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缓解养老机构护理员 职业倦怠的小组工作实践

发布时间:2022-08-08 15:33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人如何照料,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议题,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议题。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导致家庭结构逐渐趋于核心化、小型化[1],致使家庭养老难以实现。社区养老需要多方联动,目前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在此背景下,机构养老优势突显,养老护理员是保证养老机构正常运行和入住老人得到高质量服务的关键因素[2]。养老机构中护理员无疑是中流砥柱,养老护理员被誉为“生命的经营师”,他们是老年人生活的护卫者,养老服务的直接输出者[3]。其特殊性在于时刻在老年人身边,深入老年生活的全过程,其作用举足轻重。即便如此,并不意味着员能愉快的完成日常工作,轻松的实现人生价值。于此相反,相当数量的护理员有职业倦怠问题,所以我们要缓解护理员的职业倦怠,从而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服务质量。学术领域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职业倦怠起源与西方国家。职业倦怠一词最早是由心理学家 Freudenberger 在 1974 年提出的[4]。他给职业倦怠的定义为“一种极易在助人工作中出现的情绪衰竭症状[5]。”随后Maslach 等人对职业倦怠进行了深入研究,将职业倦怠主要因素概括为三方面内容。分别是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成就感[6]。我国是从 90 年代开始对职业倦怠展开研究。虽然研究之初就有学者关注到医护领域,但更多的学者将研究重放在了医生、护士群体,对护理员这一群体关注较少,养老护理员的研究更[1] 杨菊华,何炤华.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的变迁与延续[J].人口研究,2014,38(02):36-51.[2] 陈冰洁,窦丽,聂玉琴,韩雯雯.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核心胜任力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1,37(08):1100-1103.DOI:10.13329/j.cnki.zyyjk.2021.0274.[3] 佚名. 我国养老护理员缺口已达上百万 民政部独家回应:如何解决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瓶颈[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701066444656540&wfr=spider&for=pc.2020.11.07.[4] 张 丽 霞 , 束 义 明 , 黄 宇 灵 . 上 海 市 高 校 教 学 管 理 人 员 的 职 业 倦 怠 及 缓 解 对 策 研 究 [J]. 教 育 现 代化,2019,6(59):114-115+119.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9.041.[5] 王 佳 . 高 职 院 校 中 行 政 人 员 职 业 倦 怠 分 析 及 对 策 研 究 [J]. 当 代 教 育 实 践 与 教 学 研究,2017(06):151+147.DOI:10.16534/j.cnki.cn13-9000/g.2017.0989.[6] MASLACH C Burnout :the cost of caring[M].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1982.
1
第 1 章 绪 论
是少之又少。养老护理员作为养老机构的主力军[7],所从事的工作主要为帮助老年人更好的生活。这一群体是亟需我们关注的,因为护理员的倦怠程度直接影响其所提供服务的优劣。只有护理员开心愉快的工作,才能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养老护理员是职业倦怠高发群体[8]。通过对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发现,养老护理员的现状心力交瘁、苦不堪言,主要由于他们工资较低、福利待遇较差、工作时间长,使得这一职业的从业者学历层次较低、年龄普遍偏大、流动性也较大[9]。两者相互作用致使护理员倦怠日趋严重。除此显性环境外,还有隐性环境[10]。这种隐形环境体现在护理员自身护护理工作缺乏职业认同,致使护理员经常自我否定。更加重了护理员的职业倦怠。基于护理员职业倦怠日益严重的情况,本文对长春市 W 养老机构进行了实践调查、收集资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介入护理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选取小组工作方法,在生态系统理论和职业认同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支持小组实务技巧和相关研究经验,根据护理员职业倦怠表现,分析职业倦怠原因,探索社工介入缓解护理员职业倦怠的有效路径。

1.1.2 研究意义
为及时发现和干预护理员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是社会工作缓解护理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以长春市 W 养老院为例,不仅分析了护理员职业倦怠理论依据、表现、原因,而且采用了社工介入策略对 W 养老机构进行实务研究,用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和职业认同理论的知识来缓解护理员的职业倦怠。通过实务活动,得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进行推广,为以后预防干预护理员职业倦怠,维护其身心健康提供了实证依据。为养老机构发展和护理员自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本文以养老护理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其职业倦怠问题,通过介入提升护理员职业认同感。护理员是养老机构主要从业群体,护理员职业倦怠得到有效缓解,可以降低养老机构管理难度,可以提升养老机构服务品质。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7] 夏雅雄,苏吉儿.宁波市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全科护理,2019,17(08):900-903.[8] 陆 蓓 蔚 , 张 林 妹 , 许 东 晴 . 护 理 人 员 职 业 倦 怠 现 状 、 成 因 及 干 预 策 略 [J]. 健 康 教 育 与 健 康 促进,2018,13(04):336-337+341.DOI:10.16117/j.cnki.31-1974/r.201804014.[9] 马跃如,易丹,胡斌. 养老护理员工作幸福感的随机突变机理[J]. 系统管理学报,2021,30(3):526-538.DOI:10.3969/j.issn1005-2542.2021.03.012.[10] 尹伟,宋娅婷.基于显隐性环境分析的旧社区更新设计策略——以成都市曹家巷为例[J].《规划师》论丛,2020(00):209-214.
2
第 1 章 绪 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最早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11]。纽约临床心理学家 Freudenberge 首先提出倦怠(burnout)这一新概念,他指出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工作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症状[12]。表现出的是身心耗竭、厌恶工作、对待服务对象淡漠。职业倦怠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研究学界形成了几大流派。分别是 Freudenberger 的临床学观点认为职业倦怠产生是由于对工作的过高要求和能力的不匹配导致、Cherniss 的组织学观点[13]认为工作组织因素是造成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Sarason 的社会学及历史学观点认为职业倦怠程度受社会环境的响、Farber 的批判性综合观点认为在工作中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是造成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以及 Maslach 的社会心理学观点,该观点采用综合视角看待职业倦怠。目前 职业倦怠定义普遍使用的是Maslach 对职业倦怠的定义,Maslach 等认为职业倦怠有情绪耗竭(emotionalexhaustion)、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 or dehumanization)以及低成就感(diminished personal)三个维度的表现14]。随着职业倦怠概念的清晰,研究者开始进入实证研究阶段,开始提出大量的数据、案例作为实证资料,研发标准化的测量工具。目前主流的测量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别是 MBI 量表、BM 量表、S-MBM 量表、OLBL 量表和 CBI哥本哈根工作倦怠问卷[15]。其中 MBI 量表是目前影响力最大的职业倦怠测量工具。量表包括 MBI-SS (MBI-Human Service Survey)、MBI-ES(MBI-EducatorSurvey)和 MBI-GS (MBI-General Survey)。MBI 含 22 个项目,包括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等三个分量表[16]。该量表是目前使用量最多,也最受广大职业倦怠研究者喜爱的职业倦怠量表,MBI 量表适合各个行业人群,具有良好的信用和效度。[11] 陆 斯琦 , 唐 云翔, 严 进. 不 同年 龄护 理人 员职 业 倦怠 与防 御方 式 的关 系[J]. 中 国健 康心 理志,2012,20(12):18111814.DOI:10.13342/j.cnki.cjhp.2012.12.044.[12] 卞冉,龙立荣.工作倦怠的理论研究及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04):317-320+310.[13] Cherniss C, Stelling J. Professional burnout in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J]. Contemporary Sociology,1982, 11(1): 105.[14] MASLACH, C.A multidimensional theory of burnout[C]//Cooper C L.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stress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68~85.[15] KRISTENSEN T S, BORRITZ M, VILLADSEN E,etal. The 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 a new tool forthe assessment of burnout[J]. Work & Stress, 2005,19:192~207.[16] 苏铭鑫 赵崇莲.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赵崇莲[J]. 宁波大学学报, 2009, 第 31 卷(第 4 期): 65–69.3
第 1 章 绪 论(2)养老机构护理员职业倦怠相关研究
养老机构护理员职业倦怠处于较高水平,比如 Kandelman(2018)对 14 家养老机构护理员进行职业倦怠测量,发现 40%的养老机构护理员有职业倦怠。护理员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Farber(1982)研究发现护理员自身原因容易引发职业倦怠[17]。Harrision(1980)自身缺乏工作胜任感导致工作达不到目标从而引发职业倦怠[18]。Norbert(2000)对 316 名德国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工作压力大和缺乏控制感是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原因[19]。Nogueira(2018)对 492 名护理员的研究中发现工作经验是造成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20]。Micheal Simon(2017对瑞士3239 名养老机构护理员研究中发现,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护理员职业倦怠程度[21]。Cherniss ( 1982 ) 研 究 认 为 组 织 因 素 容 易 引 发 职 业 倦 怠 [22] 。 SuzanneM·Waddill-goad(2019)对倦怠原因进行研究,认为院舍环境与团队因素是导致职业倦怠重要因素[23]。Kathrin Boerne(2017)在对养老护理员职业倦怠研究时发现,养老机构的制度和同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更容易导致情绪压力促使职业倦怠情况加重[24]。Sultan(2018)在对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职业倦怠研究是发现不能与被护理老人建立良好关系引发职业倦怠问题不在少数[25]。Garcia(2012)研究得出结论社会支持的缺失导致职业压力,加剧职业倦怠[
4
第 1 章 绪 论
地位被贬低,在社会中不受重视,在工作中护理员与护士被区别对待,是造成护理员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Neta Roitenberg(2020)通过对以色列的护理员调查发现,多数护理员职业倦怠原因是因为社会地位低和受歧视[27]。(3)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机构护理员职业倦怠相关研究国外社会工作学者较少关注护理员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并且在护理员职业倦怠研究过程中运用个案工作进行职业倦怠介入较多,小组工作也有使用但相对较少,还有部分学者将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结合使用。从文献数量方面看,个案工作进行介入研究的文献数量最多,其次是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综合介入研究的文献量,单独的小组工作介入相关研究涉及的文献最少。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可以通过成立护理员成长小组,基于职业倦怠理论,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护理员可以在小组互动中学习调节情绪的技能,学会处理消极情绪,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建立团体支持网络护理员在团体支持和帮助下共同成长[28]。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我国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 1990 年,最早出现在郭耀邦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刍议》[29],在此后的 30 多年我国多学科学者对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研究。涉及学科有高等教育、中职教育、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医药卫生、社会学及统计学等。涉及行业有教师、医护人员、公务员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倦怠的涉及行业有所更新,近几年出现了临终关怀志愿者、出版编辑、图书管理员、养老机构护理员。虽然有学者对关注到养老护理员职业,但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较少。我国的职业倦怠量表大多是根据 Maslash 的 MBI 量表进行的本土化的研究。比如 2003 年李超平等[30]第一次在国内根据 294 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对 MBI-GS 量表进行了修订,修订的 MBI-GS 更符合中国国情,并且保留了 MBI-GS 的结构。李永鑫等[31]将国外职业倦怠问卷进行了本土化的改编,编制出了适用于中国文
 
第 1 章 绪 论
化的职业倦怠问卷(CMBI)。祝宏伟[32]根据 Maslach 的职业倦怠三维度模型为理论基础,编制了适用于我国医生的职业倦怠量表(BI-PS)。王国香等人编制的适用于教师的 EBI(教师职业倦怠量表)[33]。本文采用的是李超平在获得职业倦怠问卷开发者 Michael Leiter 教授的授权后,在国内修订的经过本土化调整后的 MBI-GS 量表。该量表在国内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并且目前我国研究职业倦怠主要运用的是李超平博士职业倦怠量表(MBI-GS)。(2)养老护理员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研究起始于 2002 年,因为那年《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出台,首次将养老护理员界定为“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34]。”该标准给养老护理员的等级、培训实践、考核办法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该标准的出现标志者养老护理员成为专门的职业[35]。经过 20 年的发展,养老护理员的考核流程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 年)》中指出,2020 年我国养老护理员预计目标要扩充到 600 万人[36],根据民政部 2020 年 3 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只有 37 万人,其中真正的护理员只有 20 多万人[37]。针对我国老年人口激增而护理员从业人员少的问题,20 多个学科的学者以不同的角度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别是养老护理队伍建设、服务体系、职业素质培养、长期照护保险等方面[38] 。尽管研究范围涉及各个学科,但是专门针对养老护理员职业倦怠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养老护理员职业倦怠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还是有许多专家学者关注护理员职业倦怠问题。比如赵思宇、张会君对辽宁省 321 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认为养老护理员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共情能力和职业承诺程度偏低,并且年轻护理员相较年长护理员共情能力更低,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提高共情能力和薪资待遇来缓解职业倦怠[39]。饶艳、吴文辉、余兰仙、陈联对杭州市 160[32] 祝宏伟.工作要求、工作控制感与医生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J].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90[33] 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03):82-86.[34] 陈雪萍,章冬瑛,倪荣,杨立江,杨佳琦.杭州市养老机构为老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
6
第 1 章 绪 论
名养老护理员调查研究发现职业倦怠情况与工作压力源成正相关,压力越大,表现的职业倦怠水平越高。而工作压力来源分别是工作量大、担心工作出差错、护理员工作社会地位低[40]。尹亚妮、李新影对 39 名养老护士和 140 名养老护理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低于护理员。且护理员中年轻、学历高、职业级别高的护理员职业倦怠程度更高,文中指出可通过关注护理员的年龄、学历、婚姻状况、专业能力等情况分别关注不同群体的职业倦怠维度,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41]。袁群、屈群芳、何清湖研究发现养老护理员普遍存在严重的负性情绪,长期的得不到良好的疏导而导致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可以通过五行音乐联合八段锦,进行心理干预疗法,提高积极应对职业倦怠能力,达到缓解职业倦怠的效果[42]。刘继红、崔华梅在研究中分析职业倦怠原因为人员少、工作杂,薪酬福利待遇低、职业上升通道窄,和社会认知程度低等,该研究认为应对措施应提高福利待遇,提升社会认可、加强心理疏导[43]。(3)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机构护理员职业倦怠相关研究国内社会工作者对养老机构护理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较为缺乏,能检索到的相关文章多为硕士学位论文,核心期刊文献凤毛麟角。通过研究发现,小组工作介入方法对护理员职业倦怠问题有效果,社会工作者主要基于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结合养老机构中护理员具体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结果及其形成原因,对护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介入。通过小组工作介入,解决人际关系紧张问题,帮助护理人员建立正式和非正式沟通渠道,链接各种资源帮助护理人员应对和缓解职业倦怠问题。此外,还有学者运用认知理论,调查和分析临床护理员的职业倦怠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通过对护理人员开展工作和小组工作综合介入方式,帮助临床护理人员缓解职业倦怠的问题[44]。
7
第 1 章 绪 论
1.2.3 文献述评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对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国外学者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证角度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研究体系。我国虽然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和养老护理员的研究都起步较晚,但是从文献中和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学者近几年也开始重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养老机构护理员职业倦怠检出率更高。由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从业人员需求多的特殊性,使得我国的关于养老护理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研究优势。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和测量工具以及解决方法都进行了分析,但是通过整理发现较少进行实务干预,特别是针对养老机构护理员的实务干预。本文主要根据在长春市 W 机构的调研期间整理的相关资料,利用自己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对缓解养老机构护理员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研究,有针对性的缓解 W 养老机构护理员职业倦怠的问题。期望能为通过研究总结出普适的职业倦怠原因,为缓解职业倦怠的问题提供新的路径,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贡献社工力量。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收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资料,并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文本研究所需资料。本文的文献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步,第一步是在准备阶段查找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新闻报道,对养老机构以及护理员有总体的了解。第二步通过检索,从不同角度查阅有关养老院护理员职业倦怠的文献,提炼核心观点并以这些研究为基础展开后续研究。
1.3.2 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的形式收集和获取被观察者情况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社工深入到 W 养老机构观察护理员的日常工作状态,记录他们日常工作时的行为和反应。记录护理员在社工介入前后的护理员对待相同情况的表现,做前后对比,用来发掘护理员自设难以发现的问题。
1.3.3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在前期、后期运用相关主题的问卷,(本文运用的是
8
第 1 章 绪 论
李超平博士经过本土化修改版的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对被调查者进行测量,以衡量在社工介入过程中的被调查者的职业倦怠变化。本文所使用的调查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基本信息调查表(见附录 1)和职业倦怠调查表(见附录 2)。基本信息部分对护理员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健康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职业倦怠量表部分共 15 个条目,分别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对护理员进行调查。
1.3.4 访谈法
访谈法是访谈者根据访谈提纲与被访谈者之间进行对话,从中收集有被访谈者信息,并对信息整理归集的一种方法。本研究根据访谈提纲(见附录 3)对养老机构护理员进行有针对行的访谈。访谈主要从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工作情况、生活情况等六个方面对护理员的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高校学术论文网提供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辅导写作、博士论文写作发表、硕士论文写作发表、SCI论文写作发表、职称论文写作发表、英文论文润色的服务网站,多年来,凭借优秀的服务和声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为毕业生解决写论文的烦恼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yixuelei/huliyiuxe/2786.html

上一篇:昆明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下一篇:长春市智慧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

相关标签: