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4 10:12
目 录
1 导论.............................................................................................................................. 1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选题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内研究现状.......................................................................................... 2
 1.2.2 国外研究现状.......................................................................................... 3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4
 1.3.1 研究框架.................................................................................................. 4
 1.3.2 研究方法.................................................................................................. 5
 1.4 创新之处............................................................................................................ 5
2 网络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概念阐释.................................. 7
 2.1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7
 2.1.1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相关论述.......................................................... 7
 2.1.2 网络心理学关于网络行为的相关论述.................................................. 8
 2.2 核心概念及其关系.......................................................................................... 10
 2.2.1 亚文化、网络文化与网络亚文化........................................................ 10
 2.2.2 网络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主流文化............................................ 11
 2.3 网络亚文化主要表现形式与特征.................................................................. 12
 2.3.1 主要表现形式........................................................................................ 12
 2.3.2 主要特征................................................................................................ 13
 2.4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 15
 2.4.1 思维活跃性与判断片面性.................................................................... 15
 2.4.2 信仰多元化与行为非理性.................................................................... 15
 2.4.3 生活网络化与心理迷失性.................................................................... 15
 2.5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16
3 网络亚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困境.................................................... 18
 3.1 教育环境: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 22
 3.2 教育载体: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 23
 3.3 教育者: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难度...................................... 24
 3.4 教育功能:削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 28
 3.5 教育效果: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29
IV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4 网络亚文化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原因................................................ 32
4.1 国家与社会管理层面...................................................................................... 32
4.1.1 网络环境治理不完善............................................................................ 32
4.1.2 社会主流文化引导性不够.................................................................... 33
4.2 学校与教育者层面.......................................................................................... 34
4.2.1 对网络亚文化的理性认识不足............................................................ 34
4.2.2 高校网络文化教育的不足.................................................................... 35
4.2.3 传统的机械化教学与新媒介网络时代脱节........................................ 36
4.3 受教育者层面.................................................................................................. 37
4.3.1 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媒介素养较差.................................................... 37
4.3.2 思想的反叛性和迷失性加剧心理问题................................................ 38
4.4 网络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冲突.......................................................... 38
4.4.1 虚拟性与现实性.................................................................................... 38
4.4.2 颠覆性与正面性.................................................................................... 39
4.4.3 娱乐性与教育性.................................................................................... 39
5 解决网络亚文化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对策........................................ 41
5.1 教育环境:加强教育环境治理,握牢思政教育网络话语权...................... 41
5.1.1 加强网络空间环境治理,完善网络立法与监管机制........................ 41
5.1.2 利用有利的网络亚文化平台宣传主流文化,掌握话语主动权........ 41
5.1.3 优化高校文化育人环境,完善课程和教育考核体系建设................ 42
5.2 教育载体:利用网络媒介载体,充分发挥文化活动载体作用.................. 43
5.2.1 转不利为有利,提升网络亚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性........................ 43
5.2.2 利用网络媒介和活动载体,加强高校普法教育工作........................ 44
5.2.3 发挥文化活动载体的宣传作用,进一步增强主流文化引领性........ 44
5.3 教育者:提升网络素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调节与转化功能.................. 45
5.3.1 提升网络素养,加强对网络亚文化的理性认识................................ 45
5.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接轨时代,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 46
5.3.3 高校辅导员明确定位,关注学生,加强工作积极主动性................ 46
5.4 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主动增强自身网络素养...................... 47
5.4.1 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提升网络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 47
5.4.2 主动寻求心理疏导,培育健康平和的网络心态................................ 48
5.4.3 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 49
6 结语............................................................................................................................ 50
参 考 文 献.................................................................................................................... 52
V
目录
附录 1............................................................................................................................... 57
附录 2............................................................................................................................... 62
致 谢.......................................................................................................................... 72
VI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TABLE OF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1
1.1 Study background and Study significance..........................................................1
1.1.1 Study background.....................................................................................1
1.1.2 Study significance.....................................................................................2
1.2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y status......................................................................2
1.2.1 Status of domestic study...........................................................................2
1.2.2 Status of foreign study..............................................................................3
1.3 Study framework and Study methods.................................................................4
1.3.1 Study framework...................................................................................... 4
1.3.2 Study methods.......................................................................................... 5
1.4 Innovation points................................................................................................ 5
2 The theory and concept interpretation of Network Subcultur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7
2.1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thesis study...................................................................7
2.1.1 Relevant discussions on the Princip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7
2.1.2 Relevant discussions on Internet behavior in Internet psychology.......... 8
2.2 Core concep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10
2.2.1 Subculture, network culture and Network Subculture............................10
2.2.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Sub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ainstream culture..............................................................................11
 2.3 Main manifes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Subculture..................... 12
 2.3.1 Main manifestations............................................................................... 12
 2.3.2 Main characteristics................................................................................13
 2.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ought and behavi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15
 2.4.1 Thinking activity and one-sidedness of judgement................................ 15
 2.4.2 Faith diversity and Irrational behavior................................................... 15
 2.4.3 Life networking and psychological disorientation................................. 15
 2.5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Internet Era............................................................................................... 16
 3 Difficult situations brought by Network Subcultur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18
VII
TABLE OF CONTENTS
3.1 Education environment: it impacts the network discourse pow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22
3.2 Education carrier: it impacts the traditional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23
3.3 Educators: it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the 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24
3.4 Educational function: it weakens the regulation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28
3.5 Education effect: it dispels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29
4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 situa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aused by Network Subculture........................................................ 32
4.1 National and social management......................................................................32
4.1.1 Network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not perfect.................................32
4.1.2 The social mainstream of culture is not guiding enough........................33
4.2 The school and educator leve........................................................................... 34
4.2.1 The rational cognition of the Network Subculture is insufficient.......... 34
4.2.2 The deficiency of network culture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35
4.2.3 Traditional mechanized teaching is out of touch with the era of new
media network............................................................................................................ 36
4.3 Educatee level...................................................................................................37
4.3.1 Network information discrimination ability and media literacy are poor37
4.3.2 The rebellion and disorientation of thought exacerbat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38
4.4 The conflict between Network Subcultur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38
4.4.1 Virtuality and reality...............................................................................38
4.4.2 Subversive and positive..........................................................................39
4.4.3 Entertaining and educational.................................................................. 39
5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difficult situa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aused by Network Subculture...................................41
5.1 Education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and firmly grasping the network discourse power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41
VIII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5.1.1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yberspace and improving
the online legislation and regulation mechanisms......................................................41
5.1.2 Using beneficial online sub-cultural platforms to propagate mainstream
culture, and grasping the initiative power of the discourse........................................ 41
5.1.3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and education assessment
systems........................................................................................................................42
5.2 Education carrier: making use of the network media carrier,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ultural activity carrier..................................................................................... 43
5.2.1 Turning unfavorable into favorable, and enhanc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Network Subculture................................................................43
5.2.2 Using network media and activity carriers to strengthen law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44
5.2.3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publicity role of the carrier of cultural activities44
5.3 Educator: Improving network literacy, strengthening the reg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unc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45
5.3.1 Improving network literacy and strengthening rational congnition of
Network Subculture....................................................................................................45
5.3.2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er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integrate with The Times and improv the affinity and pertin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46
5.3.3 College counselors have a clear positioning,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work initiative............................................................................... 46
5.4 Educatee: establishing correct network values,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enhance
their own network literacy.................................................................................................47
5.4.1 Strengthening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improving network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media literacy......................................................................47
5.4.2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seek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cultivating a
healthy and peaceful network mentality.....................................................................48
5.4.3 Establishing correct network value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culture..................................................................................49
6 Conclusion..................................................................................................................50
References........................................................................................................................ 52
Appendix1........................................................................................................................ 57
IX
TABLE OF CONTENTS
Appendix2........................................................................................................................ 62
Acknowledgement............................................................................................................72
X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表目录
表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19
表 3.2 “调查对象的身份与上网目的”.............................................................................. 19
表 3.3 “网络亚文化认知情况”.......................................................................................... 20
表 3.4 “网络亚文化认同度”.............................................................................................. 21
表 3.5 “网络亚文化认同度”.............................................................................................. 21
表 3.6 “网络话语权”.......................................................................................................... 22
表 3.7 “教育载体”.............................................................................................................. 24
表 3.8 “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问题”...................................................................... 25
表 3.9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7
表 3.10 “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 28
表 3.11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30
表 3.12 “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 30
XI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信息化社会,网络已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部分,几乎人人都是互联网人。近来的
俄乌事件引发多方关注,中国的微博平台成为俄乌两国的舆论战场之一,西方一些驻华
大使馆也使用微博账号进行公开表态,甚至还出现一些账号在微博热搜上浑水摸鱼地发
表政治立场错误的观点,并企图分裂中国大陆与台湾。可见,牢牢把握网络平台这一舆
论阵地的重要性。党中央明确提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①网络安全不仅关乎网络本身的安全,还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失去网络主权,网
络安全也就失去了根基。这也再次说明网络环境的重要性。而对网络文化来说,网络信
息化的迅猛发展,虽然给网络文化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挑战。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
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②网络亚文化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网络文化形式。网络亚
文化由于自身的边缘性、娱乐性等特点以及丰富且多变的表现形式,深受大学生群体的
喜爱。大学生群体又正处于成长的过渡期,面对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难以准确分辨不
良网络文化。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人际情感关系等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大学生群体
在相对隐匿的网络空间中寻求“归属感”“刺激感”和精神满足感。长此以往,如若不
加以引导,容易导致大学生群体沉溺于网络世界,越来越疏离实际生活的情感交流,也
会产生抑郁、焦虑、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而且部分网民在网络中“肆无忌
惮”地发表过激言论,引起情绪对立,比如近来的“丰县生育八孩女人事件”确实反映
了社会问题,虽然网络舆论基本都是正面话语,但是仍旧有反社会群体趁此制造阶级或
性别对立,这就容易误导部分青年大学生群体。还有一些网民存在违反法律和违背道德
的网络失范行为,导致网络环境“乌烟瘴气”,这也会给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不
同程度的影响。“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的重要
力量,我们必须重视和警惕网络亚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一种社会实践活
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和实质。③在网络亚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
①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01).
②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③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8.
1
1 导论
教育①的教育环境、教育功能、教育者等都受到了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实效性降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
指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
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
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②因此,为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律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促使网络文化朝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的方向发展,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这也必须对网络空间、网
络亚文化进行相应的治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做出因时而动的改变。
1.1.2 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面对网络亚文化冲击,研究网络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不但可以深化网络亚文化的相关研究,还可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
实践意义:研究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可以促使
教育者更好地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点,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并利
用大学生所关注的网络亚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以此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还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价值困惑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
升自身网络素养,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对网络亚文化的研究
一方面,大部分来自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专业的学者,他们主要从微
观角度集中对网络亚文化的事件研究,比如,IG 夺冠刷屏(李巧玲,2019)等;或者
是对网络亚文化的现象进行研究(王凯,2010),具体来说有网络流行语(毕亮,2018;
章文宜,2019;蒋建国,2021)、网络恶搞(夏倩倩,2014;胡疆锋,2007,2016;姜
云耀,2020)、颜文字(靖鸣,2020)、丧文化(滕国鹏,2020)、饭圈失范(栾轶玫,
2020)等。这些学者都是在新媒体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对网络亚文化所表现出的特点,
以及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主流价值观等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另一方面,目前网
络亚文化由于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也多为青年亚文化。
① 注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涵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央 16 号文件在具体表述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时,既论述了思政理论课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也论述了关于党团活动、工作队伍
建设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所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使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词。
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
[EB/OL].2021-9-15.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719/99028.shtml
2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学界主要探寻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关系(杨剑,2020;张洪兵,2020;孟晔,
2020;吴广丹,2019;谭彬彬,2018;韩文娇,2018);或者挖掘网络亚文化的衍生关
系,比如(莫茜,2009)探析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关系,(陈霖,2013)挖掘新媒体
与亚文化价值取向的关系,以及(马中红,2015)把商业与亚文化现象联系起来,等等。
(2)对网络亚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研究
学者直接研究网络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成果较少,如谭彬彬,2019;
马洪彦,2018;霍圣录,2013。(王江海,2019)研究了网络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造
成的困境,主要为思政教育话语权被抢夺、思政教育意识形态性被模糊化和大学生主流
价值观被消解。然而这些研究文献缺乏对负面影响与困境的总结。除此之外,少数学者
还研究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等产生的影响(张洪兵,2020;骆心怡,2019)。大多
数学者探索的是网络青年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牟慧欣,2020;吴广丹,
2019;韩文娇,2018;周亚,2018),极少数学者(张琪,2020;谭彬彬,2018)单从
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研究,或者探讨网络青年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生成(杨慧民、
樊亚茹,2020)。在探讨网络亚文化或网络青年亚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
时,学者们主要探讨了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张敏,2020;陈平等,2020;刘迎春、陈
丹,2020;赵东阳,2019)、或者价值观认同(王夫营,2017)、或者文化环境(沈国
权,2002;张耀灿,2015;左菲,2019)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现有的文章来看,在探讨
解决对策时,主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主流文化引导、提高网络信息素养、加强对网
络亚文化的理性认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比较广泛的研究(谭彬彬,2019;
马洪彦,2018)。
综上,虽然国内对网络亚文化的研究数量较多,学者分别以不同的视角对网络亚文
化进行了探究,为网络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借鉴意
义。但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网络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结合,以及直接
探析网络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困境的研究成果比较少,缺乏总结性的研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886 年,就有学者研究“亚文化”的概念,比如(Milton·M·Gordon,1947)主
要从文化分支、附属文化的角度界定亚文化概念;(莫里斯·迪韦尔热,2007)认为“亚
文化”可以等同于“反文化”的概念。除此之外,有学者还将亚文化与青年相结合来研
究。网络亚文化流派则主要集中于芝加哥学派和伯明翰学派。(安迪·班尼特,2012)
指出,芝加哥学派的罗伯特·E·帕克认为由于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变化,传统的社会结
构和道德秩序遭到冲击和瓦解,导致美国产生大量越轨亚文化行为群体。伯明翰学派的
(Dick Hebdige,1979)吸收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和文化抵抗思想,并通过符号学理
论来试图挖掘弱势群体潜在的“抵抗”能力。
3
1 导论
网络亚文化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流行网络文化”,以网络为主战场,
结合文艺学或者新闻学的专业学科术语,对网络文化进行论述。如大卫·贝尔就把该研
究分为“网络女权主义”等多个论题。第二阶段是“网络文化研究”,集中于网络隐匿
性等特性,比如卡尔拉·G·萨莱特把网络社区文化的特征作为研究对象。第三阶段是
“网络文化和亚文化批判性研究”,在网络文化中,学者将亚文化纳入其中,主要与青
年亚文化联系(唐·泰普斯科特,2009),研究大众在网络影响下如何生存;(安吉拉·默
克罗比,2000;约翰·费斯克,2001)则聚焦于探究影响亚文化形成和传播的文化思想
因素,比如,消费主义思潮和后现代思想。除此之外,基于互联网社区的环境,有学者
分析网络黑客亚文化(Krasnopyorov P,2016)、儿童情色亚文化(Eva F·Nisa,2013)
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印尼蒙面女性如何通过网络创造和维护亚文化的问题(Jeremy
Prichard 等,2011)。
因此,从国外研究可以发现,国外对亚文化的研究较早,主要是分流派或分阶段对
亚文化进行理论研究,这为网络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国内外
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外研究中将网络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成果相对较少,这
与他们思想政治教育隐性特点相关。国外大多数成果与文化育人或青年亚文化联系在一
起,主要强调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比如,美国和加拿大重视公益服务所衍生出来的社
区精神;韩国青少年开发院这一权威机构主要研究和监测在文化、学校环境等因素影响
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英国以“德智礼学”为出发点,强调要培养和加强学生社会责任
意识和公民意识。
综合上述,国内外研究提供了网络亚文化的研究理论基础,同时国内学者也注意到
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但是直接从网络亚文化角度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研
究较少,总结性研究还有待深化,相关对策分析还有所不足。因此,研究网络亚文化冲
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是必要的。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
第一章,导论。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分析国内外网络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
育方面的研究状况,并阐述论文的研究框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概念阐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相关论述以及网络心理
学有关网络行为的相关论述,厘清网络亚文化的核心概念、网络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与特征,并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从而初步探讨网络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困境探析。在相关概念与论述的基础上,通过抽样调查法进行问卷数据分
4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析,主要探析网络亚文化对教育环境、教育载体、教育者、教育功能以及教育效果造成
的负面影响和困境。
第四章,原因解析。主要从国家与社会管理层面、学校与教育者层面、受教育者层
面,以及网络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冲突来解析产生困境和负面影响的原因。
第五章,对策研究。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教育环境、教育载体、教育者、受教
育者这四大方面开展对策研究。
最后结语,综合总结整篇论文。
1.3.2 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相关的马恩经典著作文献、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权威文
献进行了研究。二是抽样调查法。本文通过抽样问卷的数据,分析和了解调查对象的基
本信息、调查对象对网络亚文化的认知状况等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原因,提出
对策。三是归纳与演绎法。本文基于国内外既有的文献资料,通过实际生活中不同的网
络亚文化相关事例,从个别到整体、局部到全局,归纳分析、提炼出网络亚文化冲击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造成困境的原因以及相应解决对策。
1.4 创新之处
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从网络亚文化的角度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研究。
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不但从教育环境、思政理论课教师、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等多
个视角探析网络亚文化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还基于这些视角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
策。
5
1 导论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导论
核心概念及其关系
相关理论与 网络亚文化主要表现形式与特征
概念阐释
文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教育环境
教育载体
 困境
探析 教育者
 教育功能
教育效果 及
其 对
国家与社会管理层面
原因
解析 学校与教育者层面
 受教育者层面
网络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冲突
教育环境
教育载体 对策
教育者
 受教育者
结语
6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2 网络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概念阐释
2.1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1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相关论述
从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来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
素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
主义而奋斗。”①这一目的主要的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其发展水平,以及教育
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实际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根本任务是培养什
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而网络亚文化群体属于边缘群体,某种程度上是“令人不喜”
的一类特定人群,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的人员中一定包括这一类人,作为思政教育
工作者不可能放弃也不会放弃他们。
从教育功能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个体功能包括生存、发
展和享用功能。个体发展功能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政治方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
精神动力以及塑造个体人格这四个方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品德和促进人的发
展的作用。②这一功能在网络亚文化冲击下有所削弱,主要是因为目前年轻一代的大学 生群体作为“互联网原著民”,他们极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因素的影响,错把一些不良
互联网产物当做精神食粮,从而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行为、人格塑造等方面产生了消
极影响,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生活的调
节功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其主要包括心理调适、人际关系调整、情绪调
控以及利益关系调整。在网络亚文化群体圈层中,网络亚文化既然是属于该群体的精神
食粮以及表达他们利益诉求所呈现出来的文化。那么,网络亚文化必定有调节这一群体
社会生活的作用,这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该群体的调节功能有所削弱。因此,在网络亚
文化削弱思想政治教育调节功能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加需要关注网络亚文
化对大学生群体所产生的影响。
 从教育环境来看,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把它分成了宏观环境与微
观环境,笔者认为宏观环境中的文化环境和大众传播,以及微观环境中学校环境和同辈
群体环境是网络亚文化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面。文化环境对思想政
治教育产生影响,文化环境所具有的创造性和复杂性给网络亚文化提供了挤占思想政治
教育网络发展空间的温床。大众传播中,尤其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网络
亚文化借助于网络的发展,它所表现出来的反叛性和媒体性也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和社
①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9.
②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4-76.
7
2 网络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概念阐释
会主流文化的网络话语权。“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复杂的社会生活在学校环境中会
有所反映。”①网络亚文化群体是以大学生为主,大学生群体的日常学习、生活基本都
处于学校环境。大学生群体之间如果相互“安利”网络亚文化,比如结伴通宵打游戏或
无底线追星,大学生群体同辈之间又具有无形的信任关系,致使他们容易受到网络亚文
化同辈群体所带来的不知不觉的不良影响。
从教育主体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受教育者主要是青年大学生群体,教育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者,本论文主要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面对网络亚文化的冲击,
我们不能单一地从教育者或者受教育者层面去进行研究,而要综合两者来进行论题研
究。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教学之前,要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点,认识大
学生群体所追捧的网络亚文化的独特性,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以便更好地结合思想
政治教育内容进行针对性知识教学。除此之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的“润滑剂”。②如今的师生关系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者不仅要具备过硬专业能力,还要发挥人格魅力,用课堂以外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
备以及融合受教育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知识拓展,加强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对话,减少情
感交流障碍,从而增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从教育载体来看,活动、文化、网络等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某种程度上也
是网络亚文化发展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活动或文化产品,利用隐性与显性
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发挥文化、活动和大众传播载体(如网络、传媒)的教育功能,
从而感染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素
质,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三观,增强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③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需要利用网络载体,进一步在网络空间中发挥它的主导和引领
作用。然而,对于拥有猎奇心理的部分青年大学生来说,依托于网络载体发展的网络亚
文化,不断创造出来的多样化的新产物更吸引他们,促使他们更追捧和信仰网络亚文化。
这导致青年大学生群体对依托传统载体传播且内容相对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
产生一定的抵触和反叛情绪。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发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
作用,也要开展丰富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让较为喜欢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
较为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1.2 网络心理学关于网络行为的相关论述
网络心理学属于心理学领域或心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人处于互联网空间时的心理
①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12.
②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67.
③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48-262.
8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与行为规律。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素养,使其
更好地融入和适应网络社会,从而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②也就是说网络心理学对于研
究网络亚文化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方面,学术界将个体网络行为过程的相关心理学理论分为动机论、过程论以及效
应论。本文主要从网络行为动机论来看,其包括使用与满足理论、沉浸感理论等七种理
论。其中“使用与满足理论”③认为“人们因为有需要才会使用网络,并强调人们的网
络行为与潜在需要有关,包括认知需要、情感需要以及社交整合需要。”④为了满足社
会性发展的需求,大学生群体在认知世界和认知自我方面需要除了学校和家庭教育以外
的知识拓展。在面对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融的时代,当代大学生群体缺乏“人情味”,
他们更多地因为受社会中“利己主义”“躺平”“佛系”等观念的影响,疲于现实的人
际社交,从而越来越“孤独”。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他们在网络上寻求情感交流以及
维系线上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从网络集群行为心理来看,网络集群行为是一群未经组织的网民在互联
网中自发性地参与某一网络事件所产生的行为反应。
⑤比如“227 事件”(也称“肖战事
件”),其就是因明星肖战的粉丝线上大规模集中举报“AO3 同人创作平台”作者所写
的同人小说《下坠》,而引起针对明星肖战长达十个月的大型网络暴力事件。该小说以
明星肖战为原型,因情节低俗露骨、违背常理道德导致肖战粉丝集中举报并控制微博评
论区,从而导致同人圈粉丝、动漫圈粉丝、网游圈粉丝等群体在微博平台上集中联动地
进行“粉丝谩骂大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酵,出现“无底线攻击明星肖战”
现象,微博只要出现负面新闻,哪怕与肖战无关,这些群体也直接将负面新闻与肖战本
人挂钩,并对他进行无底线地诋毁与谩骂。此事件还诱发了“如何界定教师将饭圈应援
文化带进校园的行为”“晨小晨等网友因粉丝网暴而抑郁自杀的假事件”等内容的相关
讨论,各大媒体对此也进行了相应的转发点评。这启示我们在粉丝亚文化中,无论是营
销号的恶意引导,还是粉丝线上集群式控制评论,这些行为不仅导致网络空间乌烟瘴气,
还会致使青少年网民不明真相,盲目跟风,参与“骂战”。
① 周宗奎等.网络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6.
② 翟中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导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2017:36.
③ John·R·Suler. To Get What You Need: Healthy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999,
2(5): 385-393.
④ 周宗奎等.网络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1-32.
⑤ 陈均土.论大学生网上集群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其引导[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0(01):47-50.
9
2 网络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概念阐释
2.2 核心概念及其关系
2.2.1 亚文化、网络文化与网络亚文化
(1)亚文化
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戴维·波普诺指出,亚文化是一种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
形成的群体文化,它不仅具有一定的主流文化特性,而且还包括了没有文化因素的其他
群体的生活方式。①Milton·M·Gordon 在《亚文化概念及其应用》一书中指出,亚文
化是一种差异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分支,它是在不同的种族、地区、宗教等社会因素基
础上形成的。②其还把亚文化看作是由社会组织或团体引起冲突和矛盾而形成的具有一
定的行为规范的文化,是一种带有反社会价值观念的反文化(莫里斯·迪韦尔热,2007)
③,具有颠覆性特征。胡疆锋认为亚文化是一种为了建立自身认同的文化,通过风格化
和另类的方式对主导文化进行挑战而产生的附属性文化方式。④综上,亚文化又称集体
文化或附属文化,指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与社会主流文
化相比,是一种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
(2)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崭新文化,广义上指网民在互联网这一网络空间利用计算机等物质
载体以及信息化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来传播和构造的文化。其在狭义上是将以文字、图
片等符号代码的形式记录下来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精神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人们思
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总和。⑤2008 年 2 月,中央外宣办界定了网络文
化和中国特色网络文化。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网络文化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并通过
图文、音频等方式而呈现的新兴的精神文化产物。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则是在网络实践中
传承和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又
有网络时代精神特性的网络文化,其具有先进性、人民性、时代性和互动性。
⑥⑦
(3)网络亚文化
目前网络亚文化的定义并未统一,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学者认为网络亚文化
是一种与主流文化相比完全负面的文化,是在虚拟网络空间,为了寻求价值观念的认同,
满足自身喜好,一群人以探索网络灰色地带、色情暴力等内容为切入点进行网络社交而
① (美)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第十一版)[M].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1.
② 马中红,陈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2.
③ 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M].杨祖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76.
④ 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8.
⑤ 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2.
⑥ 曲青山.论网络文化及其表现特征[J].青海社会科学,2008,(4):1-4.
⑦ 张慈珍.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刍论[J].学术交流,2012(11):157-159.
10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形成的文化。①还有学者认为与主流文化相比,网络亚文化的内容是开放性、价值凝练
性和分享性的统一。②从网络亚文化的范围界定来看,其是一种生成并借助网络时代以
及网络传播技术发展的亚文化形态,是处于网络信息社会中这一代年轻人,结合真实生
活状态所表达呈现的、具有时代独特性的审美价值观。③因此,与主流文化相比,网络
亚文化可以说是一种补充的文化,其在互联网络空间中所创造的文字语言、作出的行为
等情况被该亚文化群体成员所接受和拥护。
2.2.2 网络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是一种被社会和时代所承认和倡导的精神文化,体现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
形态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④网络亚文化与其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对
立。有的学者认为网络亚文化是一群网民在网络空间的交流平台上,为了宣泄个人情绪
所表达出来的粗俗、色情、暴力的言语行为。⑤某种程度上,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存
在一定的冲突性和对抗性。当社会主流文化为了引导和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
会压制或者取缔网络亚文化;反过来网络亚文化为了保留住自身发展的生存空间,会拒
绝被社会主流文化完全压制到无法生存的状态。然而,两者并不是完全势不两立的,两
者在对抗冲突中还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利用两者有用的、积极的部分。
具体来说,网络亚文化的媒介性和时代性对社会主流文化起到拓展和修补的作用,部分
网络亚文化还能够对主流文化中较为僵化的部分进行创造性地激活、更新和完善。正是
因为互联网新媒介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给网络亚文化向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化提供了可
能,也缓解了两者之间对立的局面。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倡导、维护和促进社会主流文化建设的能动作用,以及引导和规
范支流文化、抵制和取缔逆文化的积极作用。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概念来看,“其
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
践活动。”⑧简而言之,其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所以,在某种程
度上,我国社会主流文化对人所产生影响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过程。
综上,主流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网络亚文化积极“对话”,如今在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秉持单一态度对待网络亚文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要引导
① 芦琦.网络社会中的法律问题及网络亚文化问题探析[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03):25.
② 班建武.流行文化或亚文化——当代青少年文化属性辨析[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05):3.
③ 马中红,陈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67.
④ 孙海亮.网络主流文化与青少年成长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26.
⑤ 倪沫.论网络亚文化群体破坏行为的青春期性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37-40.
⑥ 马中红,陈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69.
⑦ 葛南.浅议主流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68-70.
⑧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
11
2 网络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概念阐释
学生理性正确地辨识网络亚文化。我们警惕网络亚文化的消极部分造成负面影响的同
时,更要学会综合分析和利用网络亚文化的积极部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不断增强大
学生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帮助学生培育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促
使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从而为国家培
育思想积极、心理健康、品格高尚的时代青年。
2.3 网络亚文化主要表现形式与特征
2.3.1 主要表现形式
网络亚文化由于表现形式比较丰富,难以分类,而且网络亚文化目前在学术界也没
有具体分类的标准。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有一篇硕士论文着眼于当时比较活跃的网
络亚文化表现形式,把网络亚文化的主要类型分为颠覆型文化、解困型文化、逃避型文
化和分享型文化。①但是,按照这一分类方法,很多网络亚文化表现形式可能会重叠交
叉或者无法归纳其中,从而无法真正达到分类的效果。比如“粉丝亚文化”就是解困型
与逃避型的重叠交叉,它既能够让部分粉丝群体在面对一些人生困惑时,通过偶像的访
谈节目受到启发,达到解困的效果;也会导致部分粉丝群体在长期疯狂追星后逃避甚至
拒绝现实生活的人际沟通,生活围绕着追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再如,近年流行的“祖
安文化”是一种以网络爆粗口为核心的庸俗的网络亚文化,它不属于该分类的任何一种,
无法归纳其中。因此,笔者根据日常生活的探索以及相关文献查阅,仅列举了以下近年
比较常见且相对影响范围较大的几种网络亚文化表现形式,以此来进行论文研究。
(1)粉丝亚文化
粉丝亚文化寓于粉丝现象之中,一般强调粉丝亚文化是一种对偶像持狂热态度的表
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娱乐圈粉丝无底线追星之中。粉丝亚文化是依附于大众文化而产生
的一种文化形态,但它并非普通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种通俗易懂的市民文化,是
普通百姓能够通过各类娱乐性活动获得精神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约翰·费斯克在《理
解大众文化》一书中指出:“粉丝是过度的读者,其对文本的投入是主动的、热烈的、
狂热的、参与式的。”②他把粉丝亚文化看作对官方文化(即主流文化)的抵抗,认为
粉丝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系统所鄙夷的文化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2)丧文化
丧文化由于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对丧文
化也没有做出一个清晰的定义。综合百度百科和一些学者(朱思良,2018;萧子扬,2017)
给出的解释,整理出“丧文化”的定义:其流行于网络空间,是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
① 骆心怡.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9:16-17.
② (英)约翰·菲斯克著.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3.
12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代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当前青年集体焦虑等精神特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新时期青
年社会心理。其以 90 后和 00 后年轻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生活、
学习、情感等不如意,他们可能就会通过图文符号、视频等多种符号①来宣泄和表达颓
废、焦虑、绝望等消极情绪,从而体现出集体颓废悲观、自我嘲讽意义的亚文化。
(3)弹幕亚文化
弹幕是网络亚文化的典型形态。由于网络平台的虚拟性与隐匿性,弹幕的自由性赋
予了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别的人群生产和传播弹幕的权利,每一位大学生在观
看过程中都能看到那些对观看体验、观看心理等产生消极影响的不良弹幕。一些“弹幕
族”总是喜欢用弹幕的形式在腾讯视频播放、虎牙直播等网络平台发表具有搞笑、戏谑、
谩骂、吐槽等色彩的观点,也不顾对错与否,只为宣泄情绪、表达个性、输出观点和寻
求认同。尤其是“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充斥着满屏的弹幕信息,“弹幕族”长期沉浸于
虚拟世界,便会逐渐缺乏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从而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出
现偏差,社会责任感也逐渐丧失,最终呈现出“娱乐至死”的当代社会文化危机。
(4)动漫亚文化
由动漫产业催生而来的“动漫亚文化”,是指以动画、漫画和游戏(即 ACG)为
核心内容,以及发展相关周边衍生产品的亚文化。它主要在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之中传
播,如今动漫亚文化与动漫产业链的互动已日渐成熟。作为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中流行
的亚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宅文化”,它的核心实质是一种对“唯美”的追逐。
该群体的审美观一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甚至成为一种病态的执着。御宅族对于事
物、情感都有着极为完美的想象,不容有丝毫的破绽。动漫亚文化虽然让大学生的业余
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我国动漫文化是一种以日本动漫和美国迪士尼动画占主导地位的
亚文化。比如,美国迪士尼动画播出的电影真人版《花木兰》删除象征中国传统文化元
素的“木须龙”。我国青年大学生群体在不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参与观看,这会无形之中
腐蚀着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
2.3.2 主要特征
(1)边缘性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中,与社会主流文化相比,网络亚文化处于边缘地
位。网络亚文化群体借着互联网络的“自由度”,通过恶搞、拼贴、调侃等娱乐性方式
来故意疏离、抵抗处于中心地位的主流文化,表达对主流文化的不满情绪,试图打破传
统的主流文化框架和社会秩序,以便宣扬具有个性化的的“狂欢世界”。与社会主流文
化相反的、所谓的张扬个性、独特价值取向、审美方式遭受打击时,这种边缘性的网络
① 朱思良.网络青年的“颓废”与亚文化的风格转向——基于网络“丧文化”的研究[J].东南传播,2018(02):44-47.
② 萧子扬,常进锋,孙健.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J].青少年学
刊,2017(03):3-7+31.
13
2 网络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概念阐释
亚文化群体就会批判和抵抗社会主流文化,并通过反讽恶搞的形式来曲解和颠覆主流文
化,导致主流文化与网络亚文化之间的冲突不断扩大,这使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主流文
化愈发想将网络亚文化压制、边缘化甚至予以取缔。
(2)多样性
一方面,网络亚文化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网络亚文化群体由于性别、性格、爱好
等存在区别,为了释放生活的不良情绪,会通过一些网络语言、符号、图片来表达不同
的情绪和观点。这些情绪和观点会被不同的亚文化群体所接受和认同。这些聚集在一起
寻求共鸣的群体所表达出来的形式也就多样化,比如有恶搞文化、粉丝亚文化、动漫亚
文化、弹幕亚文化、丧文化等。另一方面,网络亚文化的多样性与微媒介平台的发展有
关。网络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抖音、微信等微媒介平台的发展,它们具有信息传播
速度快、内容短小精悍的特点。这些特点既让人们获取信息、接收知识、追求爱好的时
间碎片化,也让很多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接受甚至喜欢这种碎片化的传播方式。
网络亚文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存在于碎片化传播形式的微媒介平台。当大学生群体利用
碎片化时间上网时,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亚文化影响。比如,抖音中有些几十秒的短视
频内容,会传播所谓的“躺平”观念,实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丧文化”。有些大学生
受“丧文化”的影响,在面对困难时,还没开始努力和拼尽全力,便利用“躺平”观念
来安慰自己,任别人嘲讽,表示自己是佛系,拒绝内卷。
(3)娱乐性
 新媒介技术构建的虚拟空间,更加凸显了网络亚文化的娱乐性。面对网络亚文化,
大学生群体崇尚的娱乐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消遣,而是成为了主宰大学生群体人生的“魔
力”。网络本身的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促使具有娱乐敏感性、对爱好本能追求的网
民们成为了网络亚文化的创造者,并不断推动着网络亚文化在社会各领域的扩张。互联
网空间充满了娱乐色彩,出现大学生群体追逐“网红”的热潮。每个人通过微博、抖音、
微视等 APP,都能扮演“艺术家”,享受流量和热度带来的光环和愉悦感。部分大学生
热衷于网络游戏,从“QQ 炫舞”到“王者荣耀”“绝地求生”,虽然游戏内容发生了
变化,但是娱乐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他们在网络空间中尽情地享受身体和心理上情绪的
双重释放。
(4)集群性
 网络亚文化群体如今具有一定的集群性。在如今新媒介互联网时代,青年大学生群
体的喜好乐趣越来越丰富多样,他们活跃于网络的各类论坛。网络亚文化群体因一种喜
好(如:动漫文化、追星文化)在论坛交流顺畅时,可能就会进行线上加微信或 QQ 好
友。因爱好聚集在一起的好友越来越多时,他们便开始建立同一爱好的在线群聊。这种
群聊便呈现了集群性的特点。然而,这种集群性并不是长期不变的。正是因为青年大学
生群体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其中很多大学生往往不会只关注一种亚文化类型,而是各类
14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论坛都会有他们活跃的身影。他们每换一个亚文化论坛,可能就会更换不同的账号,给
自己披上“虚拟的马甲”,以便维护和隐藏自己现实生活的身份。
2.4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
2.4.1 思维活跃性与判断片面性
在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当中,大部分人自出生以来就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他们对网络
新事物的接受度高。面对繁杂的网络信息时,他们乐于了解网络亚文化事件和网络事件,
比如,电竞文化中“EDG 夺冠 Flag”,粉丝亚文化中的“肖战事件”,杭州“保姆纵
火案”和“杀妻案”。面对网络事件,大学生作为网友所称的“上蹿下跳”的“吃瓜群
众”,他们思维极其活跃,乐于探究和厘清事件脉络,并进行“微博断案”。除此之外,
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崇尚“个人主义”“理想主义”“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着独立的
思考和自我思维方式,不轻易改变想法。而且部分学生易受到“网络大 V 和网络意见领
袖”①所发表的观点影响。这导致部分学生不听劝导,一意孤行,对自己在网络事件中
的主观判断力可能存在盲目自信。比如,部分学生缺乏对政治事件客观理性的判断,并
容易被网络错误观点影响甚至尚未察觉自身存在错误的跟风行为,这致使他们某种程度
上出现错误的政治立场、态度和观点。
2.4.2 信仰多元化与行为非理性
在各种信息浪潮的影响下,网络拓宽了大学生信息获取的渠道和范围,同时也让大
学生群体不断受到新事物的冲击。虽然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爱国主义情怀浓烈,但是他们
对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不是唯一性的。大学生群体在经受情感、学习、生
活等压力时,会产生焦虑、颓废、迷茫等情绪。这种情况下,部分大学生会更愿意去将
“星座塔罗”“网络算命”“锦鲤转发”等带有迷信色彩的网络亚文化形式,当做信念
支撑或者心理安慰,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帮助自己增强好运能量磁场。除此之外,新时
代的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从小的成长环境可能一直处于被父母溺爱的状
态。这促使他们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不如意、人际矛盾时,心态的稳定性较差,情绪的波
动也较大,导致其更容易出现非理性行为,如自杀或谋杀。或者在群体生活中他们逐渐
边缘化,长此以往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之中,出现“空心病”的状态。
2.4.3 生活网络化与心理迷失性
在网络化和智能化生活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文化已经渗透于人们的生活。尤其是
对“移动手机不离手”并热衷于探索网络生活空间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来说,网络亚文化
① 网络大 V 或意见领袖:主要是指拥有大体量粉丝的网络博主。他们带着“浓厚的错误意识形态色彩”“强烈主观
偏见”,来对时政社会新闻或者网络热点事件进行批判。
15
2 网络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概念阐释
产生了思想、心理和行为等各方面的影响。而且现在所流行的各类网课是大学生群体所
追捧的,比如,吸引大学生眼球的基金理财课、恋爱必修课等。这些网课不一定是正统
专业教师所开设的课程,可能只是一些网络博主为了获取网络流量和热度以及为了自身
发展利益所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可能质量差、费用高,且课程内容带有强烈主观色彩,
不一定具有权威性。但是,部分大学生群体为了不浪费花钱买的课程,长期接受此类课
程教授的内容,就极易受到错误观点的影响。当然,除网络学习外,大学生群体也乐于
进行各类网络娱乐和社交,这也就导致他们现实的情感交流关系愈发冷漠疏离。同时,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渡期,很多学生容易因为人际关系、情感关系等问题,出现情绪
和心理变化较大的状况。他们因此出现迷茫、怀疑自我的心理迷失状态,当他们无法排
解时,严重的话可能会患有社交障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2.5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网络时代的发展,打破了单一的传统学校教育环境的空间限制。大学生群体的知识
来源已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者,还能通过互联网的海量资源进行搜索和获取。而且教育
者与受教育者的界限正在模糊化,受教育者由于受网络和网络亚文化影响,思维较具跳
跃性。面对未来人生发展,他们缺乏顶层设计,促使他们选择或者规划人生发展时,愈
发迷茫。这导致他们会在网络亚文化社群中找寻志同道合的伙伴,希望在网络亚文化社
群中释放自己的压力,寻求共鸣和归属感;也促使受教育者希望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与
教育者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因此,“对于作为知识权威的教育者群体来说,这是一种
挑战”①,正在倒逼思想政治教育者除了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能力,还需要了解网络和
网络衍生出来的文化,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并发挥自身个人魅力,结合教学知
识与网络热点,自然地融入大学生群体,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与学生产生共鸣,从
而让学生乐于接受知识,发挥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影响力,达到提升思想政治
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效果。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更注重大学生的人生发展的现实需求。面对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师所进行的理论教学,部分大学生会出现抵触情绪,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水
课”“无用课”,认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等内容十分宏观和抽象,无法将它们与自身
现实生活的客观发展需求结合在一起。所以,这需要教育者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
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利用具有亲和力的教学用语,发挥教育者的教学感染力,融会
贯通地进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等知识内容教学,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作用。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载体要更具多样性。当前大学生群体能在网络时代
接收高时效性的信息,以及依赖于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就能高效便利地查找海量资料,
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教育者不能仅仅通过有限空间的传统教室进行思想政
① 高翔,杨云霞.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9(20):32-34.
16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治理论课教学,要利用和结合网络载体、活动载体等教育载体,增强教学的活泼性和生
动性。比如,教育者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法来扮演古代孝道文化中的角色,讲解孔子孝道
文化。这样可以寓教于乐,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政
治教育的过程感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调节生活的作
用。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要以生为本,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现在大部分教
育者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灌输式模式转为双向互动模式,但依旧存在机械任务式的“双
向互动”,这也促使大学生疲于接收知识,或者“接收即忘记”,并未真正地“内化于
心”。所以,教育者要加强与受教育者的互动,比如,无论是知识内容还是人生困惑,
学生可以通过中国大学生 MOOC 平台匿名性地向教育者提问,教育者结合知识内容进
行答疑解惑。这样可以让学生不惧怕与教育者交流,又能解决困惑,形成良好的交流氛
围。
17
3 网络亚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困境
3 网络亚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困境
为真实了解网络亚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困境的真实情况,笔者制定了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调查》,本问卷以江西某高校为
例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包含该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思政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
导员。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 836 份,回收 836 份,有效问卷 836 份,有效回收率 100%。
该问卷题目总计 31 题,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关于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情况(第 1 题至第 5 题),包括性别、专业、身份等
内容。
二是对网络亚文化的认知情况和认同度(第 6 题至第 14 题),从粉丝亚文化、丧
文化、动漫亚文化以及弹幕亚文化四个方面来具体设置问题,旨在了解调查对象是否对
网络亚文化有一定的认知。通过设置网络亚文化具体表现形式、与主流文化和思想政治
教育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了解调查对象是否会受到影响以及对网络亚文化的认同度。
三是对网络亚文化对教育环境、教育载体的影响(第 15 题至第 17 题),通过设置
热点事件、网络媒介等问题,旨在了解调查对象对网络话语权、教育载体的影响状况。
四是对教育者的影响(第 17 题、第 21 题至第 27 题、第 31 题),通过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等方面设置问题,了解教育者(思政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是否在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了网络亚文化的冲击。
五是对教育功能的影响(第 19 题至第 20 题),包括对情绪调控、利益关系等具体
问题进行设置。
六是对教育效果的影响(第 17 题、第 28 题至第 29 题),通过大学生信息素养等
问题,以及结合前面的一些问题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本次调查对象的性别、专业、家庭地区和目前阶段身份这些基本信息概况,见表 3.1
所示。从上网目的来看,根据表 3.1 和表 3.2 的调查数据显示,思政理论课教师和高校
辅导员的上网目的十分明确,主要以学习类和工作类为主,占比分别为 78.05%和
85.37%。而本科生和研究生上网目的主要集中在娱乐类和学习类,娱乐类占比分别为
86.94%和 89.20%,学习类分别为 82.99%和 78.87%。与研究生上网目的不明确的人数相
比,本科生占比更多,达 40.55%,这也从侧面说明上网目的不明确这部分的本科生可
能更容易会被网络亚文化的信息所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18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表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类别 人数 比例(%)
性别 男 362 43.30
女 474 56.70
所学专业 财经类 385 46.05
非财经类 451 53.95
家庭所在地区 城镇 498 59.57
农村 338 40.43
目前阶段的身份 本科生 582 69.62
研究生 213 25.48
思政理论课教师 20 2.39
高校辅导员 21 2.51
表 3.2 “调查对象的身份与上网目的”
学习类 娱乐类 工作类 目的不明确(如:打发时间)
本科生 82.99% 86.94% 51.37% 40.55%
研究生 78.87% 89.20% 38.97% 26.29%
思政理论课教师 80% 35% 16% 5%
高校辅导员 76.19% 85.71% 90.46% 42.86%
从对网络亚文化的认知情况来看,根据表 3.3,首先,问及是否“如今粉丝追星就
是无脑和无底线追星”(问题 6)时,师生不赞同与非常不赞同总占比达 70.45%。问及
是否“动漫亚文化中的二次元这一群体都是沉迷于自己世界,过分把现实生活中不存在
的动漫人物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问题 8)时,师生不赞同与非常不赞同总占比达
72.01%。这说明学生和教师认为“粉丝亚文化”“动漫亚文化”并非完全是消极影响,
这也从侧面启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其积极影响进行引导,降低消极影响。
其次,问及是否“网络上的毒鸡汤、朋友圈消极的文案合集非常影响自己的心情”
(问题 7)时,赞同与非常赞同总占比达 55.38%。问及是否“腾讯视频、B 站等网络平
台视频播放时一些言语攻击性强的弹幕是否非常影响观看体验”时(问题 9),赞同与
非常赞同总占比达 82.65%。这说明“丧文化”“弹幕亚文化”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影响
很大,需要引起重视。而且从整体数据分析来看,基本上所有调查对象都全部选择了“网
络亚文化类型”所列出来的选项,由此可见,调查对象对于网络亚文化类型可能拥有基
本认知。
19
3 网络亚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困境
表 3.3 “网络亚文化认知情况”
粉丝亚文化 丧文化 动漫亚文化 弹幕亚文化
(问题 6) (问题 7) (问题 8) (问题 9)
赞同或 不赞同 赞同或 不赞同 赞同或 不赞同 赞同或 不赞同 非常赞 或非常 非常赞 或非常 非常赞 或非常 非常赞 或非常
 同 不赞同 同 不赞同 同 不赞同 同 不赞同
科 27.83% 72.17% 53.44% 46.56% 25.77% 74.23% 81.44% 18.56% 生
究 32.39% 67.61% 60.56% 39.44% 30.05% 69.95% 85.44% 14.56% 生
论 35% 65% 55% 45% 50% 50% 80% 20% 课 教 师
辅 42.86% 57.14% 57.14% 42.86% 47.62% 52.38% 90.48% 9.52% 导 员
29.55% 70.45% 55.38% 44.62% 27.99% 72.01% 82.65% 17.35% 计
最后,从表 3.4 和表 3.5 关于“网络亚文化的认同度”(问题 11 至问题 13)来看,
主要从性别、家庭地区与目前阶段身份方面进行分析。性别与家庭地区都无太大差别,
总体上持不赞同或非常不赞同态度,与持赞同或非常赞同态度的差距不大,这可能是认
知不清晰导致的。从目前阶段身份来看,一方面,思政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对于网
络亚文化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部分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能够比较理性客观地看待
网络亚文化。虽然大部分持不赞同态度达 63.41%以上,但是持赞同态度也有 36.59%,
这也说明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不再一味排斥网络亚文化,可以进一步去了解和利用
网络亚文化,为他们了解大学生群体和运用网络亚文化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可能性
20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基础。另一方面,只有 45.03%的学生对网络亚文化持赞同或非常赞同态度,大部分本
科生和研究生对网络亚文化持不赞同或非常不赞同态度。然而,从“网络亚文化类型”
具体认知表述(问题 6 至问题 9)去进行提问时,大部分学生对于网络亚文化又持赞同
或非常赞同态度,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这也表明学生对于网络亚文化并没有特别明晰的
认知。除此之外,在问及网络亚文化所表达出来的行为是否仅为非理性行为时(问题 12),
仍有 40.79%的师生持赞同或非常赞同态度;且在问及是否“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互相对峙的关系”(问题 13)时,仍有 22.49%的学生和教师持赞同
或非常赞同态度,这说明一部分人是未有相对理性正确的看法,这需要我们去加以引导。
表 3.4 “网络亚文化认同度”
性别 家庭地区 目前阶段身份
男 女 城镇 农村 本科生 研究生 思政理 高校辅
论课教 导员
 师
赞同或
非常赞
同 45.30% 44.09% 46.59% 41.72% 46.74% 40.37% 45% 28.57%
不赞同
或非常
不赞同 54.7% 55.91% 53.41% 58.28% 53.26% 59.63% 55% 71.43%
表 3.5 “网络亚文化认同度”
赞同或非常赞同 不赞同或非常不赞同
问题 12:网络亚文化表现出来的
就只是在网络空间中个体或群体
使用过激的、诽谤造谣式的、挑
起对立情绪的言论,去宣泄自己 40.79% 59.21%
情绪、表达内心诉求,从而寻找
自身存在感而做出的非理性行
为。
问题 13: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互相对峙的关 22.49% 77.51%
系。
综合上述,大部分师生对于网络亚文化基本持不赞同或非常不赞同态度,并未有一
个理性客观的态度,且仍有不少大学生对于网络亚文化并没有明晰认知,部分教师在实
21
3 网络亚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困境
际教学中可能也没有考虑到或者不会特意去运用网络亚文化的积极部分进行教育教学
活动。因此,网络亚文化冲击下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困境具体情况如下:
3.1 教育环境: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
表 3.6 “网络话语权”
问题 15:网络大 V、网络意见领袖针 问题 16:网络亚文化的
对时政社会类新闻或网络热点事件 冲击,会降低大学生群体
(如:杭州杀妻案、吴亦凡事件)所 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度,挤
发表的犀利见解和言论,会影响您的 占网络发展空间,从而抢
看法和观点。 夺网络话语权。
赞同或非常赞同 63.28% 60.52%
不赞同或非常不赞同 36.72% 39.48%
从表 3.6 来看,在问及网络话语权(问题 15 和问题 16)时,60%以上的师生都认
为“网络大 V 和网络意见领袖”会影响自己对时政社会类新闻的看法和观点,且网络亚
文化正在挤占主流文化的网络空间,抢夺主流文化的网络话语权。这表明把握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以及探索网络亚文化挤占网络空间问题具有重要性。
一方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十分重要。第一,构建良好大学生舆
论环境的需要。福柯认为“话语是一种实践活动”①,并指出“哪里有话语,哪里就有
权力,权力是话语能够得以运作的主要力量”②。马克思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占领
一切可能的阵地,哪怕只是避免他人占领,而且所占领的这些阵地必须慎重利用。③除
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保证所占领的这些阵地,能够在决定性和关键性的时刻发挥重要
作用和强有力的影响。④大学生群体当中的“追星族”“动漫迷”受粉丝亚文化的影响,
在自己喜欢的明星偶像或者动漫“纸片人物”受到谩骂或者侮辱时,他们会在微博、B
站弹幕网站、知乎等网络平台跟随“粉丝意见领袖”,群体性或自发性地聚集在主流媒
体或者自媒体所发布的内容下刷屏式控制评论,大批量转发或评论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甚
至错误的“粉丝观点”,营造了不良的网络舆论环境。第二,维护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
安全的需要。邱仁富强调话语的“社会意识形态”⑤。网络民粹主义中一些高级知识分
子或者公众人物,通过网络空间的账号包装成所谓的“网络大 V 或意见领袖”。他们利
用这些账号在无形中宣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意识形态,甚至通过制造网络
① (法)米歇尔·福柯著.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21:50.
② 傅春晖,彭金定.话语权利关系的社会学诠释[J].求索,2007(5):24.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69.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69.
⑤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社,2013:03.
22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谣言的炒作手段,来刺激和煽动青年作出“反社会”的应激行为。一些非社会主流的西
方社会的文化思潮,也借着传播大众文化的由头,鼓吹和招揽一些判断力较差和媒介素
养相对缺乏的大学生信仰西方资本主义,有意地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进其周围的交
际圈。①再加上社会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也正在被网络亚文化所削弱,其权威性受到
挑战甚至威胁,这导致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权威的认同,社会主流文化
产生信仰危机,从而挤占了社会主流文化的网络生存空间以及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话语权,影响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安全性。第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
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执政党通过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的社会实践
活动,向其社会成员传播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色彩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
②。而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网络“狂欢自由性”以及网络亚文化多样化特点的影响,已
不再单纯地满足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这迫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为了
提升实效性而作出改变。
另一方面,网络亚文化正在挤占社会主流文化网络话语权的网络空间。第一,网络
亚文化依据独特的语言符号和表达风格,打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用多样性和娱乐性
的内容吸引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又通过同辈群体之间进行互相传递、分享和交流信
息,从而促使更多的学生为网络亚文化获得更多的网络话语权贡献力量。第二,网络世
界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网络的复杂性促使现实的教育环境也在复杂化,现在的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再只是关注传统的学校教育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网络教育环境尤其
是新媒体大众传播的发展更需要我们去警惕。其发展如若不加以引导规范,会导致青年
大学生群体沉溺于网络。大量不良网络亚文化信息也会侵蚀和消解传统学校和文化教育
环境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方面的促进作用以及重要约束和规范作用,这冲击了社会
主流文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话语权。第三,网络亚文化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所表现 出来的包容性和自由性,这种特性促使大学生群体游离在社会主流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
之外的网络亚文化区域。在这一区域中,正是因为网络空间的存在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参
与,网络亚文化群体利用各种符号表现形式,如粉丝亚文化中脂粉、爬墙、唯粉等饭圈
用语以及动漫文化中涉及的颜文字,来彰显自己张扬的个性,宣泄负面的情绪,表达反
叛的观点,以此来聚集和扩大网络亚文化圈层。③这促使网络亚文化得以存续与发展,
从而挤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发展空间。
3.2 教育载体: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
从表 3.7 来看,在问及教育载体(问题 18)时,62.8%的师生都认为依赖网络媒介
① 林峰.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转向、症候及发展[J].新疆社会科学,2019(04):124-129.
②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5.
③ 王江海.网络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阐释[J].高教论坛,2019(07):8-10.
23
3 网络亚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困境
而出现的网络亚文化是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产生冲击的。一方面,目前无论是
大学生群体,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会使用微信、QQ、
抖音、微博等社交娱乐软件,深受这些网络微媒介影响。网络微媒介已经成为人们发布
和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载体。人们能够在各种网络平台搜索和了解到各种社会时事新
闻、网络热点事件、明星八卦、国际要闻等海量内容,还能够针对这些话题内容输出和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大学生群体在面对依托传统载体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时,认
为它十分严肃且“高不可攀”,观点的表达更有限制条件,总害怕自己输出错误的观点。
这导致大学生更愿意在依托网络载体发展的网络亚文化社群表达自己,而不愿意在依托
传统载体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表达自我,想避免因输出错误观点被教育者“说教”
的情况。除此之外,网络微媒介还可以进行紧急情况下的实时直播,这也方便了网民获
取信息。比如,在 2020 年新冠疫情严峻形势下,人们在微博或支付宝便可知悉全球确
诊实时数据,在各大官方权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新冠疫情的最新新闻。然而,不可
否认的是,使用网络平台的用户众多且社会身份繁杂,各种观点充斥着网络空间。这致
使部分大学生会对新闻或网络信息的事实真相产生相对错误或非理性的理解和判断。比
如,“刘学州事件”,如果只是简单地关注一些微博营销号的分析帖和网友的言论,是
极有可能被误导的,甚至反过来网暴当事人。
表 3.7 “教育载体”
问题 18:依赖网络媒介这一载体而出现的网络亚文化会对传统
的学校、文化、活动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载体产生冲击。
赞同或非常赞同 62.8%
不赞同或非常不赞同 37.2%
另一方面,某种程度上,网络亚文化的延伸范围是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网络空
间的虚拟性所决定的。这致使网络亚文化可以避开管理载体的一些制度化规定,并利用
网络和活动载体较为自由地表达观点。部分大学生群体心智不够成熟,网络信息辨别能
力差,导致他们会盲目追捧网络载体中的自媒体,尤其是所谓的网络大 V 和意见领袖,
轻信其错误的言论与观点。学校教育环境中会有各种兴趣社团的存在,它们通过开展各
种文化交流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它们虽然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但也不可
避免地给网络亚文化提供了渗透空间,学校需要加强管理。比如,“港独学生会会长”
利用职务之便宣传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资本主义意识形
态”。
3.3 教育者: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难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辅导员、党建工作者等主
24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体,由于调查问卷设计,本文以思政理论课教师与高校辅导员为主进行相关分析。
表 3.8 “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问题”
赞同或 不赞同或
非常赞同 非常不赞同
问题 17:网络亚文化的冲击,导致大学生群体讨
厌学习枯燥乏味、说教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降 75% 25%
低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从而消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问题 21:在网络亚文化的冲击下,本身更喜欢新
鲜事物的大学生认为思政理论课是“无用的”, 50% 50%
与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脱离大学生实际生活有
关。
问题 22:只有传统灌输式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
是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知识的探求心的,而是 80% 20%
需要与启发性教学相结合的。
问题 23: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中存在学
生任务式念 PPT 的问题,会加重喜欢探索新事物 65% 35%
和好奇心重的大学生更不愿意上思政理论课。
问题 24:喜欢流行易记网络用语(如:自闭了)
的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高大上”“官方化” 60% 40%
“晦涩枯燥”缺乏一定亲和力的教学用语更加“反
感”。
问题 31:虽然主流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直白的政
治性和思想引导,会导致具有正义感和自我思维
逻辑的大学生群体,对其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80% 20%
但是关键在于如何转化其话语,达到政治性与学
理性的统一。
从思政理论课教师来看,根据表 3.8 相关调查数据分析,问及“网络亚文化冲击下
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是否受到影响”(问题 17、问题 21 至问题 24 以及问题 31)
时,整体上思政理论课教师持赞同或非常赞同态度。其中问及是否网络亚文化会导致“思
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脱离大学生实际生活”(问题 21)时,态度两极分化。换句话说,
25
3 网络亚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困境
虽然目前一半的思政理论课教师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授课,但仍有一半的教师认
为网络亚文化冲击下思政理论课是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原有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用语受到影响,这倒逼思政理论课教师做出相应的改变。
在 2019 年 3 月 18 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思想政
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①“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②以及“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③。这些要点都在强调思想政
治教育理论课以及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来看,首先由于新媒体
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接触的新兴事物(如网络亚文化)较多,传统的单一化的
教学工具和机械化教学方式已无法完全适应现代化教学。这提醒思政理论课教师应该根
据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作出相应的反思和改变,“有则改
之,无则加勉”,需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传统纯知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
容不适宜于新时代发展,教材话语要向教学话语转变,增强教学生动性。这要求教育者
自身要因时而变、因时而新。最后,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网络信息某种程度上的失真性,
受教育者对主流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套自己的认同标准,认为其“高大上”,无实
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学生受教育者自我主体性的不足比较明显,总是
把自己放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被动地接受教学知识,并没有主动自觉地发挥主人翁意
识进行自我学习与提高。对于所学习的政治思想观念,他们貌似只是表面形式化的学习,
并未真正内化于心,未把思政理论课知识与自己的思想观念相融合,未将其构建进自己
的知识体系当中;也并未外化于行,没有真正将其运用到自身的社会实践当中。这考验
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能力,无形中增加了教育教学的难度,削弱了教学效果。
从高校辅导员来看,根据表 3.8 调查数据相关分析,并在问及表 3.9 中的三个问题
时,大多数高校辅导员总体是持赞同或非常赞同态度的,总占比均达 90%以上。这说明
网络亚文化十分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情绪心理,并且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空间,大学生
群体易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如今,高校强调“课程思政”,但数据显示当前专业课较 少有涉及政治道德教育(问题 27),这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去加强的方
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强调:“高
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高校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
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④但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自身存在角色定位模糊、辅导
①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83-284.
②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83-284.
③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83-284.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EB/OL].2017-09-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26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员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不足、工作积极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再加上大学生群
体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人生“拔节孕穗期”,最容易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大学
生群体更需要教师去精心引导和栽培。①比如,网络亚文化中的“丧文化”是一种悲观
主义,其蕴含的消极、颓废、抵抗的价值取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积极奋
进、向上昂扬的主流价值观相背离。如果不加以引导,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一方面,
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网络空间的隐匿性,致使互联网出现网络恶搞、人肉搜索、网络喷
子、网络诈骗等网络亚文化现象。这些网络亚文化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消极影
响,导致网络道德虚无主义倾向的出现。另一方面,因为受网络不良信息和网络亚文化
影响,大学生群体所产生的负面情绪难以消化时,就容易出现抑郁、过度焦虑等心理问
题,或者存在自杀等偏激行为。除此之外,大学生群体为逃避现实社交而依赖网络人际
关系,尤其是当他们在网络亚文化群体中找到“知己”时,这致使他们更不愿意在现实
生活中经营人际关系。综上,这些情况都会加大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的难度。
表 3.9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赞同或非常赞同 不赞同或非常不赞同
问题 25:网络亚文化(如贩卖焦虑、
丧文化的悲观主义等)使大学生群
体沉浸于负面情绪和网络虚拟空间 90.48% 9.52%
中,这愈发不利于辅导员开展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问题 26:如今很多大学生群体因为
网络信息的开放多样性和网络空间
的隐匿性,而存在网络道德失范行 95.24% 4.76%
为。(如网络攻击真相并未明晰的
当事人;为了利益而进行网络诈骗)
问题 27:专业课只是强调专业理论
与技术,很少甚至从未涉及政治道 90.48% 9.52%
德素质的培育。
①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
2019-03-19(001).
27
3 网络亚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困境
3.4 教育功能:削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
表 3.10 “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
赞同或非常赞同 不赞同或非常不赞同
问题 19: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
焦虑等负面情绪和心理以及逃避
现实生活人际关系具有的调节作 55.74% 44.26%
用,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的
激励示范、化解矛盾的调节功能。
问题 20:网络亚文化在人们处理
利益关系中,可能会因为考虑一己
私欲而做出损害集体或者国家利 67.12% 32.88%
益的行为。(如:非法贩卖各类黄
牛票或明星行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性和社会性两方面的功能,在社会性功能中思想政治
教育对社会生活起调节作用,主要包括心理调适、人际关系调适、情绪调控、以及利益
关系调节。①根据表 3.10 调查数据相关分析,在问及问题 19(占 55.74%)和问题 20(占
67.12%)时,师生总体上都赞同或非常赞同网络亚文化的冲击会削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调节功能;并且根据问卷星数据筛查,教师持赞同或非常赞同两个问题的比例分别
达 75.61%和 80.49%,这说明网络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产生了不小的消极
影响。
从情绪调控和心理调适来看,面对世俗社会的各种束缚,很多尚处于较为弱势的社
会地位的青年大学生,无法在主流渠道有效表达自己的诉求。而网络新媒介的发展给这
些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条通往“狂欢世界”的道路,孕育网络新媒介的网络空间又给青
年大学生群体提供了相对自由的、隐蔽性较强的“庇护所”。这促使大学生在网络亚文
化社群中,不再被“听话”“学习好”等标签所禁锢,也不用担心自己不够成熟的言语
或行为会时刻被父母和老师“管教”。相反,他们能够在网络亚文化社群中得到认可,
甚至可以“放飞性”地自我表达、自我释放以及自我满足。换言之,大学生通过网络亚
文化社群可以表达可能不够成熟的观点,纾解现实生活的各种压力,宣泄自己的负面情
绪,以及满足自己做主角的心声。这种情感和心理的抚慰,让大学生更加想要把情感寄
托于网络亚文化。上述这种情况的出现正在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原本的情绪调控和心理调
适作用。
从人际关系调适来看,受利益等各种因素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关系存在一定的
①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4-73.
28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影响了人们社会生活环境的和谐稳定。而大学生群体有时候为
了逃避因矛盾冲突所带来的尴尬人际关系,更愿意在虚拟网络空间以匿名方式寻找有共
同语言、共同爱好、相似价值观的网络亲密好友,与他们一起吐槽和交流。长此以往,
若交流友好顺畅,再加上莫名的信任感,他们便会进行现实中的“面基”,并与网络亲
密好友建立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人际关系。这导致进一步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生
活中处理人际交往关系、化解人际矛盾冲突的功能。
从利益关系调节来看,“在现实生活中,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个体
与个体之间会经常出现利益矛盾。”①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调节利益关系的作用,需要
启发和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并学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之
间的三方关系。但是,在粉丝亚文化、动漫亚文化等网络亚文化中,娱乐圈常见的高价
售卖演唱会门票、非法低价售卖盗版动漫等不法分子,会锁定高热度和高流量的偶像明
星和动漫番剧。他们抓住各种粉丝群体的需求心理,发展黑色利益产业链,甚至为了不
合乎法理和情理的自身利益,毫无人性地卷钱跑路,损害了粉丝群体这一类消费者的利
益。部分大学生为了满足“博关注”等一己私欲,在网络上抖机灵式地进行“网络欺骗”。
比如这些人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上传“假抑郁病史”“假病住院”的视频,以此博取网
友同情,并在粉丝达到一定数量后开始“带货”。可见,他们毫无社会道德责任意识,
过度消费网友的同理心。这也就警示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去加强引导大学生群体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拒绝盗版,要走正规渠道,还要学会用合理合规的法律手段
来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3.5 教育效果: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综合上述四大点来看,根据表 3.6 至表 3.11 数据相关综合分析可知,尤其表 3.11 中
的问题 17,直接问及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问题时,持赞
同或非常赞同态度的思政理论课教师达 75%,高校辅导员达 85%以上,学生也均有 55%
以上。学生数据偏低可能是因为大学生身处网络亚文化的漩涡中心,对网络亚文化和思
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相关内容也不是很了解。再根据表 3.12,对思政理论课教师与高
校辅导员进行数据筛查,笔者分析得出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中网络不良信息的思辨分析
和批判能力较差,持赞同或非常赞同态度均值高达 81%以上,因此,需要注意大学生群
体很大程度上深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
通过上述调查问卷的分析,网络亚文化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空间的复杂性以
及网络亚文化的多样性、娱乐性等特点,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化。在
网络空间中,大学生群体为了满足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取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徜徉于
网络亚文化的海洋。比如,“丧文化”的悲观主义渗透式地活跃在大学生情绪不稳定、
①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3.
29
3 网络亚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困境
师生沟通不及时顺畅等情况之中。这在无形之中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调节
功能,从而促使青年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关注和参与到网络亚文化社群当中,导致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发展空间被挤占,网络话语权逐渐被抢夺。
表 3.11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问题 17:网络亚文化的冲击,导致大学生群体讨厌学习枯燥乏味和
“说教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降低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
度,从而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赞同或非常赞同 不赞同或非常不赞同
本科生 55.5% 44.5%
研究生 55.87% 44.13%
思政理论课教师 75% 25%
高校辅导员 85.71% 14.29%
表 3.12 “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
赞同或非常赞同 不赞同或非常不赞同
问题 28:由于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成长的关
键转化时期,其网络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
较差,极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85.37% 14.63%
问题 29:由于网络碎片化信息繁杂,这会
导致大学生群体对网络信息的思辨分析和 78.05% 21.95%
批判能力较差。
再者,教育载体也受到网络亚文化冲击。网络微媒体发展迅速,尤其是自媒体中的
“营销号”,它是别有用心的人用来传播网络亚文化的工具。为追求商业利益,他们通
过恶意剪辑、拼贴甚至“买黑水军”来获取点击率和流量,挑起网络亚文化群体之间、
网络亚文化群体与其他网民之间的对立情绪,营造了一种不健康的网络氛围。他们还通
过一些“虚实不明的八卦新闻”“充值送福利的游戏广告”等内容诱导高校大学生时刻
关注网络,对网络微媒体产生强烈依赖性。这侧面致使大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课堂的参
与度和积极性逐渐消散,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部分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甚至可能致
使一些学生存在道德失范行为。以上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发展,同时也
消解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还受制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部分思政教育工作
者可能只考虑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而未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他们可能只是把
30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种以强力灌输方式便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注入受教育者的头
脑中的简单社会实践活动。而实际上,如果教育者忽视受教育者的现实发展需求,只是
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外在的思想或者存在受教育者不愿主动参与的情况,这便会
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单向灌输性和说教性的模式,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
目的。①除此之外,有些高校辅导员本身学生管理工作比较繁杂,对学生缺乏充足的了
解,便会忽略学生的需求。很多学生在面对生活困难、人际关系等问题时,也较羞于或
者不愿意主动找辅导员沟通交流。这也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增加了教育教学难度,
消解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① 马振清.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3.
31
4 网络亚文化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原因
4 网络亚文化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原因
任何现象的出现必然有一定的原因。网络亚文化造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笔者根据前文以及问卷调查数据综合分析,针对困境,主要从以下四个方
面进行解析。
4.1 国家与社会管理层面
4.1.1 网络环境治理不完善
从立法层面来看,健康的网络环境有赖于网络法律的规范。自 2016 年习近平总书
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以来,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比较宏观性的网
络安全的相关法律性文件和规定,如 2019 年《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但实
际上网络法律规范的“弱约束性”依旧存在。毕竟网民的网络空间参与度非常高,中国
全国人口 14.1 亿,“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就达 10.11 亿,互联网普及率已
经达到了 71.6%”①,基本上是“人人手中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充斥着各种声音
包括网络谣言,这对整个网络环境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都产生了消极影
响。而且网络的“ID 账户”没有强制性的实名身份认证与核验机制,目前国家立法层
面也没有正式涉及网络信息账户的实名制立法,2021 年 11 月 10 日才只是刚刚结束意见
征求阶段。②这在某种程度上给网络亚文化中极端的、非理性的部分群体创造了狂欢的
机会。虽然国家近年也进行了“清朗”整治行动,打击和清理了一批“僵尸号”“恶意
营销号”“反动账号”,但是网络亚文化新现象和问题频繁出现,这些账号还会换新号
卷土重来,常常打法律擦边球,传播“不良文化”。部分大学生群体长期受到不良网络
亚文化影响,十分容易沉溺其中,这会不断削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社会生活
的调节功能。所以,笔者认为完善网络空间“ID 账户”实名制立法,以及进一步加强
和巩固网络环境清朗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论文的调查问卷数据(问题 30)中显示,
80%以上的师生都赞同或非常赞同“目前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亚文化的立法与监
管(如互联网实名制发言、提高网络违法成本、网络平台连带责任)”。毕竟“互联网
不是法外之地”③,“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色情、暴
力的空间。”
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 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2021-9-1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9/t20210915_71543.htm
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EB/OL].2021-10-26.http://www.cac.gov.cn/2021-10/26/c_1636843202454310.htm
③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19(002).
④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6.
32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从监管层面来看,网络监管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一些网络平台为了商业利益、
获取热度流量以及留住用户,可能就不会那么尽心尽力地管理非法律约束的部分,社会
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其次,网络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微博等网络平台,网络监
管部门对接性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且对这些平台的责任明晰度可能也不够充分。网络亚
文化群体为了有一个可以狂欢的娱乐平台,当自身“网络狂欢自由”的权利被“剥夺”
时,某种程度上会与平台“一致对外”,发表一些应激性的、非理性的言论,以此来表
达自己不支持新的监管运行机制。如果监管实效性长期无法得到提升,便会导致网络环
境愈发混乱,进一步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充斥着各种网络亚文化,网络亚文化
便会挤占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网络空间。最后,其实“网民来自老百姓,
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①相关部门也许可以加强宣传网上征集网民意见的
相关事宜,积极合理地顺民心、听民意,从而实现有效立法和监管。
4.1.2 社会主流文化引导性不够
现在的网络亚文化群体会主动地向主流文化学习,借鉴主流文化的价值导向,从而
向社会主流文化靠拢。但是,社会主流文化对于亚文化的认同、包容还有待提高,许多
人还带有强烈的偏见。我们需要明白两者现在绝不是只有对峙关系,主流文化需要认同
它积极的一面,警惕它负面的影响,但更要引导它往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一致的方
向发展。网络亚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共同依赖于网络新媒介的发展,也可以说是网络新
媒体的产生和发展,给网络亚文化表达方式和内容特性的转变提供了助力。②发达的网
络便利了大学生网民了解国家和社会资讯,促使我国大学生网民在了解这些资讯的过程
中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怀。然而,近年来“杭州杀妻案”“保姆纵火案”“21 岁女孩晨跑
失踪案”“性侵案”“家暴案”“新冠疫情卷土重来”等新闻频繁出现在网民视野,这
导致一部分人莫名陷入一种恐慌情绪的氛围,用“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单身保命”
“结婚劝退”等语句来表达内心的恐惧情绪,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社会的信任危机。虽
然各大平台都有宣传和弘扬“感动中国人物”“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先进人物事迹及
其精神,但是在“娱乐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下,很多人通过抖音、
微博、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开始“撒鸡汤”和“贩卖焦虑”,传播丧文化,这愈发造成
青年大学生群体情绪和心态不稳定,导致主流文化正面宣传的积极性有所消解,某种程
度上网络亚文化这些不良文化进一步挤占着主流文化网络话语权的网络空间。
部分大学生由于知识体系不够完善,思考问题比较片面,对于官方所发表的高政治
性、官方话语性强的文章、文件以及讲话精神,他们相对比较难以充分理解和吸收,再
加上大学生群体拥有自我的思维逻辑和强烈的正义感,对于直白的政治和思想引导存在
①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6.
② 黄洪基.走向前台:当代青年文化发展的景象与趋势——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中国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
象研究[J].青年学报,2017,3:23.
33
4 网络亚文化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原因
一定的抵触情绪。这种情况增加了教育者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也致使
大学生无法真正进行思想上、政治上和情感上的认同,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
观出现偏差。而标新立异、通俗易懂、脱口而出的网络亚文化话语和观点,深受青年大
学生追捧,让他们迷失在“我又懂了”“我又学会了”的盲目自信的虚幻假象中,愈发
使得他们不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这消解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
实这也启示思政理论课教师需要去发挥教书育人的引领和启发作用,要主动转换教学语
言,寓教于乐,让大学生听清楚和学明白,提高大学生群体参与思政教育理论课的积极
主动性。辅导员则需要积极主动地定期了解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心理等各方面情
况,帮助和引导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4.2 学校与教育者层面
4.2.1 对网络亚文化的理性认识不足
“亚文化不是一种低俗的文化。”①与现在“出生即玩网”的青年大学群体相比,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能年龄偏大,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可能较差,且思维模式已
经固定化,具有一套相对成熟和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某种程度上他们很难改变一些陈
旧观念,可能无法理解网络亚文化带给大学生群体的精神寄托。这使得一部分学生在接
受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所接收到的网络亚文化知识存在未完全理解或者未正确
判断的问题,从而对网络亚文化带有强烈的主观偏见,错误地认为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
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不两立。因此,教育者不能因为有一部分教育者对网络亚文
化存在偏见而随波逐流,要了解和思考它是否对于教育教学有作用。虽然我们既要看到
前文所说到的网络亚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困境,但更要学会认识和利用网
络亚文化的积极面。
一方面,由于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息息相关,几乎人人手中都有移动设备,青年大
学生群体的成长发展过程,必然会受到依赖于互联网发展的网络亚文化的影响。网络亚
文化属于大学生的精神食粮以及表达利益诉求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它具有调节这一群体
社会生活的作用,这也就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群体社会生活的调节功能。另一
方面,在保证社会主流文化核心地位的基础上,我们也要承认网络亚文化的存在、发展
以及利用它,是能够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比如,主演粉丝的热烈追捧,促使耽改电
视剧《陈情令》以及相关的衍生产品爆火,这带动了拍摄地贵州都匀旅游业以及当地经
济的发展。不过,也正是因为网络亚文化的积极面,促使网络亚文化不断发展,也促使
大学生群体追捧,从而使得其网络话语权逐渐增强,挤占主流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网
络发展空间。
① 周春丽.浅谈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文化与亚文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163-164.
34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因此,我们要明白以社会主流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发展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参与建设。
我们要明白互联网新媒介的不断发展,促使社会主流文化与网络亚文化之间的对峙关系
正在慢慢消融,网络亚文化可以为主流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活力,刺激主流文化的
发展。主流文化也要发挥引导亚文化的作用,使其不偏离合法合理合情的轨道,这样才
能使得两者在时代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断寻找最合适的位置。当然,部分教育者自身要
全面认识网络亚文化,明白网络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网络亚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始
终处于对峙和斗争关系的。面对除主流文化以外的其他社会文化,我们要秉持理解、包
容和交流的文化态度,并通过文化大环境去引导和改造它们。
4.2.2 高校网络文化教育的不足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又是网络时代最活跃的群体。在网络
信息化时代,他们具有信息创造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但是,目前高校大部分是关于
“校园贷”或者“电信诈骗”的班级警示性通知,关于网络文化和网络亚文化的教育与
网络行为引导的教育则存在不足。如果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和网络道德观念不加以
教育与引导,会导致大学生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比较淡薄,甚至可能根本未察觉自己存在
违法行为。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关于网络文化课程的教育体系,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有效性。
近年电竞行业发展较好,电竞项目入选 2022 年杭州亚运会,很多大学生愈发追捧
电竞文化。我国教育虽然提倡大学生进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绝不是进行无约束的全
面发展。2021 年 11 月的全球英雄联盟 S11 电竞决赛上“中国战队 EDG 夺冠”的新闻刷
屏式地出现在朋友圈、微博等各大平台,“EDG 夺冠 flag”词条也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其中很多电竞粉丝兑现了违反法律和违背公序良俗的“flag”,他们在网络平台上传兑
现这些“flag”的证明图片或视频。而这些“flag”几乎都是“大街上裸奔”“降国旗升
冠军旗”等违法行为,以及“不珍惜生命跳楼跳河”“不顾身体健康安全喝厕所水”“疯
狂口嗨式聊天截图”“凌晨一两点持续扰民性的欢呼声”等违背道德常理行为。可见,
这是电竞粉丝“娱乐至死”的狂欢,也反映了学校疏于对大学生法律道德知识普及的问
题。所以,教育者面对此类问题时,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精神和心理需求,结
合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讲解,从而提升教育教学实效性。一方面可以利用电子竞技精神引
导和激励大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利用负面的电竞新闻去警醒他们任何的全面发展
都是有限制条件的,不能违法乱纪和违背公序良俗。
学校很多专业课知识停留在传授专业知识层面,只注重专业实际,可能忽视了结合
法律道德知识进行相关的“课程思政”教学。如所开设的网络通识课程只是停留在如何
使用网络技术和实用性的办公软件层面,很少甚至没有对大学生网络法律道德素养、网
络文化的鉴析方式进行“传道解惑”,这不符合现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辅导员等
35
4 网络亚文化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处理学生工作时,自身也可能未系统了解网络文化和法律法规,
可能难以解决一些棘手的学生问题,这也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不良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群
体的渗透,导致大学生法律道德底线失守,理想信念丢失。
4.2.3 传统的机械化教学与新媒介网络时代脱节
网络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紧跟网络时代的发展,用独特新奇的语言、服饰、风格吸
引大学生的关注度,甚至致使很多大学生沉浸于虚拟的网络空间。“沉浸感在网络心理
学中指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其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
的一种情绪体验。①沉浸感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表现为拥有沉浸感体验
的学生对远程教育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能够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学习。”②③而如今部
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教学存在问题,他们可能会将理论知识内容一成不变地进
行“PPT 单向灌输”。有些教师可能即便有双向互动也是简单的问答互动,缺乏创新性。
这导致大学生无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中注意力,而且对此感到十分厌烦。这启示当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升教学效果,必须要去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沉浸
式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媒介网络时代,部分教育者可能不太善于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和运用,课堂教学模
式已固化,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更新和融合。再加上部分教育者容易发散性过强,教学
语言晦涩难懂或者授课较为平铺直叙,导致学生无法感同身受,让本来不怎么有兴趣的
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深奥,致使他们逐渐失去学习的耐心和信心。除此之外,
部分教育者的专业能力仍有待提高,他们对新时代的新思想学习得不够透彻,以及对学
生感兴趣的事物了解不足,不能有效地把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无法向大
学生深入传达思想要求,使得教学内容与时代、学生实际需求脱节。相反,网络亚文化
捕捉时代新鲜事物的及时性和有趣性,向广大青年大学生传播带有趣味性、娱乐性、记
忆点强的新语录,促使大学生群体追捧网络亚文化,这使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课愈发反感,增加了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难度,消解了教学实效性。所以,这需
要思政理论课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用语等方面,并进一步向深受学生喜
欢的名校教师学习教学经验,与各年龄阶段的老师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① Carr Ala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gths[M].Taylor and Francis, 2013: 25-52.
② 周宗奎等.网络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3.
③ Li-Fen Liao. A Flow Theory Perspective on Learner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in Distance Education[J]. Distance
Education, 2006, 27(1): 45-62.
36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4.3 受教育者层面
4.3.1 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媒介素养较差
作为网络载体,网络微媒介给依托网络发展的网络亚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土壤。面对
依托传统载体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群体认为它十分严肃且“高不可攀”。大学
生认为表达自我观点时更有限制条件,总害怕自己输出错误的观点而遭到教育者的批评
和说教。这导致大学生更愿意在依托网络载体发展的网络亚文化社群表达自己,而不愿
意在依托传统载体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表达自我,想避免自己被教育者“说教”
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在利用传统的教育载体进行教育教学时,受教育者便在
心理上认为十分呆板和无趣,无法有效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从而增加了教
育者进行教育教学的难度。这需要教育者进一步思考如何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好
地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
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①,是大众对媒体的思考和利用程度。虽然青年大学生作为 “网络土著”上网能力很强,思维活跃,但是其存在媒介素养自我教育不足的问题,如
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不足、上网动机较为娱乐化、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等。其主要原因
一是网络微媒介所具有的存储量大、传播和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客观上加大了青年大学
生群体对信息辨别的难度,导致大学生主观上片面地判断“网络大 V 和意见领袖”发表
的网络观点是否正确,甚至容易致使大学生直接轻信错误的网络观点。二是在新媒体时
代,青年大学生群体受大量碎片化信息传播模式的影响,较难形成深度挖掘知识内容的
习惯,无法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对网络亚文化没有完整和清晰的认知。大学生群
体是在学校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人,部分同辈大学生群体之间会互相“安利”网络亚文
化,比如聚集在一起通宵打游戏或无底线追星。同辈之间所具有的无形的信任关系,致
使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亚文化同辈群体之间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导致大学生群体面对复
杂的网络环境时,可能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理性判断和分析能力欠缺,习惯跟着潜意
识里的感觉行事,较易“冲动”,产生非理性行为。三是在开放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互
联网输出的部分内容存在泛娱乐化、网络低俗化等问题。面对这些违背公序良俗和法律
道德的内容,大部分青年大学生缺乏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网络法治意识薄弱。为了维护
个人利益,部分青年大学生面对网络用户的挑唆刺激,情绪自控力也较差,可能会做出
一些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因此,媒介素养的不足,会导致大学生在运用和辨别网络文化
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网络亚文化的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思政理论课
① 张志安,沈国麟. 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
记者,2004(05):11.
37
4 网络亚文化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原因
教师教好思政理论课以及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难度。
4.3.2 思想的反叛性和迷失性加剧心理问题
青年大学生群体正处在转向社会人身份的早期阶段,面临“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
“自我前途规划目标不清晰”“你说什么反正我就是不听不做的反骨思想”的问题,大
学生群体身体生理上的成人化以及尚未完全成熟的心智,他们是否能够正确清晰地认知
自己,找好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的定位,整合并构建自身的需要、情感、价值等各方面特
质相统一的人格框架,以便达到自我同一性的人格化的目的,这是教育者作为引导者的
重要任务。①对于那些未成功获取自我同一性的大学生来说,可能自身需求、人格、能
力等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他们受到“躺平”“精致的利己主义”等网络亚文化
观念的影响,无法平衡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时,就极易造成冲突与矛盾,厌烦现实
生活的世俗法则,逃避现实社会关系。这致使这些大学生容易情绪和心理状态不稳定,
产生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出现迷茫无助、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严重的话会导致产生
“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等心理和精神疾病,难以承受这些情绪时也会导致“自杀倾
向”。部分大学生群体还沉溺于网络,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转移至网络虚拟空间中,有
意或者无意识地疏离和逃避面对面的正常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长此以往,他们为了寻
求认同所发表的非理性观点,可能也会无形之中成为刽子手,对他人造成网络暴力。有
些人甚至罔顾人性,以攻击他人为乐趣,“你不舒坦我就开心”,这些人也因此逐渐丧
失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社会责任心和道德约束感,更别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
上述情况,不仅对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还加大了教育者有效进行教育教学活
动的难度。
4.4 网络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冲突
4.4.1 虚拟性与现实性
网络亚文化生存并依赖于网络环境。面对虚拟的网络环境和匿名的网络主体,大学
生未必都能够有效地对繁杂的网络亚文化信息进行甄别,比如,其内容正确与否,消息
来源是否可靠。传播的信息是否真实,是需要所有网络使用者努力共同维护的。然而就
目前来看,由于需要考量众多因素,网络环境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是暂时无法实现的。一
些不法分子为了自身利益进行蓄意地舆论引导,比如通过建立微博黑超话或者账号去散
布和传播不良信息,这致使一种亚健康的网络环境逐渐形成。但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
而言,其教育教学活动基本处于现实生活之中,也就是网友所说的“三次元生活”。除
了借用网络技术平台查阅资料、下达学习通知以及进行基本社交,教育主体无论是传达
① 王夫营,谭培文.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阻隔及其超越之道[J].理论导刊,2017(08):32-36.
38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或学习各种会议文件精神,还是教授或学习国家规定的基本课程知识,又或者进行情感
交流解决切实问题,教育者其实更多地还是在一个有限的现实空间中,真实真切地甚至
面对面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与经验,与他们交流思想观点,为他们解惑答疑,把思想
政治教育的内容根植于受教育者心中,从而真正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
务。正是因为网络亚文化所处空间的虚拟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存在冲突,使得思
想政治教育不可能像网络亚文化一样时时刻刻活跃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线下的实名身份
证制也更具现实性,比线上“ID”相对的匿名性多了一份约束性,这某种程度上致使大
学生群体更容易接受和喜爱网络亚文化,受到网络亚文化的不良影响。
4.4.2 颠覆性与正面性
与社会主流文化相比,网络亚文化表达了对传统社会伦理的反抗,与社会主流文化
所倡导的价值取向相违背。网络亚文化试图挤占主流文化的网络空间,通过恶搞、拼贴
等方式,创造和传播各种抨击或者诋毁社会和英雄的网络信息内容,从而颠覆大学生对
主流价值观的正确认识,甚至进一步诱导大学生产生失范的网络行为。但是,对于思想
政治教育而言,不可能存在上述的这些情况。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是方向原则,其
具有很强的正面性和引导性。“方向原则要求坚定不移地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
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①教育者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可能很少
使用反面案例进行正面引导。比如网络亚文化中“丧文化”的悲观主义、“粉丝亚文化”
中非理智追星行为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消极影响,教育者可以使用这些相关的事例去警
醒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自身理性思考能力,要积极向上,学会与自己和解。但
是,绝大多数教育者会优先使用或者仅用积极正面的红色经典文化以及先进典型人物事
迹,去鞭策和激励学生群体学习他们的精神,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因此,教育者
单一地进行正面教育,可能会致使大学生更加疲于接受思政理论课教育,从而消解思想
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了更好地辅助教育教学过程,教育者把正面典型与反面例子相结
合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既让学生受到正面知识的积极影响,又起到警示学生这些负面事
例具有消极影响的作用。
4.4.3 娱乐性与教育性
网络亚文化群体无论是利用剪辑软件制作视频、群体性转发图文等生产和传播方
式,还是构建小红书、微博超话、B 站等亚文化互动社群,这都体现了网络亚文化的娱
乐性。②粉丝亚文化中的商业资本家为了追逐商业利益,利用网络媒介以及青年大学生
的粉丝心理,制造娱乐性消费。很多青年大学生粉丝群体购买所谓的“需求商品”③,
①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04-205.
② 马中红,陈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37.
③ “需求商品”指商家以赠送印有明星图片的抱枕、钥匙扣等周边产品为吸引点,促销明星代言产品的这类商品。
39
4 网络亚文化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原因
这些商品也许并不是粉丝消费者所必需的,可能只是粉丝消费者为了在微博等公众平台
晒消费账单,以此来建构自己的粉丝身份,表达自己对明星的喜爱情感,从而寻求该明
星粉丝群体的认同,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然而,从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其内容涉及广
泛,主要包括了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这五方面的教育。对于正处
于“天大地大我最大”思想时期的部分大学生群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带有很强的说教
性,他们发出“怎么什么都要管”“我的人生我做主”“又站在道德制高点说教”“站
着说话不腰疼”等感叹。这些语言表达都是大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有一定抵触情
绪的言语表现。有些思政理论课教师会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内容机械灌输,教学缺乏
生动性,主观说教意味性强,互动模式也较为单一,可能仅限于模式化的简单问答或者
学生任务式完成 PPT 展示。这导致思政课堂枯燥乏味,给受教育者造成“水课”“思政
课无用性”的印象。基于上述所说,对于受教育者来说,网络亚文化给他们制造了娱乐
休闲、满足精神需求的产品,而思想政治教育每时每刻都在相对严肃地教育自己,导致
大学生出现抵触情绪。这启示和考验教育者应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文化、技术、
平台相结合,进行严肃又活泼的教育教学。
40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5 解决网络亚文化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对策
在前文的分析基础之上,针对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体情况如下。
5.1 教育环境:加强教育环境治理,握牢思政教育网络话语权
5.1.1 加强网络空间环境治理,完善网络立法与监管机制
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网络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探寻网络实名制的可行性,提高网
络违法违规成本。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和依法治网是用网治网的先决条件,只有坚持这一
前提条件,才能促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①虽然互联网时代
发展十分迅速,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网络信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其与现实社
会存在紧密联系。网络的发明者本质上是“现实的人”,相关技术部门可以通过发明者
去了解网络技术及其传播规律,补全技术漏洞。网络的使用者也是“现实的人”,要明
白“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违法必究的道理,然而很多不法分子仅通过一个账号便可
以进行低成本甚至零成本造谣。国家相关立法部门也许可以通过完善“互联网身份实名
制”“人号相对应”等相关法律细节,进一步明确网络违法犯罪性质,提高违法成本,
从而来减少和预防网络违法犯罪。
另一方面,加强多部门联合监管,强化平台主体责任,肃清网络亚文化的不良传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参与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网友为了满足好奇心、发泄情绪或者获
取利益,不断挖掘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人肉搜索”和“黑公关”也推波助澜,这让
原本的事件“真相”进行“反转”甚至“再反转”,不可避免地对受害当事人造成了网
络暴力。某种程度上,这是网络平台监管的失责。虽然自国家“清朗”行动以来,各大
网络平台尤其是新浪微博配合国家打击和关停了一大批违规账号,但是网络平台依旧要
明确自身既是利益获得者,更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各大网络平台不能规避责任意识,
也不能高枕无忧和坐收渔利。相关网络平台可以畅通和完善网友“举报违法违规言论或
账号”的渠道和机制,完善识别造谣词语等大数据算法机制,加强网络技术对举报信息 的甄别与预警,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合监管,抓违规典型,在出现重大问题时平台也应
负连带责任。
5.1.2 利用有利的网络亚文化平台宣传主流文化,掌握话语主动权
一方面,在网民尤其是网络亚文化大学生群体的聚集平台,国家要进一步加强主流
文化引导。根据新浪科技等网络媒体发布的最新网络数据显示,“抖音”日活跃用户突
破 6 亿,“微信公众号”日活跃用户量达 4 亿,“新浪微博”用户月活跃量达 5.73 亿,
① 庄荣文.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 努力提高用网治网水平[J].求是,2018(18):1.
41
5 解决网络亚文化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对策
“B 站”月均用户活跃量 2.23 亿。根据这一数据,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充分利用上述平台,
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网络宣传的实效和力度,大力弘扬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网络文
化,主动把握网络话语权;也可用比较通俗易懂、亦庄亦谐的语言或视频来宣传主流文
化,引导广大青年学习先进典型人物和精神,促进青年塑造完整人格和形成正确三观,
营造积极、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
另一方面,关注和结合网络亚文化青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开展教育引导、舆论宣传、
文化熏陶等活动。根据传播学理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要达到情感渗透的理想效果,
不能简单地运用文字等符号,需要利用图片、视频等信息符号,触动受众者的视觉、听
觉等感官反应,从而引起受众者对所传播信息的情感价值认同。①所以,为了主动掌握
话语权,达到将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深入人心的理想传播效果,我们要学会利用更
具亲和力和理性的言语进行话语权的表达,从而增强人们的价值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者在教育教学的引导过程中,要把受众者潜意识的认知模式,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思
想引领的框架相匹配。比如,可以从学生日常较为感兴趣的、关注的内容和方式入手,
将思想性和教育性寓于知识性和服务性之中,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
5.1.3 优化高校文化育人环境,完善课程和教育考核体系建设
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师与学生的网络交流。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必须把握好思想政治方向,营造先进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高校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群体的主
体地位,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解和关怀,要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优化慕课等线上课程,
逐渐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交流平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网络平台数量的自然增
长。②比如,高校官方公众号除了推送一些学校发展相关的新闻,还可开设人物风采专
栏,专栏可以是学校师生的风采,也可以是社会近期的典型人物事迹,这可以发挥思想
政治教育的榜样示范和激励作用。再者,高校要优化教师与学生的校园网络交流平台,
比如开设一些“校园线上反馈园”“师生交流小天地”版块,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并
匿名提问或提出建议,这也方便了在线下羞于提出问题又有实际需要的学生。学校网络
运行管理后台还可设置学生真实身份仅管理员有权限查看,这也能够方便学校针对一些
比较棘手的问题进行线下交流解决。
另一方面,完善网络法律道德素养课等课程体系,优化高校辅导员专业培训体系课。
目前很多高校仅有网络通识技术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师生的网络素
养,学校可以考虑增设网络法律道德素养课程和网络文化基础课程。比如,这类课程可
以实行慕课形式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国家和学校借助网络事件、社会新闻等内容,
① 谌韵灵,邹升平.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特征及引领路径探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1):124-130.
② 王学俭,冯东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挑战·保障[J].思想教育研究,2017(5):90-93.
42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优化国家线上一流金课体系,促使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和了解这类网络法律道德素养
和网络文化金课的基础知识,如若学生有困惑再通过教育者在线下课堂进行答疑解惑,
补充知识内容。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网络言行是否存在不足。除此之
外,学校还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以便提高他们的工作积
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辅导员群体可以开设一些专业培训理论课和实践学习课程,以及与
兄弟院校进行学习交流经验,以便帮助辅导员了解学生工作的定位,明确自身角色身份,
更好更快地融入学生群体,从而做好学生工作。
5.2 教育载体:利用网络媒介载体,充分发挥文化活动载体作用
5.2.1 转不利为有利,提升网络亚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性
一方面,收编或取缔不利的网络亚文化,引导网络亚文化整体朝积极健康方向发展,
增强其与主流价值导向的一致性,提升网络亚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舆论导向正确与
否,事关党和人民的福祸。①针对相对积极的网络亚文化,我们也许可以寻找该群体的
典型“领袖们”,对“领袖们”进行刚柔并济的警示教育和引导,促使他们至少在自己
受追捧的网络亚文化领域承担社会责任意识,输出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相符合的网络观
点,从而加强他们对自己粉丝的引导,发挥他们的积极舆论导向作用,弘扬社会正能量。
基于该群体的合理需求,我们还可以探寻实现网络亚文化线上联络社区与线下文化街一
体化的合理合规性,为他们提供官方可管辖的可行的交流场所。而对于不利的网络亚文
化,如“丧文化”,相关部门可对其进行收编或取缔。虽然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不可能
一次性完成,但这是更好应对其他有迹象发展或者出现下一个不利的网络亚文化表现形
式的宝贵经验,也可能给相关部门提供工作的新思路。
另一方面,树立反面典型,起警示作用。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大数据手段,探索针对
新闻或网络热点事件进行分类的可行性,并收集和整理网络亚文化各领域的典型反例,
制成合集。比如,动漫领域的“B 站博主党妹”因穿洛丽塔裙子在旅顺博物馆门口跳日
系宅舞被封杀;粉丝亚文化领域的“晨小晨事件”,其冒充抑郁症患者,构陷明星肖战
的粉丝,自“227 事件”以后,再次引起“剑网三”用户、“AO3”用户等网民大规模
联合性地对明星肖战及其粉丝进行网络辱骂、网络造谣甚至网络暴力。针对这些网络热
点事件和反面典型,主流媒体也许可以开展一个主题科普教育节目,结合法律知识分析
事件,给广大青年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部分媒体也要保持住自身的公信力,实事求是,
拒绝“标题党”和主观偏见,不能发表具有煽动对立情绪的言论和观点,要做好正确的
舆论引导。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4.
43
5 解决网络亚文化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对策
5.2.2 利用网络媒介和活动载体,加强高校普法教育工作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加强法制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①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亚
文化的出现,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
个层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如果不结合实际来进行网络法治的宣传教
育,那么再完善的法律法规,也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毕竟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所以,
为了应对网络亚文化冲击,以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加大力
度开展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工作。
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微博直播等多平台同步直播的方式,开展高校“同上网络
普法小课堂”活动,并邀请大学生群体比较熟悉的抖音博主“警花说”“反诈陈警官”
“教授法考课程的罗翔老师”等老师做客小课堂。老师们通过幽默生动、平易近人又极
具感染力的言语,来分析网络频繁发生的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讲解网络法律知识,吸
引广大青年学生参与观看和学习。他们还可以与青年学生进行线上连线,解答学生的法
律知识疑问,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其次,我们可以制作有趣的普法动画短
视频,定期上传普法短视频至学校专栏,以有趣诙谐的、喜闻乐见的方式,满足学生对
可视化学习的需求,真正把普法工作深入大学生心中。除此,学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
充分发挥活动载体的作用,采用奖品制和颁布荣誉证书的形式,以近期社会热点新闻为
主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线下法律知识普及与竞赛活动。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网
络法律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和法律修养,培育大学生群体
的法治观念,某种程度上避免大学生产生网络犯罪行为,不断清朗网络空间。最后,高
校的各类专业课教师要结合自身专业课程特点,利用和寻找合适的教育载体和教学创新
方式,发挥课程思政作用。比如,财会专业课教师,在教授审计披露知识时,全程可以
融入诚信道德等相关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以此来警醒该专业的学生。
5.2.3 发挥文化活动载体的宣传作用,进一步增强主流文化引领性
习近平总书记于 2018 年 8 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建设新时
代文明实践中心,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公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属性的活动载体和
公共空间。③它是宣传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记录和学习全
国志愿服务、先进模范、文化广场、家风家训和乡村课堂等内容的载体,发挥其凝聚和
引导群众、以文化人的功能,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工作方法,激
励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④高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3.
②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37-342.
③ 本书编写组.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关键词(2020 版)[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0.
④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75.
44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校可以利用该实践中心,来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骨干教师、辅导员骨干、大学生骨干等
成员学习“四史”等红色文化知识的培训工作,打造一支传习传史的常态化宣讲队伍,
并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类官方号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还可以打造日常学习交流
平台,安排宣讲队伍人员进行知识的答疑解惑,提升宣讲队伍的亲和力,从而促使广大
青年学生在该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间、各大交流平台受到熏陶,进一步引导其更加了解
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提升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除此之外,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室,与学生一起在
该实践中心进行活动教学,加强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学习的沉浸感,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
效果。
5.3 教育者:提升网络素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调节与转化功能
5.3.1 提升网络素养,加强对网络亚文化的理性认识
一方面,教育者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适应新的网络传播方式。一是提高
信息辨别能力。面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者发布的各式各样的网络信息,教育者必须要学会
甄别并梳理出对教育教学有用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吸收知识。而当学生对
那些相对暂时无用的信息产生疑惑时,教育者也要持客观态度进行回应,不可带有主观
偏见。二是提高信息使用能力。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对教育者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
提出了一定要求,这也是增强课堂活力与优化效果的方法之一。教育者需要不断提高自
己使用网络渠道的能力,探索和学习更多的教育教学内容,拓展与大学生群体生活息息
相关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推进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对
社会风向的变化保持敏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去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改变照本宣科式
的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加强对网络文化和网络亚文化的认知,了解学生群体热衷和追
捧的网络亚文化,客观对待网络亚文化。如今教育者要实现教书育人,不只是要有渊博
的知识储备,还要主动去了解学生对这个时代所关注的、感兴趣的新事物,比如网络热
点事件、网络热词、网络亚文化的各类表现形式。教师通过这些内容来进行教学,既可
以促使教师结合新的网络内容去研究教育教学的内容,不断进步;还可以缩小师生之间
的“代沟”,打破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壁垒,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沟通障碍,引起
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不再只是从网络亚文化社群当中寻找精神寄托,而是在思想政治
教育过程中也能找到精神寄托,让大学生也能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调节自己的负面情
绪、人际关系冲突等社会生活内容,从而进一步发挥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
和转化功能。
45
5 解决网络亚文化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对策
5.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接轨时代,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
思政理论课教师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人人格,
并为学生提供可供参考的符合其成长成才发展规律的意见和要求。增强思政理论课吸引
力和感染力,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
发挥自身人格魅力,关注、结合学生的困惑或需求,做好有效回应和引导。一方面,要
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网络亚文化冲击下,一堂充实且生动的思政理论课教学,
已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就可以完成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
探索“BOPPPS”“PBL”“PBGS”“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
单独运用或者结合运用的可行性,增强课堂的感染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课堂参
与度,让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到课堂中,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同伴教学法”“参与式
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结合时代热点和难点,从学生实际的身边事出发,融合学生感兴
趣的网络亚文化等知识内容进行教学。如在讲述《思想道德与法治》时,可利用“网络
校园贷”“饭圈文化进中小学课堂”“电竞亚文化触碰法律道德底线”等反面例子进行
正面引导教学。2019 年 3 月 18 日,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
性。”②教师可以使用更有亲和力和生动性的教学用语,如使用“颜文字”“静态或动
态表情包”来增添教学趣味性,寓教于乐;还可以进行实践教育活动,如参观革命历史
纪念馆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式共情地了解思政理论课的理论知识,感受和体悟教
育者所传授的知识。这些方式可以提升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促使大学生在相对轻松的
学习过程中调节对思政理论课的抵触情绪,更好地让学生在思政理论课的课内做到了解
和记住知识,课外转化知识内容为行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5.3.3 高校辅导员明确定位,关注学生,加强工作积极主动性
辅导员的首要职责和核心能力是要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这对于提高高校
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③首先,高校辅导员对该职业的认同度会影响
社会公众对辅导员职业的判断。辅导员不能自身把这个职业看做“随时待命的杂事员”,
要提高自身对这一岗位具有重要性的认知,明确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离不开高校辅导员的
关键指导,明白在学生工作中是能够收获成就感的。比如,较为了解学生大学四年基本
情况的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便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等情况,
① 秦书生,艾万丽.当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六个要求”——学习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J].现代教育管理,2019(08):43-48.
②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83-284.
③ 杨建义.以制度安排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基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分析[J].思
想理论教育,2018(1):87-90.
46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给出较有可行性的意见。当学生因为自己的意见成功就业并把自己当做知心朋友时,辅
导员便会产生喜悦感和成就感。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需要通过积累的实践经验以及终
身学习,不断探索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规律和经验,反思自身育人工作问题,
并针对性解决问题,提升育人效果。高校还可以组织与其他同校或者外校的优秀辅导员
进行学习交流的活动,不断提升辅导员群体的工作能力,共同增强辅导员群体的社会影
响力。
其次,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需要每一位辅导员共
同努力。高校辅导员除了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各类党和政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的文件和讲话、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等理论知识的学
习,还要在学生工作过程中不断查缺补漏,补齐知识短板,不断明确工作定位,运用理
论知识促进实践,关注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等问题,加强与学生日常交流,提高工作积
极主动性,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最后,加强日常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管,进行全方位地管理学生工作。一是通过
校级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正确价值
导向和精神观念;二是运用网络平台(如微信小程序)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和个人发
展指导与服务;三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文明的网络行为习惯,做好网络舆情动态监测,
并对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做好预防和纠正;四是整合并协调线上和线下各类资源;五是对
网络文化进行甄别、筛选、创作和传播;六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
5.4 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主动增强自身网络素养
5.4.1 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提升网络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
青年大学生群体在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群体不可替代的,
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应该毫不动摇地秉持正确的政治
立场和政治方向,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的理论,
自觉地抵制网络中的不良思想。受教育者要转变自身对思政理论课的传统认知,在学校
或者教师的推荐下,主动通过中国大学生 MOOC、网易公开课等学习平台,寻找符合自
己学习兴趣的相关理论课程,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比如中国大学生 MOOC 平台有很
多国家一流精品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去学习“四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理论
知识,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进程,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
性,不易被繁杂的不良思想所腐蚀,促使自身保持政治思想上的清醒与坚定。受教育者
可以学会关心国家发生的大事,通过学习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或评论性文章,了解国家
① 华秀梅,李永山.优化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暂行标准的基本逻辑与实践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1,13(05):51-55.
47
5 解决网络亚文化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对策
近期时政,紧跟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力所能及地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
统一。如“人民日报评论”和“半月谈”的微信公众号发表了许多非常好的时评,值得
大学生群体去学习和思考,同时也能帮助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另一方面,加强自身网络素养,辨别不良文化。在各种“明星八卦”“时政新闻”
“谣言”等网络信息交织出现的时代,大学生群体需要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以
及对网络亚文化的认知能力。虽然人人在网络上都有发言权,但我们必须牢记“互联网
不是法外之地”①,凡事三思而后行。我们身处舆论的漩涡,要做到不被所谓的“网络
大 V”牵着鼻子走,要有自己的判断力。笔者认为在网络发表言论或产生其他行为之前,
我们可以做到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周敏教授在一次媒介素养讲座中所提到的“四
多一少”,即多问、多找、多看、多学以及少传。我们平时可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这几
方面的能力,在面对复杂且不明原因的网络新闻时,一要多问专业人士,了解可能的线
索。二要多找“该条新闻谁发的?通过什么渠道发出来的?说了什么?此次新闻事件针
对谁?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些内容。三要多看,宁愿自己信息滞后也要等自己能够
确切地辨别真相时再发表正确的观点。四要多学,平时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
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五要少传,不让自己成为网络上别有用心之人手中的
利箭,从而射向我们不知道身在何处的靶子,绝不做网络上无形的刽子手。
5.4.2 主动寻求心理疏导,培育健康平和的网络心态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情绪敏感、自尊心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特殊时期,且大多数
是独生子女,习惯了顺风顺水的生活状态。在需要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独立自主的大学
时期,其面对学业和就业压力、人际矛盾等问题时,心理承受能力可能会比较差,极易
产生焦虑、逃避等心理情绪,再加上可能尚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或者羞于和怕于主动
寻求老师和学校的帮助,长此以往会导致出现抑郁、社交障碍等问题。
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知。面对负面的情绪,大学生可以通过学
校的文体活动、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与朋友面对面谈心等方法,或者合理利用互联网
进行自我情绪的有序表达和调节,提升自身抗压能力,用健康平和的心态与自身社会发
展相适应,从而谋划自身长远发展。如果独立消化或者向朋友倾诉都无法排解负面情绪
和压力时,我们要学会主动寻求老师和学校的帮助,比如寻求自己信任的辅导员来进行
疏导,以及心理咨询室专业老师的心理疏导,避免陷入负面情绪的“死胡同”,避免在
情绪不稳定时沉溺于网络世界,受网络亚文化等不良文化的侵蚀。
另一方面,拓展自己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面。大学生可以把心理学相关的书籍作为
课外拓展,如心理学大师阿尔伯特·埃利斯在《控制焦虑》一书中提倡理性情绪行为疗
① 求是网.习近平: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EB/OL].2021-10-13.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21-10/13/c_1127952040.htm
48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法,并列出来 200 多条至理箴言,用来缓解一些不健康的焦虑(如过度担忧、恐惧)。
例如,其说在面对不健康情绪之前就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必须、应该、理应、强求”这
些词语的使用以及因此产生的一些“非理性信念”①,并告诉我们可以利用成本和效益
的分析方法来解析我们不健康焦虑的非必要性。②除此之外,面对五花八门的碎片化网
络信息,在网络使用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分辨各类信息,要注重培养自身独立理性思考
的能力,避免产生无谓的过激情绪,要以健康平和的网络心态有序参与网络公共生活。
5.4.3 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媒体更强调个性和自我,而网络亚文化更是抓住这种机会,营造了一种“每个
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中心,但似乎每个人又游离于边缘”的网络氛围,这致使单一的传统
话语权力模式正在逐渐被改变。网络时代,信息使用者可以更为主动便利地掌握海量资
源。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的匿名性和相对欠缺的网络规范,致使很多信息使用者存在非
理性的网络行为。③所以,受教育者需要提高自身对网络信息的警惕性,树立正确的网
络价值观。网络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评价网络实践活动的基本标准和价值观念,是主客
观的统一。④在虚拟网络中,网络使用者和网络之间存在着一种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
体之间的关系。网络使用者的价值观念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上网的动机、网络文化的态度、
网络资源的选择等方面的处理。
大学生一是要进行网络的自我教育,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网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过,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离不开青少年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和自我肯定对青少年的
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作用,这可以促使青少年对自己所接触、创造的东西产生满足感和自
豪感。⑥这说明自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二是对待网络亚文化要学会甄别。网络不良信
息在复杂的网络中层出不穷,如果大学生群体不加以甄别,长期受到不良信息的浸润,
容易导致身心健康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污浊思想,易形成错误价值观。三要明白
自己作为青年大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要具备主人翁意识。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
不开集体的力量,每一位青年大学生都应该发挥自己的智慧与经验感受,为网络文化建
设提供有益的意见。
① 非理性信念:心理学大师埃利斯认为其指教条主义的要求、把事情想得过于糟糕的思维方式、低挫折容忍力以及
评价自己或别人时认为其毫无价值或是坏的。
② (美)阿尔伯特·埃利斯著.控制焦虑[M].李卫娟,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87-193.
③ 周勇,黄雅兰.从“受众”到“使用者”:网络环境下视听信息接收者的变迁[J].国际新闻界,2013,35(02):29-37.
④ 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12.
⑤ 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12.
⑥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育人三部曲[M].毕涉芝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63.
49
6 结语
6 结语
依托互联网发展的网络亚文化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多样,且不断出现新的表现形式,
这使得处于成长过渡期的大学生群体去追捧,甚至沉溺其中,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群体
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带来消极影响。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亚文化的冲击,研究网络
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困境以及如何解决困境是十分重要的。
互联网对我党长期执政和大学生成长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网络亚文化、大学
生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同时也发现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空间追捧网络亚文
化,寻求归属感和认同,这种情况同时也在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表
现为: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不再只是传统的学校环境,还有网络环境。
依托网络环境发展的网络亚文化冲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话语权。二是传统的
学校等教育载体受到冲击。在利用网络和活动载体吸引大学生的网络亚文化社群中,大
学生更愿意表达自我,更能寻求共鸣,找到归属感。三是网络亚文化的娱乐性、多样性
等特点,更能满足大学生的个性需求。面对受网络亚文化影响且具有一套自己认同标准
以及不同个性特点的大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难度有所增加。四是网络的
隐匿性,促使大学生更愿意在网络亚文化社群寻求认同,逃避现实的社交,从而获得的
精神释放和满足。这些情况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生活的调节功能。五是综
合上述四点内容得出网络亚文化正在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网络亚文化到底为何会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困境,本文通过抽样问卷数据
以及既有的研究,解析出四方面的原因。第一,国家与社会管理层面,主要是网络环境
治理不完善以及社会主流文化引导性不够,导致整个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出现网
络亚文化挤占网络空间、抢夺网络话语权的问题。第二,学校与教育者层面,部分教育
者可能存在对网络亚文化的理性认识不足、高校网络文化教育不足以及传统的机械化教
学与新媒介网络时代脱节,这些原因导致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与大学生群体存在
代沟,增加了有效教育教学的难度。第三,受教育者层面,大学生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
媒介素养较差,再加上思想的反叛性和迷失性,这导致大学生群体一方面可能更喜欢在
网络亚文化领域中调节自己实际生活中的负面情绪,某种程度上,这削弱了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易受网络亚文化的负面影响,导致他们的思想
价值观念出现偏差,从而出现一些非理性行为,这给思想政治教育者增加了工作难度。
第四,网络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冲突,主要是两者之间存在虚拟性与现实性、颠
覆性与正面性以及娱乐性与教育性的内在矛盾。因为这些冲突某种程度上加深了网络亚
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鸿沟”。
网络亚文化虽然呈现出边缘性、娱乐性等特点,促使人们对它产生偏见,但是它与
主流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已不仅仅是对峙的关系,如今正在向引导与对话的
50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关系转变。所以,面对网络亚文化冲击,一是国家要加强教育环境治理,完善网络立法
与监管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并利用有利的网络亚文化平台宣传主流文化,握牢思政教
育网络话语主动权。此外,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优化师生
网络交流平台,完善网络课程建设和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国家等主体要利用网络亚文化
平台,转不利为有利,提升网络亚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要利用微媒介网络平台,加
强高校普法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文化活动载体作用,进一步增强主流文化的引领性。
三是教育者要进一步提升网络素养,加强对网络亚文化的理性认识,以生为本,了解大
学生所追捧的热点话题等,改变对网络亚文化的固有印象,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动态,调
整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主动接轨时代,转换教学用语,提升教
育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学习性,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实效性。四是受教育者要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网络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树立
正确的网络价值观,若出现心理问题时主动寻求心理疏导,培育健康平和的网络心态。
最后,在论文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以某一所高校为例,抽样样
本容量相对较小,尤其是教师部分的数据收集不够;二是困境和原因有待进一步结合思
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总结;三是对策部分还需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需求进
行不断更新,增强可操作性。未来的研究将加大样本容量收集和分析,进一步完善和深
化论题研究,并与时俱进地提出更具可操作性的对策。
51
参 考 文 献
参 考 文 献
一、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6]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7]本书编写组.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关键词(2020 版)[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0.
[8]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9]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1]莫茜.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12]马振清.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13]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社,2013.
[14]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15]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6]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7]马中红,陈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5.
[18]孙海亮.网络主流文化与青少年成长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19]胡疆锋.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表征与透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
[20]周宗奎等.网络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1]翟中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导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2017.
[22](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M].杨祖功等,译.北京:华夏出
版社,2007.
[23](法)米歇尔·福柯著.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21.
[24](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育人三部曲[M].毕涉芝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5](英)安吉拉·默克罗比著.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
版社,2000.
[26](英)约翰·菲斯克著.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7](美)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第十一版)[M].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8](美)唐·泰普斯科特著.数字化成长——网络一代的崛起[M].云帆,译.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9.
52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29](英)安迪·班尼特,基思·哈恩·哈里斯著.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30](美)阿尔伯特·埃利斯著.控制焦虑[M].李卫娟,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二、期刊论文和报纸文章类
[1]倪沫.论网络亚文化群体破坏行为的青春期性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6):37-40.
[2]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
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05):11.
[3]葛南.浅议主流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68-70.
[4]芦琦.网络社会中的法律问题及网络亚文化问题探析[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03):
25.
[5]傅春晖,彭金定.话语权利关系的社会学诠释[J].求索,2007(5):24.
[6]曲青山.论网络文化及其表现特征[J].青海社会科学,2008,(4):1-4.
[7]班建武.流行文化或亚文化——当代青少年文化属性辨析[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05):
3.
[8]陈义静,陈金.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新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06):59-60.
[9]陈均土.论大学生网上集群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其引导[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
30(01):47-50.
[10]周勇,黄雅兰.从“受众”到“使用者”:网络环境下视听信息接收者的变迁[J].国际新
闻界,2013,35(02):29-37.
[11]陈霖.论新媒介技术的青年亚文化价值取向[J].文化研究,2013(02):41-52.
[12]霍圣录,刘佳瑜.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风格解读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
2013(23):75-78.
 [13]周春丽.浅谈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文化与亚文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163-164.
 [14]萧子扬,常进锋,孙健.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
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7(03):3-7+31.
 [15]黄洪基.走向前台:当代青年文化发展的景象与趋势——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中国青少
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研究[J].青年学报,2017,3:23.
 [16]王学俭,冯东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挑战·保障[J].思想教育研究, 2017(5):
90-93.
 [17]王夫营,谭培文.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阻隔及其超越之道[J].理论导刊,
2017(08):32-36.
 [18]孙菲,胡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应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
学报,2017,16(01):121-124.
53
参 考 文 献
[19]朱思良.网络青年的“颓废”与亚文化的风格转向——基于网络“丧文化”的研究[J].东
南传播,2018(02):44-47.
[20]杨建义.以制度安排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基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
设规定》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1):87-90.
[21]毕亮.网络流行语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0):47-49.
[22]谭彬彬.网络青年亚文化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影响及对策[J].新西部,2018(21):
134-135.
[23]高翔,杨云霞.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9(20):
32-34.
[24]林峰.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转向、症候及发展[J].新疆社会科学,2019(04):124-129.
[25]王江海.网络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阐释[J].高教论坛,2019(07):8-10.
[26]赵东阳.网络亚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路径探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9,
28(02):52-56+120.
[27]左菲,李宝艳.大学生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路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20(01):45-49.
 [28]李巧玲.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及特点——基于“IG 夺冠刷屏的分析”[J].今传媒,
2019,27(09):148-149.
 [29]章文宜,代玉玲.网络流行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J].新闻世界,2019(04):81-84.
 [30]刘迎春,陈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新规律、新进路[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0,20(01):68-72.
 [31]滕国鹏,林雪婷.青年抖音使用中“丧文化”的流行和引导分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0,39(04):87-93.
 [32]张洪兵,刘冰.网络亚文化的现状及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时代金融,2020(11):139-140.
 [33]杨慧民,樊亚茹.网络青年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生成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20(09):
116-121.
 [34]陈平,黄婷婷,卢南熹,柳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变化规律研究[J].教育教学
论坛,2020(42):297-298.
 [35]靖鸣.颜文字:读图时代的表情符号与文化表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1(11):149-155.
 [36]杨剑.短视频情景中青年亚文化现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策略[J].科教导刊(下
旬),2020(05):87-88.
 [37]孟晔.网络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思政教育话语建设分析——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
融入》[J].领导科学,2020(14):2.
54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38]张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成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20(12):
148-149.
[39]栾轶玫.饭圈失范的表象及纠偏[J].人民论坛,2020(26):136-139.
[40]谌韵灵,邹升平.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特征及引领路径探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37(01):124-130.
[41]华秀梅,李永山.优化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暂行标准的基本逻辑与实践路径
[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1,13(05):51-55.
[42]蒋建国.网络自嘲:自我贬抑、防御机制与价值迷离[J].学习与实践,2021(02):108-113.
[43]张慈珍.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刍论[J].学术交流,2012(11):157-159.
[44]秦书生,艾万丽.当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六个要求”——学习习近平在学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J].现代教育管理,2019(08):43-48.
[45]庄荣文.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 努力提高用网治网水平[J].求是,2018(18):1.
[4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
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47]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48]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
2021-11-17(001).
[49]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19(002).
[5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育 部 .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辅 导 员 队 伍 建 设 规 定
[EB/OL].2017-09-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
l
[5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 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2021-9-1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9/t20210915_71543.htm
[52] 中 共 中 央 办 公 厅 , 国 务 院 办 公 厅 . 关 于 加 强 网 络 文 明 建 设 的 意 见
[EB/OL].2021-9-15.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719/99028.shtml
[53] 求 是 网 . 习 近 平 : 互 联 网 不 是 法 外 之 地
[EB/OL].2021-10-13.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21-10/13/c_1127952040.htm
[54]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EB/OL].2021-10-26.http://www.cac.gov.cn/2021-10/26/c_1636843202454310.htm
三、学位论文类
[1]孟翠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1.
[2]张丰.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4.
[3]夏倩倩.网络恶搞“亚文化”存在的问题与思想政治工作对策[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4]王亚琳.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环境建设[D].济南:济南大学,2017.
[5]马洪彦.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8.
55
参 考 文 献
[6]周亚.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
[7]韩文娇.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8]吴广丹.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遵义:遵义医科大学,2019.
[9]谭彬彬.网络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9.
[10]骆心怡.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9.
[11]耿欣.从网络青年亚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看网络环境治理[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9.
[12]姜云耀.狂欢理论视角下的网络恶搞文化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20.
[13]牟慧欣.“丧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
2020.
[14]张琪.网络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20.
[15]刘正俏.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性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20.
[16]钟敏丰.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0.
[17]赵田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20.
[18]陈瑾.“丧”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0.
[19]吴琦.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1.
四、外文文献类
[1]Dick Hebdige.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M]. London: Methuen, 1979.
[2]Carr Ala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gths[M].Taylor and
Francis, 2013.
[3]John · R · Suler. To Get What You Need: Healthy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999, 2(5):385-393.
 [4]Jeremy Prichard, Paul A·Watters, Caroline Spiranovic. Internet subcultures and pathways to the use
of child pornography[J]. Computer Law and Security Review: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2011, 27(6): 585-600.
[5]Eva F·Nisa. The internet subculture of Indonesian face-veiled wome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2013, 16(3): 241-255.
 [6]Krasnopyorov P. The phenomenon of Internet subcultures: philosoph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J]. Skhid, 2016, 2(142): 74-78.
 [7]Li-Fen Liao. A Flow Theory Perspective on Learner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in Distance
Education[J]. Distance Education, 2006, 27(1): 45-62.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shuoshilunwenzhuanti/jiaoyuxueyuanli/5337.html

上一篇: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学教材的元分析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