过程中,增 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英语教师能够全方位和多角度的 掌握学生语言学习状态,各类较短的情景对话也方便教师根据实际需求快速调整 授课重点。对于同一个教学班级内学习进度不同的学生,也可以指定具有难度分 级的即兴表演项目。情景类表演将角色还原,英语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英语教 学中,可以更好地推动课程教学,也能更好的抓住学习注意力从而够活跃课堂气 氛。另外,在新课程理念中,呼唤课堂学习向生活世界的回归。③情景类表演内 容往往与生活相关,因此它成为了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
二、应用意识参差不齐
说唱类表演主要是应用在单词课和语音课中,说唱类表演多是以韵律诗、童 谣或者绕口令的形式呈现,同时,根据文献也可以发现,说唱类表演的应用情况 因教师、地域不同而有区别,有些教师只是局限于书本现有的韵律诗和童谣进行 说唱类表演,甚至,有些学生反映书本的歌曲部分教师根本不会教,就是简单的
①陈志章.《中美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J].当代电力文化,2019(05):89.
②刘凤维.情景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08):114-115.
③马玲玲.小学髙年级英语课堂表演教学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08):84. 听两遍就跳过,而有的教师自己喜欢研究说唱类表演,阅读了相关理论书籍,学 习了丰富的说唱内容,会结合学情将说唱类表演应用得淋漓尽致。低年级的学生 由于其思维处于表象思维、形象思维阶段,其思维活动主要是运用表象、形象来 进行的。在学习英语时,缺少像学习母语时的真实语言环境,困难很多。①对于 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新实物,而说唱表演的内容多是朗朗 上口或者充满童趣的文字,活泼可爱,学生能在说唱类表演中真正体会到语言学 习的乐趣,他们会有浓厚的兴趣或急于表现的欲望,自发地将英语学习纳入未来 规划当中,学生比较喜欢丰富多彩的说唱形式和说唱内容。
三、效果具有差异性
书写类表演主要是应用在单词课和复习课,书写类表演是通过图文或者思维 导图来呈现,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书写类表演的应用频率要低一些,之前两种 方式多是外在的表现力,而书写类表演强调内在的基本功和创造力,也因为其独 有的特性,教师通常应用这一方式来加强和巩固知识。机械的抄写不符合当前英 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书写类表演,则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当然,这一应 用的效果与教师、学生和家长密切相关。首先,教师更像是一个推动者,树立学 生的信心并且激发学生参与书写类表演,而学生自己要比较勤快爱思考,当家长 支持和鼓励学生创作,和学生一起完成作品时,书写类表演的成果会更加出色。 书写类表演的教学方式使得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 英语知识。心理学证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再一次追求 成功的愿望。②因此学生在书写类表演的过程中,得到教师,同伴的鼓励和认可 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相反,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这一方式的 应用效果就会不理想,甚至学生不愿意参与其中。因而,书写类表演在小学低年 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往往呈现两种明显的状态,有些学生是积极参与且乐在其 中,而有的则是敷衍了事的态度。
①赵德兰.浅谈情境教学法在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62-63.
②胡志岩.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英语教学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0):44.
第二章 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应用问题
第一节 情景类表演的应用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不高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部分学生表达能力强且自信大胆,因而表演欲 和参与感强。而有部分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或者胆小害羞,因而对于表演会是胆 怯或者逃避的。在课堂上,学生们的课堂答问,经常是部分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潜力生保持沉默的状态。因此在表演的过程中,通常潜力生成为了观众,而小部 分学生成为了班上的焦点。在谈到情景类表演中,学生们的参与度问题时,教师 们是这样回答的。
“在情景类表演的过程中,班上很多时候是表现优异的学生的专场,潜力生
的参与度不够,这也是我在运用表演中比较棘手的问题。” (T1)
“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培养潜力生的参与度,但是,由于基础不牢固,潜 力生的参与积极性会受到影响。 ”(T2)
“当情景类表演的内容比较简单,参与的学生就明显多很多。 ”(T3)
“学生们喜欢表演,平时积极的学生就很爱表现自己,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 就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 ”(T4)
有的学生在表演中获得了成就感而且是越学越有兴趣,但是,有些学生过于 自信甚至是自满,不屑于表演。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他们偶尔会受到批评 甚至被嘲笑,久而久之,基础差的学生更加不敢参与其中,因此,形成了少部分 同学的主场。
二、表演的内容狭窄
在小学英语课中,让学生开展情景类表演,教材中的对话短,图像较多,课 程整体文字内容较少。大部分学生是三年级接触英语,学生们并不能做到很好地 知识迁移,因此他们会习惯性地只表演某个部分的内容。但是若将整个素材完全 固定在教材的原文中,就会使得表演的内容很单调,学生只是在机械地重复,长 期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下降。
“我是三年级英语教师,让学生采取情景类表演,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将句
子活学活用,不过,不得不回避的问题是,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有限,所以我多 是让学生直接模仿课本内的对话,这对于没接触过英语的学生,本身就是一种进 步。”(T1)
“表演内容以学校教材内容为主,表演成为综合运用语言的方式。 ”(T2)
“学校是农村学校,没有英语社团这样的环境,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课堂短短 的 40 分钟感受了英语,很多时候连课本都读不出来,如果只是让学生重复单词 和句子,课堂会显得很无趣,所以表演其他的内容就会变得很吃力。 ”( T3)
过分依赖课本,从而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只会直接背诵课本内容,学生的英 语输入量不够,频繁的表演课本上的相同内容,会使人感到视觉疲惫,从而表演 的效果差强人意。
三、表演不够真实
在情景类表演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带着书本进行朗读的情况,或者一 字不漏的背诵出来,但是在真实地情景交流中,并不会按照书本上的内容按部就 班的呈现出来,这只能说是在角色朗读,实质还是为变相的机械朗读和重复性训 练。甚至还会出现,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出现多次串词的情况,上一个学生的台词 还没有说完,下一个同学就开始说台词,或者在表演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害怕忘 词,在其他同学在表演时,自己嘴里还在念念有词,熟记台词,并没有沉浸在表 演中。对此,教师也这样谈到类似的现象:
“课堂上经常时间分配不当,所以学生的表演是急匆匆的开始,急匆匆的结 束”。( T1 )
“有时候随堂听课,班上的表演没有准备,有时候台上的同学台词不熟,台 下有些学生闹哄哄。 ”(T2)
另外,在情景类表演时,学生只单方面重视语言输出的一块,然而表情和肢 体动作,部分学生呈现出两种极端的状态,要么是忽视的状态,完全是背书式的 说话,没有情绪可言,要么出现学生使用过于浮夸的表情或道具,引起台下观众 捧腹大笑作为目的。两者都忽视了非语言的功能,而非语言的功能有时候并不亚 于语言,在这一情况下,学生是为了表演而表演,并未从更深层的角度进行理解, 因而,表演就显得不真实。如果让活动仅仅只是虚有其表,没有将语言知识与背 后的寓意结合在一起,那这样的活动不仅仅耗费精力还失去了原本开展的意义。
第二节 说唱类表演的应用问题
一、说唱韵律机械化
教师们为了开场新颖和独特,采用了说唱类表演,这是一个值得提倡的表现 方式。在目前很多的视频软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公开课,教师擅长改编说唱 韵律,加入自己的创作灵感,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但是,不合适的韵律使得人 们对于英语教师的发音产生质疑,也就是说,单一的节奏或者不协调的节奏不利 于说唱类表演的实际效果,教师们不得不重视说唱的韵律。在笔者访谈中的片段 中教师这样谈到:
“在我们学校,英语属于综合组,在一次公开课中,学生进行了 chant 的说 唱表演,音乐教师给出的建议是,我的这个环节,学生声音太大,韵律可以改一 改,她说她最担心孩子们的读书声音过大,破坏了嗓子。 ”(T1)
“说唱类在每个单元都会出现,我没有考虑到韵律的多变性,基本上都是用 的固定背景音乐进行说唱。 ”( T2)
教师错误地认为声音大就是好,没有在乎韵律的节奏美,学生也不能深刻体 会到说唱表演的美感。英语中通过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表现出很强的节奏感,通 过头韵、尾韵等手段表现出很强的韵律美,让人联想起轻快流畅的乐曲。①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说唱内容的语言文字内容,没有关注到韵律之美。另外, 我们教师此时必须利用自己的智慧,切忌上课堂堂一个样,节节一个调。②说唱 韵律的节奏要避免机械化和单一化,引起学生的听觉疲劳。
二、不切合教学目标
说唱类表演具有指引性原则,这就要求在设计时需要体现着教学目标,突出 教材重点、难点,道出教学方法等,以此提高学生的能力。③但是,在英语课堂
①甘敏,安福勇.审美培养:英语教学的灵气J].美与时代,2007(07):115-118.
②赵专.寓教于乐之Chant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1(01):112-113.
③何花.小chant,助小学英语课精彩纷呈J].校园英语,2021(01):165-166. 中,说唱经常被教师们用作开场和热场的内容,不得不说,说唱是很好的导入方 式,但是,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们是只管用,但是并没有发挥说唱的作用,使 得说唱部分达到了表面热闹的作用,有时却和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不相关,因而浪 费了上课时间,不利于学习效果。课堂的展开,应该是严格参照课程标准,针对 于本节课的重难点,选取合适的韵律,只是单纯地活跃学习气氛,是不可取的。 对此,教师在访谈中提到:
“在运用说唱表演的时候,我的出发点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所以,我运用说唱表演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学会,我认为长期感知,学生喜欢 英文韵律,就是一种进步和可取之处。 ”( T1 )
“我经常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而采取这一方式,只要学生愿意跟着学习,
我认为这个就是有效的,因此内容上没有很严格的选择。 ”(T3)
教师进行说唱内容选编时,要注重趣味性、语言性、教学性的原则。①教师 的选择往往只达到了语言的趣味性,而语言性和教学性的原则没有考虑在内,使 得说唱内容不切合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缺乏说唱创造性
陈兵觉得说唱教学除“兴趣性”外,还应该有“可理解性”及“变化性”原则。②这 里的“变化性”指说唱内容形式的丰富性和说唱活动组织的多样性两层含义。因而 在说唱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了这一内容,而忽视了说唱的意义。首先, 说唱对于口语的训练有很大地作用,同时,只是为了读韵律的文字而形成了机械 且重复的朗读。
教学中一个案例:
Cold, cold.
It's a cold day.
Old, old.
We see an old play. (CJY201905)
①马爱梅.小学英语教学的多模态话语符号分析及应用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
33(02):87-91.
②陈兵.小学英语说唱活动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03):40-44.
教师先带着学生齐读,然后配上节奏音乐进行朗读,最后请小教师带读。 没有体现说唱类表演的创造性。既没有在说唱内容上进行创编,也没有从说唱韵 律上进行创造。而在三年级上册的第九单元《It's a mouth》和第10单元《Raise your hands》都是身体部位的英文表达。因此,在学生学完两个单元后,教师进 行《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的歌曲教学,学生们在边唱边跳中学习重难 点词汇。歌词如下:Sing a song . It's a very neat song.The song tells us about our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Eyes and ears and mouth and nose. Cheeks ,chin ,tummy ,hips and elbows .
这一环节做到了有效地知识输出,因而,在表演英语歌中,学生在快乐中学 习。他们在边学边唱的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课本核心词汇,还进行了很多词汇 拓展,例如,Cheeks ,chin ,tummy ,hips and elbowso学生自己自主去学习关于身 体部位的相关知识,例如睫毛、眉毛、酒窝、手指等,学生自己编成歌曲,在课 后进行学习后再反馈到课堂,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更强。
第三节 书写类表演的应用问题
一、过分依赖多媒体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有练好了基础知识,那么后期的书
写才会越来越美观,在书写类表演中,三年级的书写内容主要是26个字母、重 点词汇和核心句型,教师在书写类表演过程中一味追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过 分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书写。在教学中,片面追求花哨的视频和动 画效果,忽视了自身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多媒体演示时,速度过快,学习力偏 弱的学生则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学生找到网上趣味十足的字母操,但动作比 较快,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要模仿和记忆,有些动作和表情,学生不愿 意尝试。书写类的表演出现了华而不实的现象,或者,学生们只是当做电视剧一 样的看待,学得开心,但是课后还是不能准确书写。在访谈片段中这样讲到:
“三年级学生的字母书写容易和汉语中的字母混淆,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我 教完字母给学生观看了字母操,因为我自己不会,所以并没有教学生这些动作, 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多媒体,针对于有些表演动作,学生们觉得困难,并且些许不 愿意跟着来,最后,这个表演环节也就不了了之了。 ”(T4)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到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另 一方面,要结合学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书写类表 演的进程就会开展得更加顺利。
二、忽视语言书写的审美功能
英语书写有着独到的流畅之美,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文字设计是对英 语书法不如汉语发达的一个补偿,即将概念性的语言转换成视觉设计语言,使之 符合视觉规律和审美习惯。①教师们对于书写类表演处于不了解不重视的状态, 他们采取的多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重视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书写类表演的必 要性,教师们不愿意也不敢进行大胆创新。教师们这样谈到:
“三年级学习字母的时候,书写类表演有运用,设计了字母书写大赛,而且 学生的创作兴趣高,获得了家长和学校的认可。 ”(T1)
“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要开始默写单词,关于书写类表演,我运用最多就 是形象记忆法,帮助学生发挥想象,但是没有很深入地思考和探究。 ”(T2)
“我很少进行书写类表演,多采用常规性的教学方式。 ”( T3)
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本身需要书写的内容就有限,教师只要求学生正确 抄写或默写单词,对于学生书写类表演的发展意识不是很强,而在生活中,一些 醒目的商标或者广告标语,对英语字体进行创造和设计的,别具一格的书写设计 会让人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从而,书写类表演的实际作用就不言而喻了,所以 书写类表演应该在教学中受到重视。
三、学生的主动性欠缺
小学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自控能力差的心理特点。书写类表演对于 学生书写基本功的要求较高,同时需要学生进行想象和创意,相对于前两种方式 的表演,学生们除了口头表达外,还需要花时间在书写上,尤其是在书写类表演 的初期,学生会产生有畏难情绪,这个时候,教师的评价如果单一,奖惩机制不
①戚跃春.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的美学特征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 151-157.
健全,学生们的创作积极性不会很高。访谈中谈到:
“书写类表演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班上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会做出比较 精美的作品,部分学生是潦草完成。”(T1)
“我在班上开展的书写类表演形式比较多,而且我会认真对待学生的作品, 所以成果展示还比较满意。 ”(T2)
“书写类表演进行得很少,偶尔在创意性作业中呈现,学生刚开始觉得不知 道如何开展,在班上进行细致讲解后,学生积极性有了提升,效果才越来越好。 (T3)
“在刚开始布置这项作业时,学生不知道如何做,只有少部分同学参与,后 来,在班上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学生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 ”(T4)
据调查, 80%的学生不重视英文书写,下笔随意,字迹潦草,没有良好的书 写习惯。①可见,学生们对于英语书写并没有很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欠缺。
①许建明“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3(01):48-50.
第三章 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成因
第一节 情景类表演教学问题的原因
一、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严重
在情景类表演中,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同时,班上的学生大概 都是 40 ~50 人左右,表演的时间有限,而班上基础好的学生,他们愿意在表演 中展现自己,在教师的表扬和自己的成就感中,对于英语情景类表演越来越感兴 趣。而相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一方面基础薄弱,自己不会,又担心自己出错,会 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不会和不敢的心理,加上教师对他们缺乏关注,使得他们 越发不敢参加,最后表演的群体大多集中在英语基础好的学生中。上台表演的学 生只能是班上的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只能作为“观众与听众”。如果处理不好其 中的关系,表演就可能为了“教案”服务,主角是教师,配角是学习优异的同学, 其他大部分学生则沦为了“群众演员”。①
“表演课是学生们绽放自我的舞台,基础好的学生本来就有着优势,加上在 外面参加培训班,英语越来越好,各方面越来越自信。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很多 只是在课堂上学习,回家后不复习更别说参加额外的学习了,英语基础的差距就 会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差距就越来越明显了。”(T2)
教师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学习情况的两极分化,在课堂上,要多调动全体 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学情,关注师生关系。同时,要加强引导,让更多的学生在 情景类表演中受益。
二、情景类表演的教学认识薄弱
在600到700学生的小规模学校,通常一个教师负责一到两个年级,甚至有 的学校英语教师身兼多职,没有很好的教研环境,学校里的课时比较多,同年级 的教师少,因此教研的资源有限。尤其是新教师,在教学各方面都比较薄弱,每
①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09):3-8. 天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工作,他们研究教学的精力比较少, 而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般会在学校担任行政或其他工作,教学只是他们工作的一 部分,因而教师们的教学教研有待加强。加上自身表演的教学理论不够,同时缺 乏教学经验,长期以来,就使得教师的表演内容显得单薄,没有深入地挖掘。关 于学校英语教师队伍情况,教师们提到:
“学校只有两个英语教师,平常学校工作也很繁忙,除了在学校听师父的课 外,由于在学校没有成熟的教研团队,可以一起备课和研讨,因而我的备课与上 课多是自己翻阅相关书籍和搜索网络教学视频。 ”(T1)
“我在学校担任三年级的英语教学,我会参加我们区的青教会学习,在和城 区学校教师探讨后,在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上,发现还有很多的进步空间。 ”(T4)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缺乏对表演理论的认识。其实,剧本的选材要有 一定的表演性,首先要考虑到故事的情节性,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演”出来,而 不是干巴巴的站在那里背台词,要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演凸显人物的特征。①表 演的内容既不能只是停留在当前学习的内容上,也不可以是毫无选择或者毫无加 工的表演,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刻挖掘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表演的效果。
三、表演的准备不充分
为使得表演更加真实,创情激趣是情景表演的首要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创 设情景,特别是符合小学生生活经历的情景,使得抽象的文字知识变得更为具体、 形象和生动,它分为直观情景的创设和语言情景的创设。②反言之,情景类表演 表现不出真实性,通常是因为表演准备不充分,第一个方面是指情景创设不充分, 例如表演道具不恰当、表演场景的选择不合适,当表演内容的情景和学生表演的 真实情景相关度不大,显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表现,学生不能做到感同身受。在表 演的时候,如果台下观众吵闹,都会使得表演的表现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语言 知识的储备不成熟,学生们才学习的新知识,还没有巩固和运用,便要求学生匆 匆开始表演,表演形成了一种形式。学生对于表演的内容不熟悉,连最基本的台
①苗苏莉.刍议在课本剧选材中提升师范生阅读鉴赏能力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 29(01):118-120.
②史玉萍.英语情景表演教学法初探J].英语画刊(髙级版),2020(07):100. 本都不熟练,更加不能体会到台词背后的寓意,就会形成背书样式的表演,显然 不会有出彩的创造和发挥,最后给台下观看的同学留下一种表演很不真实的感 觉。
第二节 说唱类表演教学问题的原因
一、说唱类表演教学的认识薄弱
英语的韵律又称语音的超音质成分,包括“重音”“节奏”和“语调”等。英语的 韵律构成了语音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英语的韵律最能反映英语的发音特点, 所以被称为英语语音的灵魂。①大多数教师却没有受过训练或没有研究过相关的 英语歌曲、韵律歌曲的教学课程,导致知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指导理论和实践, 因此无法充分且全面地使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们主要集中在语言知识, 并快速教授歌曲。在访谈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在教学内容中,我主要关注的是前面的听说课,而 chant 这个部分经常只 是读一读,或者准备一个音乐背景,学生跟着说唱就行。 ”(T1)
“我会分情况,一般说唱内容本身具有表演性,我就会让学生表演出来,如果 没有很明显的表演性,我就不会进行说唱表演。 ”(T3)
“说唱类表演不会直接进行测试,所以我一般是带学生读一读就可以了。”(T4) 由于英语歌曲,韵律和歌谣不在水平考试和教学评估中体现,教师就不积极 地进行说唱类表演的教学,教科书中原有的歌谣和chant内容是为了练习某一个 特定发音而创编,有时缺乏趣味性或生动性,教师未进行说唱表演的加工与修饰, 难免使得课堂呆板。
二、追求表面热闹
教师只是为了表面的热闹而热闹,说唱表演的设计环节并没有与本堂课的 教学目标想关联。有些教师自己也是半路出家,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课 堂跳跃性比较大。在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的课堂是零散和片段化的,没有一个清 晰的思路,从而课堂显得表面热闹甚至比较浮躁。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
①林文义.英语韵律在现代语音教学中的作用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02):55-5 8. 用课堂表演作秀,其实是对教学的亵渎。①在使用说唱类表演时,只顾着热闹, 直接照搬说唱内容,课堂气氛只能保持短暂的热闹,不具有持久性。正如这位教 师说的:
“这个我很有感触,在听公开课的时候,教师们选择一个有动感的说唱内容 开场,但是这个开场和当堂课的内容一点关系都没有,学生们还沉浸在之前的热 闹气氛里,教师话锋一转,进入课堂,学生是们不着头脑的感觉。 ”(T2)
教师追求了表面热闹,认为气氛活跃了整个课就是好课,课堂一味追求热闹, 容易造成学生浮于表面。甚至有的学生还沉浸在热闹的氛围,问一些与课堂毫不 相关的问题,导致课堂不能有序进行。
三、预设性太强
说唱类表演本身具有很强的律动感,深受学生的喜欢,同时,它本身对英语 教学的作用也很大,可以用于语音教学、词汇教学、句型教学和句型教学中。②在 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小学生表现活跃,自律性有待加强,教师 为了节约时间和控制好课堂秩序,教师通常固定好说唱表演的人员安排,教师的 干预程度较大,通常就是按照教师的意思,学生进行集体说唱。两位教师针对于 课堂上说唱类表演的形式,是这样说的:
“课本的每一个单元都会有说唱的内容,班上学生容易吵,都是我提前想好 动作,学生跟着一起来。 ”(T1)
“说唱类表演,班上固定的小组一起表演,省时省事,在我们班进行得挺好 的,花里胡哨,学生容易浮躁,课堂纪律也不好。 ”(T2)
因此,在课堂上给到学生创新的空间不足,久而久之,还是会固化学生的思 维。大多数情况都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因而造成预设性太强,不利于学生的发 挥。
第三节 书写类表演教学问题的原因
一、弱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①宰华平.谈谈课堂表演预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23):26-27.
②徐燕.浅谈小学英语chant多种教学J].校园英语,2015(18):136.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味追求课堂中的绚丽多彩,滥用多媒体,大量使用动画 效果、视频和音频,并没有考虑到是否符合教学情境,是否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在书写类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实际和自己的阅读量发挥自己的想象 力,进行创作。
“在课堂中,我经常会用到多媒体丰富课堂,学生们三年级才接触英语,我 希望学生们会感受到英语的趣味和活泼,所以才学完26歌字母,我就给学生展 示了字母操,但是字母操的速度对于初学者还是比较难,没有起到我想要的作 用。 ”(T1)
“我之前中途接手一个六年级的班,毕业班好几个学生还不能准确快速地反 应出 26 个字母。但是我们班,我很注重基础,因而写完一个字母后,我会让学 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编出属于我们自己班的字母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非常的愉悦,他们非常享受自己创作的过程,并且,全班的 26 个字母都能做到 准确快速的默写。 ”(T2)
很明显,在教学过程中,第一位教师弱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让学生春 模仿字母操的动作,学生学起来比较难,因而学习效果与自己的预期有差距,而 第二位教师让学生自己编字母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参与 度高,教学成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二、书写类表演自身的局限性
过多的书写作业会使学生对“写”产生了疲倦,英语的书写如果总是抄写单词 和句子,学生会很容易感到乏味。①学生本身对书写类作业不是很感兴趣,同时, 要求英文字书写美观,对于初学者难说是有难度。同时,除了平常的常规作业, 教师们还会布置一些创意作业,书写类表演就是其中之一。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 的书写基础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这样才不会给人一种毫无章法的感觉。 在这其中,教师自身要有精力,舍得花时间,不然,书写类表演的优越性和常规 书写方法的相比性就不能得到体现。教师一旦没有发挥出书写类表演的优势,学 生会觉得这个活动费时费力作用不大。
①毛蕾蕾.美丽的书写:英语画一小学英语作业书写新形式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2(04):
30-31.
“班上有些学生怕麻烦,加上周末补习班也比较多,时间比较紧,他们比直
接抄写单词这样的常规作业,耗时量比较大。”(T3)
这是书写类表演本身需要耗费精力自身的客观局限性,但是,创意英语作业 最终是为英语学习服务,我们更多地是去发挥优点,学生在创作中深刻地理解内 容,通过书写加深记忆,同时通过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评价的随意性
在教学中,教师在评价书写表演时,并没有很清晰地依据,很多时候靠的是 自己第一感觉,而这些书写类的表演都是学生付出了时间和精力的成品,教师的 评价过于随意,或者具有不确定性,导致有些学生会受到不公平不科学的评价,, 使得学生内心受挫,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同时,总是一种评价方式很容 易让学生感到疲倦,评价的单一性,表现好的学生会觉得,总是一个样,达不到 教师要求的学生,干脆放弃这个机会,因而,教师评价的不得当是影响学生进行 书写类表演的重要因素。在访谈中的部分片断:
“针对于学生的作品,我通常会进行口头表扬,当遇到特别出色的书写类作 品,我会在班级群进行公开表扬。做得好的作品,我会直接作为表演道具在班上 使用,学生们对于书写类表演也显得更加有兴趣。 ”(T1)
“学生们做得好的作品,我会给学生加分,但是,学生在作品上花费的精力 很多,所以,他们会选择其他容易得分的方法进行加分,激励学生的作用不是很 明显。 ”( T4)
可以发现,没有一定的评价依据,对学生评价是很模糊或者不认真时,学生
的创作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会削弱学生在书写类表演中的表现。
第四章 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改进策略
表现自己是人们的天性,低年级小学生相对成年人来说具有更强的表演欲 望。在此基础上,他们更加乐意通过表演故事、演唱歌曲等方式在同龄人中突显 自己,因此,表演这一教学方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①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应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通过肢体语言,在结合其年龄与 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趣,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一节 情景类表演的应用改进策略
一、加强学生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克服学生胆小的心理,在平时的词汇、对话和语篇学 习中,教师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发挥创新性思维,开展新颖的课堂活动,并在其 中有效加入表演部分,充分吸引小学生注意,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创造良好的课 堂气氛。从此方面来看,小学英语教师不仅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水平,同样需要表 演力。将英语课打造成表演课的氛围,使得表演成为一种自然状态,学生不再惧 怕舞台,渴望表演。在平时的课堂中,表演做到润物细无声。例如,在三年级第 一节英语课中“Hello”打招呼的单元,面带微笑和孩子们挥挥手“Hello”,大部分 积极的孩子也会反馈并且挥手说“Hello”。难免有极个别的学生开小差,可以说 “Please look at me”继续挥手,热情地打招呼,害羞地打招呼。在自我介绍“I'm...” 后,让学生们和周边的学生一起打招呼, “Hello.I'm...”在前几节英语课中,学生 感受到了英语的与众不同,而且教师引导学生去表演,会发现学生们越来越喜欢 英语课的表演。学生们合作表演的小组中,会提前分成小组,做到“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 “师徒结对”的形式,在群体效应的影响下,班上表演的热情高涨, 参与度高。同时,加强表演的仪式感,在每一次的表演过程中,学生是有收获和 有成就的,学生们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优等生可以从语音语调和表情管理中去
①朱蒲主编.小学英语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上海:髙等教育出版社,2016:13. 细致评价。而稍微弱一点的学生,他们的合作意识或者捕捉表演的每一个细节的 进步,因而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
在表演时,针对于基础弱的学生,教师帮助他们克服不敢演、不敢说的心理。 从知识储备上,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提取出来,进行分步教学与 操练,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运用。①哪怕是一句话的表情引导、肢体语言, 慢慢表演,带动一批学生的表现,再慢慢发展到小组合作,在第一次表演后,教 师给予适时的肯定。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给学生拍些小视频以及照片,用学生 自己的亲身经历做素材,学生获得了关注,积极性会增加很多,同时加强榜样的 力量,情景类表演便有了开展前的良好开端。在每一次的表演中,无论是大型表 演还是课堂中的表演活动,给到学生一种仪式感,例如在开始前,可以简单地介 绍自己,在表演完后,学生们齐声说谢谢,其他同学及时鼓励,会发现表演备受 学生喜欢。
例如在 3 年级教材对话如下:
Dino: What's your name?
Dog: Grr...
Dino: I'm Dino.
What' s your English name?
Dog: Grr...
My English name is Dino.
Tim: Dino!
Grrr...
这是学生接触英语学习的第二单元,学生会进行英语问候,这一个小狗只有 Grrr...的三个拟声词,存在基础好的学生不屑于表演,也存在基础不太好的学生, 不敢演的情况,教师用语言鼓励, SQY 教师在课堂上给大家讲一下角色的重要 性,不在于主演和其他,重要的是能够真正的把此情此景表演出来。孩子们可以 揣测小狗此时的心态,此时他是可怜的还是生气的,孩子们会积极的表演出来, 学生们在表演中体现快乐。 (SQR2020.9)
①徐芸.如何提髙小学英语教学短剧表演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1(09):94-95.
在这样的练习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学生为了 小组荣誉,集体效应使得学生们非常热衷于表演。在这一表演环节结束后,发送 到家长群,家长看到同学们的表现,也会对自己家的孩子给予引导和期望,如此 循环,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加浓厚,增加了参与度,学生学习效果越来越好,班级 的学习氛围会越来越浓厚。
二、整合教学资源
一个好的剧本是表演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选择合适的剧本尤为重要。①如 何选择剧本是英语教师达到较好的课堂表演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教师通 过平时的素材积累,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整合教学资源。课程开发及教 材编写一般遵循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一内容的重复出现也不是简单 的温故,而是内在含义的更新叠加。在现代教育中,一堂课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教师的能动因素尤为重要,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以及课程再造与课程评价都离 不开教师的主观课程开发意识。②因而,在情景类表演中,教师要多挖掘教材, 多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多积累,会发现很多恰到好处的情景,学生自 然而然的表演。在使用情景类表演方式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选 择欲进行的话题,从各个角度以语言交流的方式进行复习,同时进行发散性思维 地拓展,让学生有话可说,表演的内容丰富饱满,过程也不会显得无趣和尴尬。
在一次“同研共享.名师优课”活动中,王教师带来了一堂优质的听说示范课, 教师巧妙地整合了湘少版和外研版关于 season 的主题语篇,通过表演活动让在 座的教师们也感受到了四季的美好,并能自主地使用目标语言描述季节并给出建 议。本堂课不是简单地讲解语言知识,整堂课就像是一场舞台剧,在学中演,演 中学。在课的热身环节中,教师使用了游戏Mirror,通过扮演一个小种子走过四 季的经历,帮助学生放松身体,准备能量预热主题,活跃课堂气氛。紧接着教师 以文本为载体引出重点句型,谈论季节。在最后中,教师让学生们自由选择喜欢 的季节,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身体搭建出了四季的不同元素,学生在有趣的表演 中,学会综合运用语言,并实现了语言的有效输出,学生是全面参与其中。
①刘奈,陈欣.浅谈编导课本剧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辅导员,2002(07):50.
②刘旭.在技术与艺术之间一教师专业素质及其培养[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186.
( WKW202006 ) 从学习的内容出发,小学英语相对简单,却存在大量零碎的基础与交际知识。
从学习的角度出发,散布于整本教材中零星散碎的信息与知识之间,缺乏系统性 与关联性,而单纯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知识时的不 连续性,难以灵活运用,导致“僵尸英语”的产生。①这个时候,把课本知识进行 有效的综合运用,情景类表演则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了。
三、提高对表演的重视度
应该更加重视表演,不让它成为一种形式。西方国家的人们交流时经常会说
“Give me a content.”强调的是情景对语言应用的作用,在没有情景中的对话只是 文字的朗读,不能上升为交流。②首先,增加情景创设的过程,在现有的条件下, 制作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教具,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使用,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面对新颖且生动形象的教具,则会更自觉且更 有兴趣地参加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 如湘少教材中的 Dino,Tim,Peter, Anne,Mingming,Linging 等,整个小学阶段都是围绕着这几个人展开对话和表演, 教师应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可增加课堂活动的沉浸感。教具的自我制作与 使用有利于构建教学情境并进行语言学习和练习。在教学活动中,可使用角色扮 演的方法,戴上头饰等标志性教具开展对话。
在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It's a dog.》LY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了 一位农场主的 画像,还画了相应的简笔画,很快就带着学生们进入到小动物的世界。学生听到 了动物叫声后,教师问“ What's it?”学生便回答“It's a...”当学生答对后,教师和学 生都会送来掌声,并且奖励小动物的头饰给孩子。在最后,所有获得小动物头饰 的同学上台表演小动物,台下的学生猜动物名。在这一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 核心句型“What's it?”和“It's a... ”并且学习会变得很有趣。(LY202010)
另一方面,语言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是蕴含思维和情感的,在教学过程中, 要发展语言文字的功能,不能只重视单纯的语言文字,应该要加强情感的交流, 将自身致力于表演的角色中,做到感同身受,因而领会到台词,配合合适的表情
①谢娜霞,刘兰平.戏剧表演嵌入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08): 246-248.
②李锦伟.表演让小学英语课堂活起来J].考试与评价,2020(10):28.
和肢体语言,进而发挥情景类表演的作用。
第二节 说唱类表演的应用改进策略
一、创编说唱韵律
英语通过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表现出很强的节奏感。通过头韵、尾韵等手段 表现出很强的韵律美,让人联想起轻快流畅的乐曲。①朗朗上口的韵律本身受欢迎 度比较高,加上配上好听的音乐,让英语课变得非常舒服和轻松。在平时的课堂 中,找到与主题相关的韵律诗或者英文儿歌,让学生在律动中学习。和学生一起 打节奏,哼唱享受这份愉悦感。利用英语儿歌,激情激趣,在引导学生学习全新 教学内容时,可运用儿歌等说唱的方式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 在具体进行教唱时,需配以相对应的简单肢体动作,不仅能加强学生们的趣味性, 更能增加学习的有效性。英语教师还可以和音乐教师一起探讨,并得到一些他们 对歌谣教学的想法或建议角度,这种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将对教师的教学有促进作 用。
从“说”方面来看,英语与汉语一样,在读法上存在轻重缓急。轻重节拍, 重读音节和非重音读音节相互交替,则共同组成了英语读法的节奏。具体来说, 音步是英语节奏的基本单位,而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和若干个非重读音节构 成。以每个音步间隔时间大体一致为基础,进行音节调整,如拉长重读音节或对 轻读音节进行压缩,以增强节奏感。因此,在韵律的教学中,要重视语音语调, 不同的语音语调所带来的效果也会不一样。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的第8单元Chant 部分内容:
Kate has a kite
Kate likes the kite.
Kate flies the kite.
Kate runs with the kite.(SHJ202005)
在这首韵律诗中,学生如果都是一个音调,显然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但是,
①甘敏,安福勇.审美培养:英语教学的灵气J].美与时代,2007(07):115-11& 在这首韵律诗中,动词 has、 likes、 flies、 runs 的重读,则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若是在kate或者kite中重读,则是强调了主体和客体两个事物,因而强调的点 会不一样,节奏也会不一样。另外,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教师只是单纯追求说 唱声音大,学生没有内化知识是完全不可取的。在歌谣中操练句型能减轻学生的 心理负担,因为这些内容往往简单易学,琅琅上口,深受喜爱。此方法能在掌握 句型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在说唱类表演中的动作也 是必不可少的,还是之前的chant内容,在has可以做出有的动作,likes是爱心 形状,flies是飞的动作,runs做跑步状,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增强了说 唱表演的趣味性。 “TPR 教学法在语言学习中的注重点在于互动,需充分调动学 生们的各个肢体器官,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内,尽量做到眼、手、心的相互配 合并实现全身动作反应,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①因而,每一次的韵律都是精 心设计,加上相应肢体语言和动作,使得说唱类表演更加具有艺术性,师生共享 英语说唱之美。
二、精选和改编说唱内容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通过改编说唱内容进行提升。 “Skehan 认为:所谓的 '运用能力',既不是能力(competent),也不是能力表现(performance)。”同样的, 音乐与语言相互配合的能力也通过改编说唱内容进行提升。②说唱类表演是一种 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难点, 英语课和音乐课不一样,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严格控制教学时间和教 学的进度。选歌曲需要切合课堂教学主题,歌曲的选择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歌曲中出现的部分语言知识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迁移,从而形成联结。从英 语歌曲的选择出发,需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从而选择相对适应的歌曲内容。在 此基础上,对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进行全面考察,对英语歌曲进行选择,标准为难 度适中,不可太简单,会无法引起学习兴趣,也不可太难,容易丧失信心。从课 程教学的重心考量,英语歌曲只是教学辅助工具而不是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目
①朱萍,张英.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4.
②Skehan P. Analysability, Accessibility, and Ability for Use[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91-106.
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选用的歌曲一定要 内容健康、旋律优美、基调高昂,必须紧扣教学的内容。教唱英语歌曲尽量运用 现代教学媒体,或通过深情并茂的表演进行,这利于把握学生们的注意力,以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并不是简单的活跃课堂气氛,更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 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和提高自己这方面教学 的能力和水平。小学英语教学中知识为学习目标,将音乐融入教学的情况下,增 加课堂魅力的同时更达到了情感收获,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让音乐充满课堂, 使音乐服务教学,二者的有机融合,令学生们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最终达到寓教 于乐的目的。
很多英语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积极使用现成的chant,但更多的是“拿 来主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比较受限,只是停留在书本中的chant, 没有和其他学习内容形成很好的链接,在课堂中,学生应学会思考,教师应该给 到学生思考和创作的空间,从而达到启发智慧的教学目的。说唱类表演可以帮助 学生理解教学主题,并以此形成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的学习策略。教师 不是拘泥于课本知识,教师的创新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味地纯模仿, 以留白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因此,在长期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开阔。 在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 A 部分呈现如下:
-Is this a...(留白形式)
-Is this an...
-Yes, it is. /No, it isn't.
在教师板书的示例之后,给到学生思考的空间,知识再一次巩固和强化。
-Apple, apple.Is this an apple?
-Yes, yes, it is.
-Rabbit, rabbit. Is this a rabbit?
-Yes, yes, it is.
-Car, car,.Is this a car?
-Yes, yes, it is.
-Pencil, pencil .Is this a pencil?
-No, no. It isn't. It's a pen.( HL202004)
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超出本元的话题认知,从书上的内容拓展到其 他知识,从水果类到动物类、文具类、公共交通工具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和拓展。
三、丰富说唱形式
任何学习方式都不能一成不变,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要多样丰富。在说唱类 表演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将枯燥的英文单词句型直接转化为形式多样的说唱 形式,将语法改编成说唱形式。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是个人创编,不禁锢学生的 想法,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配合肢体语言是一种有效的练习方式。还可以是全 班共同练习,在学习了“It's a mouth”单元,挑选一个同学上台说指令,“Touch your eyes” “Touch my eyes” .在这全班参与说唱的过程中,学生边做动作边进行说唱, 有趣还有效,在说唱过程中,低年级学生还能够用中文辅助说唱。在三年级第一 单元《Hello》中,同学们,学会了打招呼,可以中英文夹杂练习,熟人相见说 声“Hi”.分别时候说“Bye-bye ”早上见面说声早“Good morning!”平常见面问候好 “Hello, hello, how are you?”在课堂中采用男女生接龙的说唱形式,在《Iamaboy youareagirl》的演唱歌曲中,学生们分角色演唱,兴趣浓厚。另外,在说唱表 演的活动形式上,可以是“I say you do."“I do you say ”“I say you draw”在你演我 说或者我演你说的环节,学生们会乐在其中。以《It'samouth.》为例,学生一个 演一个说,课堂非常活跃。采用蒙眼画画的方式,学生蒙着眼睛,一个学生说口 令,几个同学在黑板上画,这些都体现了英语的趣味性,同时,说唱类表演和游 戏法的结合,使得课堂增色不少。说唱类表演本身的内容就很丰富,最常见的就 是chant和英文歌谣,这是教材中常见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融入韵律词或绕口 令这两类音乐元素是培养学生英语说唱能力的最佳方法。①说唱表演的形式还可 以是英文小短诗、英文绕口令以及英文指令。这对于平时不敢开口大声说英语的 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愉悦地练习过程,说唱使得僵硬的文字变得活灵活现。例如, 在三年级下册,在学习 white、green、red、yellow、blue、black 颜色单词时,教
①钟华慧.音乐元素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Colors》儿歌,歌曲中Blue blue is the color I see.If you are wearing blue then show it to me ,stand up and turn around.在教唱完后, 让全体学生 展示歌词出现的颜色,学生们会自己观察自己的衣服,并且在欢唱中表演起来, 学生们学得不亦乐乎。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所有形式 和内容都是为达到教学目标。
第三节 书写类表演的应用改进策略
一、培养学生思维
思维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保持严谨学习态度等方面发挥 着积极的作用。①在书写类表演中,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利用英语文字进行表情 达意。学生的英文思维得到了培养,进而有利于英文文章的书写。另外,英文书 写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②学生在书写时,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 对于初学者来说,书写 26 个字母容易和汉语拼音混淆,先要教清楚每个字母的 读音和写法。同时,教师自己能书写漂亮的英文字,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重视 英文书写的美观度,具有对字体的审美思维,这对于中文字的书写都会有积极影 响。另外,低年级学生的直观思维比较明显,他们容易受直观教具的影响,而且 非常好动,学生不可能一节课都那样规规矩矩的坐在那听课,所以英语教师要让 学生适时动起来。在学习字母时,通过步骤教学,领会了字母书写的要点后,字 母教学可以更加有趣化,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创作出一套字母体操法。学生能巩 固所学的内容,当学生在做的时候,其实脑海中就闪现出字母的形状,学生在乐 中学,学中乐。
“在课堂上,我和学生们一起创作字母手指操,让学生思考起来,把A字母 比作尖尖的铁塔,C字母比作月亮L字母比作一只长袜。。。。。。在字母创意 大赛中,学生们的作品也是非常出彩,在学生的心中,字母变成了世界上一个个 生动灵敏的小生物啦。 ”(T1)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形象的思维帮助学生记住字母。在书写
①韩蓓.思维培养策略探究——以小学英语课程为例J].小学生(中旬刊),2021(04):53.
②戴雪芳.让美丽在笔尖跃动——谈如何提髙小学英语写字水平J].考试与评价,2016(03):89. 表演这一方面,鼓励学生敢做、会做和想做。在起初,允许学生犯错,鼓励大胆 想象,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熟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说唱类表 演与音乐学科产生紧密联系,那么书写类表演则和美术学科紧密相关,学生将课 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这是学生 逻辑思维和审美能力的体现。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将书本知识进行归 类和总结,帮助学生进行分门别类,因而,培养了学生思维,再配上合适的图片, 书写类表演的作品便是一个个精品之作了。
二、通过体验获得内驱力
英语的学习变得趣味化,就应该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和体验。在小学英语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应用体验式教学理论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 通过巧妙设计英语体验式作业,从而教学环节与体验式教学理论达到有机地结 合,这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①书写 类表演是英语体验式作业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常规书写作业的一种补充,它弥 补了单一化抄单词和句子的弱点,使得书写更加趣味化。另外,活动课程强调学 习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学生身心体验和动手实际操作。②书写类表演有利 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自制生词卡片辅助教学。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一 定数量的生词,课堂上,教师带动学生制作生词卡片,既可巩固生词,还能够直 观的学习知识,使教学真正达到方便、快捷、高效。通过卡片活动,调动学生积 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有时根据教学的需要,依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制作挂图, 够激发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直观化。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根据课本内容, 自制小插图和自然拼读小绘本来激发兴趣。由于课本上有的文本内容和插图不能 很好地对应,于是将书本上的内容改编成简单的绘本,让学生设计出图文并茂的 绘本,这样增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增添了学习中的乐趣。设计 艺术字、英文海报、自制表演道具、画思维导图,都丰富了书写类表演的内容, 学生体验了书写类表演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书写类表演也自然变得有趣。把学 生平时的创意作品都收集起来装订成册,在班级或在学校橱窗中展现出优异作
①林志芹.体验式教学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7):31.
②张传燧.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_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8. 品,学生会在体验中获得内驱力。在下面一幅幅精美的书写类表演中,字母宝宝 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A变成了小企鹅,L变成了毛毛虫,S变成了小蛇, 学生们在体验中感受快乐和成就感,对书写类表演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图 4-1 学生书写类表演作品
三、教学评价科学有效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 励、唤醒和鼓舞。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变得尤为重要。教学评价作 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其同样可记录学生成长。①教师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 影响很大,尤其是小学生,在向师性的影响下,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成长作用很 大。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尽量做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包括评价语言方面,针对 于具体方面做出针对性的评价,在书写类表演中,学生获得表扬的具体点有书写 工整、书写有进步、作品有创新、作品精美、作品的实际意义很大,评价学生一 定要夸到点上,教师应该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另外,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 价前先统一评价标准,以达到客观公平的目的。在评价方式中可采取教师评价, 优秀的作品不仅仅是英语教师知晓,还可以和其他教师一起分享,发现学生的闪 光点。自我评价,学生自己点评自己的作品,生生评价,同伴之间的评价对学生 的激励作用也是很大的,当然,在生生评价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并及时做好补充。 评价内容的选择可以注重多元性,不仅仅是书写类表演的作品,书写表演中的文 字、创新、配图都可以进行评价,还可以是作品展示的用心和认真态度。再者, 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评价的时效性,时间久了,学生对其重视度会下降。注
①周云.课堂评价在小学英语课中的作用研究一让魅力评价玩转小学英语课堂J].教学实践研 究,2014(6):241.
重评价的发展性,教书育人,学科教学最终都要回归到育人,鼓励学生观察生活、
进行优秀作业成果展示,给到学生一个公众表扬的机会,将优秀作品展示在班级 文化墙上,供其他学生观摩和学习,因而学生在鼓励中更加获得成就感。在访谈 中,教师分享到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一次,我经过教室,看到几个同学手上有漂亮的蝴蝶造型、老虎造型,夸 赞了这几个学生,想借用这些造型做表演工具,没想到第二天,其他几个同学还 主动做了小狗、小猫和小兔子的头饰给我,发现原来一次不经意的夸赞,可以对 学生的积极性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T2)
总之,在评价书写类表演时,以激励正面的评价为主,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 意见,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这样学生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从而学生在书写类 表演中感受到书写之美和学习英语的快乐。
结语
小学低年级英语应在注重教学结果的同时,寓教于乐,保证课堂的积极性与 愉悦性。坚持乐中学、学中乐的教学方法,从教学需求与学生兴趣出发,充分调 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达到轻松教学、快乐学习的目的。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了解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并且找到了具有研究价值的 新问题,从情景类表演、说唱类表演、书写类表演三种方式深入展开,结合四位 教师的访谈和9个教学案例,分析出三种不同方式在应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针 对于不同的问题,进行归因后再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笔者希望教师在课堂中应 用表演形式时,可以反思课堂中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优化表演 在教学应用中的实际效果。
但是,由于笔者的学识和实践经历的局限性,虽然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是 还存在许多缺陷。本研究尚不全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了解相对较少,就此方面 需加强自身知识结构积累并进行补充。访谈的4位教师是在学生人数为600~700 的小学工作,搜集的资料不够全面,并不能代表所有规模的学校,因而研究对象 有限。本人的观点和思维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表达不够明确,有的结论还需要进 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总之,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改进策略研究,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 中去,依托实践经验结合理论知识,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开发,向更加成熟地阶段 迈进,而我也会坚定自己的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继续深入表演的理论,总结经验, 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英语教育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李政涛.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巧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7.
[2]刘旭.在技术与艺术之间——教师专业素质及其培养[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18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11.
[4]朱蒲主编.小学英语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上海:髙等教育出社,2016:13.
[5]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朱萍,张英.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4.
[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8-229.
[8]Larsen Freeman.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178-183.
[9]Richards. J. C.&Charles,L.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M]. Ca 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124.
二、期刊类:
[1]何花.小chant,助小学英语课精彩纷呈[J].校园英语,2021(01):165-166.
[2]宋雅琳.如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小学英语日常教育教学中[J].校园英语,2021(02): 16 4-165.
[3]韩蓓.思维培养策略探究一以小学英语课程为例[J].小学生(中旬刊),2021(04):53.
[4]沈炜.论短剧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界.2020,(43):44-45.
[5]李锦伟.表演让小学英语课堂活起来[J].考试与评价,2020(10):28.
[6]李意新.小学英语教学中chant创编及应用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20,(09):37-43.
[7]潘小兰.浅议短剧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画刊(髙级版),2020(10):79.
[8]徐璐.让Cartoon time表演融入小学英语低年段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20,(30):36-37.
[9]濮静雅.浅谈情景剧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J].智力,2020,(21):153-154.
[10]史玉萍.英语情景表演教学法初探[J].英语画刊(髙级版),2020(07):100.
[11]袁月青.小学英语教学中表演教学方法研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3.
[12]李艳.谈谈小学英语教学的“学用结合,以用促学”[J].情感读本,2019(23):50.
[13]刘凤维.情景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08):114-115.
[14 ]马玲玲.小学髙年级英语课堂表演教学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08):84.
[15]田丹.短剧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245.
[16]赵德妍.浅谈短剧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7,(02):62.
[17]马爱梅.小学英语教学的多模态话语符号分析及应用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 33 (02):87-91.
[18]佚名.教唱小学英语歌曲的五种“表演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78(1):15-16.
[19]徐群.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中表演教学方法探究[J].新校园(读),2017(12):81.
[20]陈云秀.短剧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情感读本,2017,(17):4.
[21]赵德兰.浅谈情境教学法在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6
2-63.
[22]刘杨.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6(18):72-73.
[23 ]林志芹.体验式教学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7):31.
[24]戴雪芳.让美丽在笔尖跃动一谈如何提髙小学英语写字水平[J].考试与评价,2016(03): 89.
[25]谢娜霞,刘兰平.戏剧表演嵌入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人才资源发,2016(08):246-248.
[26]徐燕.浅谈小学英语chant多种教学[J].校园英语,2015(18):136.
[27 ]宰华平.谈谈课堂表演预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学政治教学考,2014(23):26-27.
[28]林立芹,申平平,古丽丽.课堂表演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5(02):145-146.
[29]周云.课堂评价在小学英语课中的作用研究一让魅力评价玩转小学英语课堂[J].教学实践 研究, 2014(6):241.
[30]石小芸.用表演提髙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J].教书育人,2013(17):66-67.
[31]许建明“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
13(01):48-50.
[32]史淑云.教学不能追求表面热闹[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3(04):48.
[33]卢小玲“以生为本”理念下的英语课本剧表演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12(Z1):
65-67.
[34]毛蕾蕾.美丽的书写:英语画一小学英语作业书写新形式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2(04):
30-31.
[35]苗苏莉.刍议在课本剧选材中提升师范生阅读鉴赏能力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 29(01):118-120.
[36]熊能.中英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成功(教育),2011(04):12.
[37]赵专.寓教于乐之Chant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1(01):112-113.
[38]刘娟.简论髙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表演情境的创设[J]英语教学.2010.(5):40-41.
[39]陈兵.小学英语说唱活动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03):40-44.
[40]胡志岩.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英语教学[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0):44.
[41]甘敏,安福勇.审美培养:英语教学的灵气[J].美与时代,2007(07):115-118.
[42]顾晓乐,黄芙蓉,王松.合作学习与情景剧表演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讨论J].国外外语教 学,2004(02):57-63.
[43]林文义.英语韵律在现代语音教学中的作用[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02):55-5 8.
[44]刘奈,陈欣.浅谈编导课本剧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辅导员,2002(07):50.
[45 ]戚跃春.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的美学特征[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1(04): 151- 157.
[46]张兰珍,苗秀楼.英文诗歌韵律浅谈[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79-81.
[47]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09):3-8.
[48]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3.
[49]Skehan P. Analysability, Accessibility, and Ability for Use[A].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91-106.
三、学位论文:
[1]郭淯佳.学生表演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陈秋露.学生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白位翔.英语短剧表演在小学教育中的发展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4]邱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5]黎爱玲.英语表演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
[6]李峰.表演式教学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中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8.
[7]刘璧君.小学语文表演式教学的运用[D].洛阳师范学院,2020.
[8]薛芬.短剧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9]王慧梅.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课文对话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10]周艳.湘少版小学英语教材语用失误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8.
[11]钟华慧.音乐元素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四、其他类: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2.
[3]Dodson.Sarah L(2000).FAQs:Learning language through Drama Texas Foreign Language Conference Texax, 2-5.
[4]Nellie McCaslin, Creative Drama in the Classroom and Beyond,(USA) Longman Publishers. 1996.
[5]Athiemoolam L.Drama-In-Education and Its Effectivedess in English Second/Foriegn Lan guage Classes.The First International Languge Learning Conference (I L L C).2004.
[6]Sui-Sang Mok. Using Drama Activities to Teaching English in the Hong Kong Classroom GSTF Journal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s,December 2012,Vol.2 No.1.
[7]Paul Davies .The Use of drama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TESL Canada Journal, Nov 1990,Vo18,Issuel, P8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